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软件学院在临江楼A907与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举办院企交流会。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创部副部长徐晓霖、孙文正;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华波、产品规划部部长马烨、市场与生态发展部部长姜洋;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巨传友,学院副院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琦,学院院长助理、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小龙,学院院长助理刘文杰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许小龙主持。会议伊始,刘琦就软件学院基本情况和团队研发情况做介绍,包括学院的发展历程、教学科研成果、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团队研发情况、人才培养计划和学院未来发展方向。随后,许小龙和刘文杰向出席嘉宾介绍自己所带领团队近三年与企业合作项目情况、当前的研究方向以及目前已取得的成果。随后,胡华波就公司基本情况和业务领域做介绍。他表示,国睿信维软件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希望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在院企双方共建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院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软件
来源:软件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工作能力,深化团干部的服务意识,近日,软件学院2024年“青马工程”第一期培训暨团支部书记培训会在临江楼A103召开,院学办主任周歆,院分团委副书记茆志扬、王从宇及学院全体团支部书记参会。周歆对学院分团委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她向大家通报了上一年度学院分团委取得的成绩,肯定了大家的工作;并要求大家以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业务素养、创新的工作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工作,不断激发团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动团支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王从宇和茆志扬依托时间轴为全院的团支部书记梳理了本年度、特别是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包括团员发展工作、“五四”评优工作、团支书思政技能比赛、学社衔接工作、主题团日的组织与实施、“青马”工程培训、“青年大学习”的推进工作等,并就每一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进一步帮助大家厘清了工作思路,也为学院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会上还对2023年学院优秀团支部书记进行了表彰。本次培训会不仅帮助团支部书记们明确工作内容,也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后续工作
来源:软件学院
为进一步做好2024届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效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优质对接平台,3月22日下午,应急管理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成功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应急安全类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共邀请了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扬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28家优质就业单位参加,共计为我校学子提供涉及安全工程、防灾减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十余个学科的百余个工作岗位,专业覆盖面广,定位精准,为广大学子搭建了及时的、理想的求职平台。招聘会现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求职学生积极与招聘负责人交流企业发展和岗位待遇,积极投递简历和面谈交流。与此同时,各单位招聘负责人向学生介绍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状况,提供职业规划建议。不少低年级同学参与到招聘活动中,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为未来的求职打下基础。招聘会开展期间,学院党委书记成芳、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海波以及辅导员也深入现场,与参会企业深入交流,大力推荐我校优秀毕业生,并深入了解应急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毕业生薪酬情况。本次专场招聘会
来源:应急管理学院
3月21日,电信院第79期研究生“勤笃”学术论坛在临江楼A101-A102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以“工科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申报及海外游学经验分享”为题,主讲人为2021级博士生杨旭,论坛由研究生会学术部曾豫宁主持。研究生期间,公派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深化学术知识的机会。通过接触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环境,我们可以与优秀的教师和研究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关于如何申报公派留学项目,杨旭主要从申报前准备、申报材料准备、申报注意事项、出国前准备以及海外生活与经验这几个方面向大家做介绍。第一,申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联系国外导师时,需在邮件中介绍认识导师的途径,自己的身份目的以及交叉的研究方向,重点介绍自己硕博期间的研究工作,比如科研、项目、竞赛、组织活动等。最后表达自己对导师的敬仰。最直接寻找导师的途径就是由国内导师推荐。第二,准备申报材料撰写要注意细节。国外导师或单位以信件等方式发出留学邀请后,申请人要在申请材料上写明自身的基本信息,注明留学项目类型,如CSC、高校合作渠道、省公派留学等,并介绍具体研究课题、国外导师简介、国外单位介绍、项目组语言、预期留学起止时
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月22日上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田军做客大物名师讲座,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共吸引四十余位师生参与。此次报告由王红磊副教授主持。田军高级工程师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认识与发展,详细讲述了大气污染的本质、演变和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当前大气污染的新形势,回顾了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我国近年来的大气环境变化趋势。最后,重点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控当前我们能做哪些工作和现阶段我们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重点讲述了当前大气环境的治理模式。在报告的最后,田军高级工程师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大家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亟需的理论需求。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与田军高级工程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获得颇多有益启示,尤其是大气环境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面。同时,报告也进一步增加了大物院的浓厚学术氛围,提高本院师生的科研整体水平。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成电路学院各班本周积极展开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动员团员和青年感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大成就,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本科生在滨江楼BS533教室开展“担当作为、贡献力量”主题团日活动。会上,预备党员李琪阳、储佳乐通过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以来的相关图片、数据和案例,让同学直观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之后,团支书侯智结合本专业特点,强调集成电路专业的学生要抢抓战略机遇“乘风而起”,在校打基础、未来寻突破,贡献青春力量。2022级本科生在临江楼B109教室开展“青春跟党走,奋斗正当时”主题团日活动,团支书们解读了总书记在发展座谈会上的内容,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答卷”亮点,使大家深刻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次团日活动,使同学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青春热情。2021级本科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团支书主持团日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来源:集成电路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2022级学生的目标意识,帮助他们不断聚焦自我定位和发展规划,3月20日下午,海洋科学学院邀请南京德容智慧集团扬州分院的执行院长崔静在明德楼N108开展海容文化创意空间第四场讲座,主题为“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海洋科学学院学办副主任曹芸主持。崔静首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你认为命运是否能改变?”引发大家的思考。她以春节档热映电影《热辣滚烫》热点话题“减肥”为引,分享了自己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她提出升级优化自己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身体层面、精神层面、智力层面、社会/情感层面,而升级改变自己是需要能量的,其中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心力资本。崔静向同学们介绍心力培养的18项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自我心力提升和人际心力提升。自我心力提升方法为自我察觉和自我管理,这要求同学们能觉察情绪变化,进行精确的自我评估等,因为一个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升级优化自我。另一方面,人际心力提升方法有社会察觉和关系管理。崔静指出同学们要具备同理心、团队服务意识、领导能力、冲突管理能力等。崔静还以她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两个问题为例,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如何回复是最优的。三位同学在思考后分
来源:海洋科学学院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出国(境)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3月13日下午,海洋科学学院诚邀“中英桥”机构的王琪老师开展主题为“抬眼看世界——海洋科学方向留学与规划”的讲座。讲座由海洋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石一主持,2023级和2022级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石一介绍了学校近期国际化工作的目标、举措及出台的政策,纠正了学生“出国与我不相关”、“只有有足够的钱才能出国”等认知误区,希望大家放下固有的认知,积极参与到讲座中来,给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向多些选择。 接着,王琪就“留学与就业”部分进行讲解,指出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首先,对个人来说,国外高校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留学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平台与资源;最后,许多地方政策鼓励海外人才引进,留学可以拥有更多额就业机会。然后,王琪就大家最关心的“留学目的地”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四个考虑维度,分别是:教学质量、国家环境、学费及生活费、安全性。她列举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四个主流留学国家的费用及学制。随后,王琪列举了安南普顿大学和澳洲悉尼大学的主设课程,进而回到“申请条件”的现实问题上,
来源:海洋科学学院
春光明媚,日暖氤氲。为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发挥网络思政教育力量,近日,“木木姐”网络思政工作室于学科三号楼N301会议室举行了工作室推进研讨会,工作室骨干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工作室负责人杜林主持。 杜林首先介绍了四年来工作室在不同平台上的成果产出,感谢团队成员为工作室平台的维护、运营付出的努力。与此同时,她结合申报计划书,简要分析了当前工作室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表示将继续抓好网络文化供给、网络队伍锻造、网络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工作室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网络育人实效,争取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工作室骨干成员围绕工作内容、组织架构、队伍建设等做了详细的交流研讨,就接下来的招新、分工、目标等形成共识。此后,工作室线上线下的作品创作要大众变分众、热点阐释要变训话为对话、人才培养要变单干为联动,在“平常、经常、非常、日常、时常”中实现网络育人真成效,将“木木姐”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来源:自动化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抓实抓细学院学风建设工作,3月20日下午,应用技术学院于滨江楼二楼报告厅召开学风建设大会。学院领导崔维军、于波、卢愿清、田伟,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俊平、全体辅导员及2021级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卢愿清主持。崔维军作学风动员报告。他指出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教风和学风,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他期望同学们基于客观实际,寻求努力目标,为未来努力奋斗。他激励广大同学要从现在做起,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于波详细介绍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主体流程与重要意义,结合学风建设相关要求对同学们的上课纪律、考试纪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田伟梳理了本学期重点学科竞赛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提前谋划布局,深挖专业特色,营造浓厚的竞赛和学习氛围。本次大会是对2023年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也是改进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再部署再动员。大会旨在通过营造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学院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保驾护航,激励同学们成为有报国理想、有真才实学的新时代青年。
来源: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