9月1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地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特殊厚爱,是对教育系统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把握工作思路,创造有利环境,抓好学习贯彻工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教师观看《黄大年》等优秀教师题材电影和“
一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二 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讲过一段名言:“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毛主席说,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这是很深刻的道理。就像军队一样,再训练有素的部队也经常要喊看齐,而且要天天喊、时时喊。当然,整队型看齐比较容易,因为那是形体上的,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看齐就不那么容易了。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文章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文章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
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9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
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发布的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指出“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不懈奋斗史”,强调“中国共产党以奋斗铸就历史,也必将以奋斗创造未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苦难辉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进行的,道路之险、挑战之多世所罕见。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遭遇过艰难险阻,经历过生死考验,付出过惨烈牺牲,但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无数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使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见》包括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六个部分。 《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加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意见》明确,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我们开启新征程、创造新奇迹、夺取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历史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史教育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我们党一直有着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史教育的思想自觉。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文章,对党的历史进行总结。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日前,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部署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单元式”学习为抓手,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落到实处。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是一篇指导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要求,对广大青年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在福建考察时等的重要讲话以及给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中,对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开展学习研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做好宣传研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抓紧抓实,确保成效,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要求,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围绕有关高等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