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南非教育培训署署长恩塞西·农布莱洛女士和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训部副总司长富尚尼·腾比萨女士等一行5人在南非教师培训中心管理董事会主席陆志雷博士陪同下来校交流访问。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相关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程方(主持工作)主持。马嫣对南非教育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校办学历史、学科建设、留学生培养、国际化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说,南信大是一所以气象学科为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气象人才的培养规模全国占比达到70%,有着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近年来,我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升级,高层次人才群英集聚,国际化工作稳步推进,留学生规模在江苏省稳居前列,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她指出,中国和南非都是金砖国家,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包括在教育等很多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参会双方能借本次代表团来访的契机,通过深入探讨交流,充分发掘合作潜力,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寻求合作共赢,为两国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恩塞西感谢南信大对南非教育代表团的热情接待,并介绍了南非教育培训署的工
2023年3月18日,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现场展示处众多“高精尖”气象装备和气象科普作品,吸引了一众小朋友、大朋友、老朋友、新朋友前来体验打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受邀单位,在本次开放活动的互动体验区展示了我校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培育类)研发的CO2监测系统。这个监测系统的亮点是一个实现了CO2浓度高密度组网观测的仪器。在进行CO2浓度在线观测的同时,数据可传输到云端服务器,通过手机和电脑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查看到每台仪器的运行情况,并展示CO2浓度的实时变化动态。目前该仪器已被布置在杭州主城区20余个站点,开展了长期的CO2浓度观测。这为响应国家的“双碳“政策,进行城市区域CO2浓度长期监测提供了示范方法。展示介绍观测设备的同时,展示团队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互动内容,深受大小朋友的喜爱。准备的便携式 “蜂鸟”温湿度传感器,通过与手机蓝牙连接,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移动观测和城市热环境的相关知识,这朵不起眼的“小白蘑菇”竟然也藏着大学问!准备的手持式气象仪可以记录温度、露点温度、风速、最大风速、平均风速等气象指标,上面的小风扇勾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好奇心,大家都纷纷对
3月17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428会议室召开2023年江苏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启动与协调会。会议由闵锦忠副书记主持,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相关学院分管教学工作领导及专业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邀请江苏开放大学副校长耿焕同对本次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做辅导报告。首先,由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估中心主任王骥介绍2023年江苏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情况。依据省评估院工作安排,本次评估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以前(含2015年)开始招生的经济与贸易类(代码0204)、中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1)、化学类(代码0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代码0825)、公共管理类(代码1204)、电子商务类(代码1208)、戏剧与影视学类(代码1303)等7个专业类下的所有本科专业开展综合评估工作。我校共9个专业参评,王骥主任针对我校需要参评的专业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接着,闵锦忠书记对此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提出要求。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及各相关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专业综合评估工作,认真学习文件要求,仔细研读各项指标内涵,认真梳理、统计各专业基本现状、特色成效,取得成果以及现存问题,做好相关数据的填报及自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和校党委的总体部署,3月18日我校举办中层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开班式。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周乃贵同志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开班式上,周乃贵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南。本次集中轮训为全校中层干部集中“充电”,既是把握新形势、落实新任务的需要,也是帮助中层干部不断开拓理论视野、提升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的需要。借此,他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识培训意义,激发干事动能;二是把握学习方向,拓展工作视野,找准发展定位,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把准高校发展方向;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保持拒腐防变、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学深悟透高质量发展内涵,把准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三是严守培训纪律,学会融会贯通,出实绩见实效。通过本次集中轮训,全体中层干部要切实做到学思践悟,提高思想引领能力;知行合一,提高服务创新能力;真抓实干,提高政策
3月16日下午,校党委召开第一轮巡察工作培训会议。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乃贵出席会议并讲话。第一轮巡察各巡察组成员、被巡察党组织负责人及联络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汪保安主持。周乃贵指出本轮巡察是学校第四届党委开展的第一轮巡察,也是巡察工作办公室单独运行后的首轮巡察,对做好第一轮巡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立足于发现问题,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二是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有的放矢做实日常监督;三是要立足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被巡察单位的政治生态精准“画像”。在培训会上,汪保安解读了巡察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基本流程,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波介绍了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重点,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工委书记庞章军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中关注的监督重点。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省委巡视办制作的巡察业务视频培训课程。根据校党委部署,第一轮巡察工作成立两个巡察组,分别对大气物理学院党委、商学院党委、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海洋科学学院党委等四个二级党组织开展巡察。培训会现场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我校主办的《阅江学刊》被评为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发并于2014年首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每四年组织、发布一次。该评价体系由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等指标构成,各指标按照人文、社科、综合三大学科划分权重计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由评价研究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公示等步骤确定,与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阅江学刊》为该评价体系2014版、2018版扩展期刊,此次跃升为核心期刊在刊物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印证了本刊的特色化定位和创新性理念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
3月17日上午,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校承办的江苏省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高级研修项目“元宇宙与数字经济”专题培训班在图书馆724报告厅隆重开班。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人工智能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参与活动。开班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主持。胡明保对来自全省各行业领域、各企事业单位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给予学校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社会声誉等,希望学员多关注、多参与南信大的发展。他表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委托我校举办江苏首个“元宇宙与数字经济”专题培训班,有助于超前布局元宇宙,将其作为加速江苏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信大是信息工科布局最全的高校之一,率先在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发力,构建了完整的数字经济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有信心、有能力在教育培训领域打造“元宇宙与数字经济”金字招牌。最后,他殷切勉励学员珍惜机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广宇介绍了承办学院概况。人工智能学院瞄准数字经济发展这一新赛道,成
3月11日,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分析测试中心揭牌暨大型仪器共享研讨会。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戴力新主任、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董林副理事长、我校马嫣副校长出席会议。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爱迪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我校发展规划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及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人于江华主持。马嫣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其次介绍了我校办学特色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相关工作成效,我校于今年年1月发文成立校级分析测试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发展有速度、改革有高度、执行有力度的高校,相信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建设好、运行好。戴力新主任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正式成立对学校在大型仪器统筹集成、开放共享的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为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大军中增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师生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做好我校2023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宣传和选派工作,帮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相关政策和项目信息,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国际合作交流处和人事处特邀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选培部主任杨祥义来我校解读2023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相关政策。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化工作的负责人及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宣讲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主持。马嫣对杨祥义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多年来对我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国家留学基金委在助力高校国际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派出国是各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也是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要环节,更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多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并组织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各类项目。2023年,学校将继续贯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坚定政治信仰,植根气象沃土,聚焦特色一流,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持续为社会培养具有
3月6日下午,2022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会议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召开。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全省各设区市科技局、省技术市场分中心、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科研院所代表、技术经理人等100余人参加大会。我校科技产业处人员受邀参会。会议对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随后,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省技术转移工作,通报了2022年全省技术交易数据及全省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本次获奖是对学校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成果的重要认可。我校与省技术交易市场一直以来通过共享资源、联合攻关等市场化方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动模式。通过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揭榜挂帅”专题对接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参加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和“J-TOP创新挑战季”品牌活动,抓住产学研机遇,多方对接,积极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重点布局了多个高水平校地、校企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