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华仁海副校长率队来校调研交流科研工作。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社会科学处、科技产业处、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调研座谈会。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尹才祥主持。马嫣对南京财经大学华仁海一行表示欢迎。她从学校师资结构、学科布局、科研工作、新文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南财大和南信大都是行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有很多共同之处,感谢华校长来校传经送宝,也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华仁海对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许。他说,学科建设最根本的基础是科研工作,学科水平的提高需要科研的良好支撑,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做强坚实的科研基础,至关重要。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交流,积极学习南信大的有益经验,在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强项引领等方面有更大突破。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科技产业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校理工科科研和文科科研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做法。双方就科研强校、科研兴校、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有组织科研的组织管理、高质量成果转化等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座谈。会议现场
5月10日上午,苏州大学李孝峰副校长一行来校调研国际化工作。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马嫣首先对苏州大学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接着从多元共建、学科发展布局和建设、国际化顶层设计、国际化机构设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各方面工作推进情况。她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兄弟高校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未来能够与苏州大学深化交流与协作,提高国际化工作对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贡献度。李孝峰表示在南信大63周年校庆日来校调研非常有意义。他高度评价了我校近年来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从办学规模、国际化办学思路、对外合作交流情况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化办学情况。他期待两校通过分享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方面相互扶持、携手并进,使两校的国际化工作再迈新台阶。雷丁学院和沃特福德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和办学经验。双方就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外方教师管理和服务、数据安全保护、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讨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座谈会现场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把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落细。5月9日下午,我校聘任南京脑科医院孙静主任为客座教授,副校长刘博以及人事处、研究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袁敏主持。聘任仪式上,袁敏部长对孙静主任加盟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刘博副校长为孙静主任颁发聘书。孙主任表示,受聘南信大客座教授,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期待未来与南信大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聘任仪式后,孙主任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情感管控与个人成就”为题为研究生们带来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孙主任以名家画作的色彩运用与创作心境关系为引,围绕“自我情绪认知”“常见情绪问题”“情绪疾病表现”“情绪管控策略”等方面展开讲述,运用严谨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临床和咨询工作经验,为在场的研究生们详细介绍了不良情绪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方式,阐述了情绪疾病问题的不容忽视性,并提出了应对各种常见情绪问题的技巧和策略,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很好的实践示范意义。孙静主任
2023年5月,新华社政务智库报告在头版五个篇幅刊发了应急管理学院孟现勇教授调研报告—-《五项举措破解应急管理人才紧张局面》 随着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和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的职能保障得到了部分提升。然而,与之对应的人才缺口较大。据相关统 计数据显示,应急管理人才缺口系统内达40万,而相关应急产业对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队伍缺乏高层次、专业性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解决人才短板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安全治理研究院院长、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孟现勇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应急管理人才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必然要求”基本观点,并从“挖掘潜在人才”、 “强化多学科交叉培养理念”、“全面建立不同层次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军转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及“打通就业通道”等五个方面提出发力培养我国应急管理人才的具体要点。据悉,《政务智库报告》是新华社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核心智库产品。报告围绕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提供智库支撑和决策参考。
5月9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翔阳率队来校调研智慧校园建设。我校副校长刘博出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座谈,会议由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杜景林主持。刘博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吴翔阳一行表示欢迎。他说我校作为一所立足气象专业的高水平行业高校,多年来积极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规律,在特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高职高专院校中信息化走在浙江前列的院校,希望双方继续深化交流交往,共同为教育信息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翔阳介绍了近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情况,并表示希望在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与规划、内部治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学习借鉴南信大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更扎实的工作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得更加美好。会上,杜景林详细介绍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与规划总体情况。双方就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云平台建设、线上课程建设、常态化录播系统建设、数据治理、校企合作、信息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杜景林陪同吴翔阳一行参观了我校见山园、校中心机房等。
5月8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共同承办的 “2023第六届防灾减灾千场科普讲座”——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核心讲座公益活动在南信大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举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梁,江苏省地震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尧兴,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林旭川,应急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主任编辑孟琪,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杨丽欧,江苏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一级调研员金忠平,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处长费生力,南信大副校长朱大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蓓蓓、应急管理学院全体院领导以及南信大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培训部部长王岩主持。首先,朱大梅代表南信大对参加本次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学科特色,着重介绍了依托灾害预报预警助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所做的南信大贡献,她希望此次科普大会能够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和思考的平台,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科学素养,促进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护航美好未来。刘尧兴表示,在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汶川地震十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学生中走深走实,5月6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礼赞新时代 豪情满怀谱新篇”大学生梦想公开课暨学生荣誉表彰典礼在风云剧场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关辉,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副院长庄伟,学院教师代表以及800多名学生出席本次活动。课程由“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心有榜样勇担当,砥砺前行向未来”“吾辈奋发展风华,星光璀璨耀征途”“表彰先进立典型,榜样示范领前行”四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中,金自康副校长发表讲话。他向广大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在计算机学院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高质量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在互联网+、挑战杯、软件杯、蓝桥杯、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学院积极响应学校联合、开放办学的理念,先后联合腾讯公司和奇安信公司,研究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设立腾讯
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对标中央和省委文件要求,突出政治性、创新性和实操性,细化24条工作举措,明确全流程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办法》明确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基本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关责任主体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精准把握政策,推动解决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促进巡察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衔接;坚持贯通融合,推进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巡察与其他监督发现问题集成整改;坚持群众路线,以巡察整改成效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巩固发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办法》明确了五方主体责任。一是强化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主体责任,认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抓好巡察集中整改、报告巡察整改进展情况、完善干部群众监督途径、建立巡察整改长效机制。二是强化纪检监察机构整改监督责任,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强化政治监
近日,由团中央基层建设部指导、中国青年报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风采展示活动落下帷幕。经校级申报、省级初评、全国终审展示等环节,我校教师教育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团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改革味TOP100榜。本次评选聚焦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贡献度、改革味、好作风六个方面。在改革味方面,重点围绕“创新支部组织机制与活动方式,做到团员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支部组织、政治骨干由支部推荐、团内荣誉由支部评议、帮扶对象由支部推选”等方面展开评选。教师教育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团支部成立于2019年9月,支部共有41名成员,其中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14人。支部同学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团学工作,支部成员累计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50项、校级奖项202项。支部秉承“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建立“青椒”学业帮扶小组等,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先进班集体”、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活力团支部”、2020年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2020—2021学年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此次获评全
为进一步教育引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各级团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提升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表彰2022年五四以来我校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鼓舞干劲,我校于5月4日举行“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五四表彰大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大会表彰了荣获全国、江苏省和学校“两红两优”个人和集体。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数学与统计学院孙韵、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杜林、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班团支部书记梁秀健作为先进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前进路上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体现了当代青年挺膺担当、激扬青春的奋斗姿态。金自康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青年工作的广大师生表示感谢,向全校广大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长期以来,我校各级团组织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坚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