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第一届“联通软研杯”江苏省高校IT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暨程序设计大赛在我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中国联通南京软件研究院主办,我校承办,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和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协办。本次大赛,历时一个月,来自江苏省各高校的近两百名选手,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各奖项胜利者脱颖而出。颁奖典礼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隆重举办。中国联通江苏省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国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刘湘生,软研院南京分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牟海刚,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赵锐,副院长郭文彬,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高级总监闵爱佳等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在颁奖典礼上,金自康对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重点阐明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与优质企业开展共建活动,扩展办学资源,引进优质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提供助力。随后,张国鹏和牟海刚依次上台致辞,介绍了联通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历程等,并
近日,共青团中央对2022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通报,我校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言师范2班顾真华同学获团中央通报表扬,系江苏省获通报表扬的6位青年学生之一。表扬信2022年,我校团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所长,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团属新媒体矩阵,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等工作,广泛动员我校青年学子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参与活动。在组织我校青年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报到的同时,校团委以校级学生组织骨干为抓手,组建团队参与到“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中。后续,校团委将继续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为平台,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活动,促进我校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走好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后记: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顾真华同学在苏州市吴江区基层团组织兼职锻炼。做“藏粮于技”的新农人,探索“乡土
5月30日,河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副处长李宗涛、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副局长王明飞、花家嘉等一行4人来我校人工智能学院调研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参加交流,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广宇、副院长徐军,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罗京佳,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处长夏景明,人工智能系主任杨强及李涛副教授参加座谈。金自康副校长对河北省气象局一行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说,我校立足办学特色优势,积极对标国家产业和行业建设需求,凝练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又相互支撑的科研团队,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在增进了解的同时,能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吴广宇副书记介绍了人工智能学院办学基本情况,以及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引育、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徐军副院长介绍了元宇宙、智慧气象、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团队建设情况及学院科研情况。李宗涛表示,雄安新区正在着力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河北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实践打造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全国样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智慧气象的研究及应用方面优势显著,希望进一步
2023年5月27日,由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2023 年南京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比赛暨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田径选拔赛”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江宁校区)举办。我校田径队由领队黄华明老师,教练员刘斌、蒋牧老师带领20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比赛。经过两日的比赛,我校田径队以总分195.5获得甲B组的冠军。来自电信院的周弘儒同学以10.86(电计)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我校男子一百米校记录,并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来自大气物理学院的杨伊宁同学,在本次比赛中荣获四枚金牌,连续三年卫冕四百米冠军。本次比赛,周弘儒同学获得甲B男子一百米冠军、甲B男子两百米亚军、甲B男子4×100米冠军。焦烁萌同学获得甲B男子四百米冠军、甲B男子两百米季军、甲B男子4×100米冠军、甲B男子4×400米亚军。杨伊宁同学获得甲B女子四百米冠军、甲B女子四百米栏冠军、甲B女子4×100米冠军、甲B女子4×400米冠军。刘琳同学获得甲B女子两百米冠军、甲B女子四百米第四名、甲B女子4×100米冠军、甲B女子4×400米冠军。比赛当日,气温达到35度,虽然烈日炎炎
5月3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牛荻涛一行6人来校就“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陆振宇主持。金自康在讲话中对牛荻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和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他表示,近年来,学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维”的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以“气象+”“+信息”为建设路径,推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办学特色鲜明,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携手迈上新台阶。牛荻涛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从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学校的综合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南信大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校同属特色学科办学,在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有诸多相近的地方,希望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相互借鉴学习,强化协同联动,共同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会上,双方就学科结构布局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奖助体系建设、培养过程质量监控及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5月26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济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和青海大学,在济南联合举办了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黄河流域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我校陈海山副校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袁星院长和科技处李艳忠副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上,陈海山副校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的理念不动摇。在国家黄河流域发展战略的号召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基础,已积极主动承担起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各项科研项目和重点技术攻关课题。此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全国唯一一所以水文气象为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学院。学院重点发展以气象、信息为特色的水利工程学科,获批筹建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及预警重点实验室,拥有城市水务与水利研究所等科研平台。重点聚焦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洪涝、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重大水文气象灾害问题的研究,为全国特别是黄河流域水安全战略的落实,培养水文气象复合型创新人才。最
2023年5月28日,由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正大集团冠名的“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以下简称“市调大赛”)本科组总决赛于天津财经大学正式落下帷幕。我校共有5支团队入围此次全国总决赛,经过紧张激烈的现场团队展示答辩评比,我校荣获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1项,以及本科组“最佳赛区组织奖”,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新的突破。本届市调大赛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共有851所学校,21.5万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本科组赛,该赛事历时7个月,先后经历理论知识赛、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共有来自31个赛区的160所学校、277支团队、1328名学生入围本科组全国总决赛。我校“碳知行小队”的参赛作品《知行合一·“碳碳”与共——基于江苏省大学生“双碳”目标认知与低碳行为调查研究》在分组赛中获得小组第一并进入全国十六强公开赛环节,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千杯不醉小队”的参赛作品《“酒香出深巷,巧手夺天工”——洋河梦之蓝手工班系列白酒价值感知与购买意愿调查研究》在分组赛中获得小组第二并进入复活赛环节,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祁红小分队”的参赛作品《重振“祁”鼓,大展“红”图——祁门红茶品牌价值
中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完善。自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后,中国从此进入“大应急”时代。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和南京市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了解新时期应急管理的发展态势,5月26日上午,应急管理学院、公共安全治理研究院于长望楼N102报告厅举办“应急大讲堂”活动。第六期大讲堂特邀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原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以《建立新时代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应对危机与风险能力》为主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公共安全治理研究院院长、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孟现勇教授主持。校纪委书记周乃贵、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王金虎出席活动,我院师生共计100余人到场聆听。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南京钢铁有限公司的实务领导作为嘉宾参与。闪淳昌教授是《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多项安全法规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设计人之一,主持过大连“5.7”空难、烟台“11.24”海难等多起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丰富的理
5月25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非等五人到继续教育学院开展调研学习,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副院长朱进军等领导热情接待来访。施威首先对马武书记一行到我校调研表示欢迎,接着介绍了我校继续教育办学情况以及在政策落实、高校收益、办学规模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马武书记表示,南信大与南理工都是拥有红色基因的院校,具有相似的历史沿革和办学定位。两校继续教育工作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希望以后加强交流和协作,互相借鉴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朱进军副院长介绍了我校自考助学思政建设“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等具体做法。双方还围绕资源平台、员工结构、激励政策、未来规划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5月24日上午,临沂大学副校长张立富一行来访我校,就国际化办学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座谈会。马嫣对临沂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与成果,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两校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张立富介绍了临沂大学的地理位置、办学历程、专业设置、学校的发展特色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他认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此次交流研讨为临沂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与会人员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管理体制、优质资源引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国际胜任力培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