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我校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王苏春教授访问位于澳门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和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双方就深化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会谈。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端义宏会见了代表团一行。端义宏肯定了双方前期的合作成果,对我校给予秘书处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双方对新的合作协议进行充分商讨并达成原则上一致意见,下一步...
5月9日下午,自然资源部遥感导航一体化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与管理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童旭东主持。金自康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完善学科生态布局,助力科研攻坚合作和优化开放办学等方面的成就,充分肯定...
5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5周年校庆之际,在第八届江苏省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被江苏省物理学会评选为第二批江苏省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并予以授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依托雄厚的科研与教学资源,集科普展示、互动体验、学术交流于一体,旨在面向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传播物理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目前基地已经打造了基...
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综合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Widespread surface ozone reduction triggered by dust storm disturbance on ozone production and destruc...
近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我校在此次竞赛中表现亮眼,5位同学入围决赛并全部获奖。数学类组别中,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学生朱思橙、2021级学生孙栋良荣获全国二等奖,2023级学生张事...
4月20日,全国高校第十九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正式落下帷幕。作为法学领域的重要赛事,“金法槌杯”已成功举办多届,吸引全国众多知名高校法学学子的积极参与,成为检验法学教育成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校本科生代表队在本届决赛中凭借卓越的实力,勇摘“最佳审判组奖”以及“个人最佳风采奖”双料桂冠。本次大赛于2月开始报名,3月举办初赛。初赛围绕民事案例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各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针对给定案例就案件事实梳理、争议焦点归纳、法律关系分析及法律适用等方面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全国78所院校共118支队伍参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本科生组有12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于4月份举办,经专家组评审,最终评选出“最佳组别奖”、“最佳书状奖”、“个人最佳风采奖”等奖项。决赛采用全真模拟法庭模式,要求参赛队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场完整的庭审。决赛聚焦于改编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各参赛队伍需围绕案情开展限时庭审,展现法律分析、证据运用、庭审程序掌控及语言技巧等综合能力。在决赛现场,我校代表队作为审判组,就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与清华大学、上海交
2025年4月28日下午,雨花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林带队,板桥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蒋玉中、副校长裴伟旭一行来校交流合作召开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出席座谈会,党委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艺术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朱大梅致欢迎词,从学校办学使命、校地合作、教师教育等方面进行介绍。她说,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一直以来学校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追求,持续不断为国家和行业输送人才。历史上,南信大曾开展教师教育培养工作,为社会输送培养近4000名教师。为响应国家号召,2018年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同时为深化与江北新区的共建合作,发挥好高校人才倍增效应,成立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经过几年发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2020年获批教育专硕,2021年教育学硕士开始招生。2023年入选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做好学生“学科+教师教育”双学位培育,打造学科型、实践型、学术型“三型”复合人才。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国际化建设,增加教师教育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国合中心”)成立。这是中国气象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云气象卫星和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关于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等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气象国际合作和国际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
近日,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2025年度系列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校“信大云创空间”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众创空间”,同时还获得“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信大云创空间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底蕴,构建了全方位服务体系,从基础场地设备,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投融资对接及市场推广,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全程助力。我校大气物理学院博士生陈逸翔负责的“风雨先知”项目成功入选“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该项目聚焦气象科技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多方合力,促进气象国际合作和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气象国际合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重要作用,4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了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成立大会,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副局长曹晓钟出席会议,成立大会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强主持。世界气象组织(WMO)教育与培训办公室主任李明媚(线上)、商务部国际商务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吴俊儒处长和我校副校长金自康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及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陈振林发表讲话。会上,金自康指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致辞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大气无国界”,积极参与全球气象治理,推动气象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我国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的重要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为使命,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代表学校在大会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