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暑期留校研究生的安全意识和在校科研效率,7月8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滨江楼二楼报告厅举办了2024年研究生暑期留校安全教育大会。电信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王琳、研究生辅导员王昕婷和左香草以及全体留校研究生出席会议,大会由王昕婷主持。王昕婷宣读了各年级总负责人和各专业班级负责人名单,并介绍了他们的职责。她阐述了研究生留校的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出行安全,建议大家制定合理的假期规划,并保持与家人的联络,确保家人了解自己的安全和健康状况。王琳作研究生毕业要求解读。她强调每位同学需仔细阅读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学位申请者应满足所制定条件1项及以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她还演示了如何查看期刊目录,并以SCD期刊为例进行演示,同学们可以线上登录学校图书馆,选择中文数据库中的雅学资讯网,点击国内SCD来源刊浏览,即可检索最新年份的来源刊。她呼吁大家务必重视毕业要求,鼓励同学们早日达成毕业条件,这直接关系到大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就。王昕婷详细介绍了暑假研究生工作室的使用要求。她强调工作室是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地方,严禁在工位玩游戏
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红色基因传承,铭记红色历史脉络,7月3日,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前往南京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明纪律强信念、担使命赋新能”主题党日活动。进入梅园新村,眼前伫立着庄严肃穆的周恩来铜像。在灿烂的阳光下,周恩来同志坚毅且慈祥的面容愈发鲜活,仿佛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党员们整齐列队,面向铜像肃然站立,满怀崇敬之情瞻仰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与崇高精神,在这一刻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位党员的心中,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在成芳书记的领誓下,党员教师们齐聚一堂,再次庄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站在革命先辈的汉白玉浮雕前,众人面向鲜艳的党旗,共同举起右手,以肃穆的神情和坚定的声音宣誓,以此表达了对党的深沉忠诚和对初心使命的矢志不渝。每一句誓言都如重锤般击打着党员教师们的心灵,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与指南,时刻提醒他们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神圣职责与崇高担当。党员们随后参观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在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以及详尽解说的引领下,党员教师们深入领略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来源:应急管理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深化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提高团干部思政技能和业务水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团员和青年头脑,团结引领我校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6日,我校第四届思政技能大比武团支部书记专项赛决赛顺利举办。经学院选拔推荐、学校评审,共有18名学生进入校赛决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回望历史、聚焦当下、展望未来,充分结合学院和专业特色,聚焦团学青年的奋进担当,对五四精神、“三牛”精神、劳模精神、“三个不相信”、文化自信、新时代青年贡献乡村教育振兴等方面进行讲述,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以自我所感激发听众所感,团课的呈现设计巧妙,展示十分精彩。选手的团课从“小切口”展开大主题,从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与青年结合紧密,与时代强烈共鸣,生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踔厉风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我校团支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水平。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特等奖4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组织奖9个,学校将推荐3人参加省赛。赛事启动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承
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今年6月至7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级环境科学专业、2004级环境工程专业、2004级环境科学专业、2010级环境科学专业等近百名校友重回母校,共忆青春岁月,共叙师生情怀,共谋美好未来。时任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与现任院领导、教师一同参加校友返校系列联谊活动。在校友座谈会上,院党委书记屈家安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同学们返校,对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回顾了环科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望了学院的未来规划。他指出,校友延续和传承着学校的文化和精神,是学院以及学校的宝贵资源,期待校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欢迎大家常回母校看看。在师生交流中,校友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回到母校的喜悦。随后,校友们回忆了在母校四年期间美好的深情往事,并分享了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交流了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并为环科院20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感到骄傲,为母校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与会校友表示,无论走到哪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永远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家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母校、支持学院的发展。最后,校友们一同参观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窗情谊,历久弥新。7月6日下午,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届本科专业校友在毕业20年之际重返校园。文学院院长赵霞,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雨,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鹏飞出席活动,近40名校友及家属欢聚一堂,共话当年,寄语未来。在文德楼N402会议室,校友代表和与会领导们一起,就学生发展和学院建设等进行了充分、诚恳的交流。各位校友回顾了自己的大学时光,从职业生涯反观求学之路,结合当下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形势,对专业必备素养、职业成长路径等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建议。校友们真挚感念学院及学校的培养和成就,也为学院的办学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返校期间,校友们乘坐校园公交游览校史馆、见山园等地,在体验学校发展变迁中共话昔日情愫,展望美好未来。学院领导与2000级汉语言文学全体返校校友在学院合影留念,愿校友们未来道路越走越宽,学院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校友们的发展。
来源:文学院
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廉洁思想防线,7月5日下午,长望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赴王荷波纪念馆参观学习。王荷波纪念馆是江苏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纪念馆的展示内容分为“王荷波——首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历程”“浦口廉政文化实践”三部分,馆中陈列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展示了王荷波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革命生涯和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大家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参观,置身行走在净化心灵、提升正气的氛围中,感受廉洁文化的浸润和熏陶的同时,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并以此次参观活动为契机,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长望学院
7月4日下午,气象卓越工程师学院举办“气象卓工专项”开题答辩会。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卫星资料同化室副主任杨俊,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梅及学院相关老师担任评审专家,“气象卓工专项”校内外导师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参会。本次答辩会根据研究方向,将首批入选“气象卓工专项”的30名硕博研究生分为三组进行答辩,每位答辩学生进行5分钟的开题汇报,针对项目开展情况做简要阐述,评委就学生答辩内容进行提问,并给出专业指导性意见。“气象卓工专项”由研究生院在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设立,面向气象、电子信息等专业遴选首批6名博士、24名硕士,依托气象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气象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气象相关行业企事业龙头单位开展专业学位硕博士培养,加强项目制管理,建设卓工特色系列课程,打造“卓越讲堂”、“卓越沙龙”等学术品牌活动,为学生配备“大国工匠”、“国家卓越工程师”等行业导师力量,深化产教融合,重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气象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答辩现场评委
来源:气象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4年7月3日下午,长望学院在明德楼N305教室召开了赴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训练I”实习部署动员大会。本次大会由海洋科学学院王志雄教授主讲,2022级国科大海洋科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长望学院学办主任高婷亭主持。 王志雄老师首先介绍了实习的整体安排,包括实习的具体流程、报告撰写等关键环节,并指出这是同学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机会。随后,他详细说明了出行和住宿的具体安排,包括交通工具的类型、行程规划以及住宿条件等,确保同学们对实习期间的生活安排有充分了解。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王志雄老师耐心解答,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并明确实习的各项安排。 会议最后,高婷亭老师再次强调了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和班级管理,并鼓励同学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在实习中学有所获,不仅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增进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次大会为长望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即将开始的实习之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同学们将能够在实习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老师进行部署和安全教育
来源:长望学院
7月5日,江苏省2024年度自然科学基金攀登项目、杰青、优青、青基拟立项目公示,应急管理学院汪俊峰教授荣获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实现学院该项目历史上零的突破。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培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支持省内优秀青年科研人才面向江苏省和国家需求开展创新研究,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显著增强我省基础研究的影响力和若干重要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180万元,实施期为3年。汪俊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江苏特聘教授、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化学外场观测与实验室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在领域著名期刊发表一作/通讯学术论文16篇,包括1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与与1篇自然通讯(Nat. Communi.),其中四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热点论文。近五年论文总被引2600余次,h指数27。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百篇自然
来源:应急管理学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了进一步丰富学院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并加强同事间的沟通交流。7月3日,应急管理学院分工会组织学院教职工共同游览了风景秀丽的玄武湖公园,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玄武湖公园内,湖面波光粼粼,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荷叶田田。教职工们从玄武门出发,沿着玄武湖环湖大道,开始了游园活动的旅程。沿途,教职工们不仅欣赏到了玄武湖的美丽风光,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他们或驻足拍照留念,享受自然风光的美好;或结伴而行,在欢声笑语中享受难得的轻松。此次工会活动让各位教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亲近自然,放松身心,锻炼了身体,增进了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现场合影
来源:应急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