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决策部署,谋划推进新学期工作,9月4日下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在长望楼报告厅召开新学期全院教职工大会,学院党政领导及全院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耿小雷主持。会上,院长童旭东作学院工作报告。他指出,我院牵头申报遥感一级学科博士点取得重大突破,是学校高度重视、各方鼎力支持、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遥感学科发展新的启点。回顾了博士点申报过程,高度评价了全院上下“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大局”的优良作风。他强调,未来三年对学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全院思考策划,乘势而上。总结了学院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存在的10项问题和短板,在对标武汉大学、北师大等遥感名校发展指标,客观分析了学院面临的外部形势、发展趋势和有利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学院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四个定位”和任务目标等工作考虑。童旭东还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强调,要认真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布置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切实聚焦学生升学就业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还对基金项目、团队建设、科研等作出要求。会上,耿小雷传达了校党委第三轮第二巡
来源: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9月4日下午,海洋科学学院在文德楼S519召开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院长董昌明等学院领导及明年拟申报基金的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董济海主持。董济海副院长总结了2024年学院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并传达了学校关于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工作要求。他指出,今年学院获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青年基金获批率超50%,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刘思颖和杨刚两位老师同时获批国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董济海副院长要求明年准备申请基金的老师按照学校申报工作部署提早谋划,做好充分准备。董昌明院长就学院2025年基金申报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董院长指出,在开学伊始,学院就召开基金申报动员大会,说明学院高度重视基金申报工作,希望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带领下,各位老师加快推进基金申报准备工作,以此为契机,提高学院的海洋科学研究高质量的发展。他鼓励大家通过加大平时的成果积累加强基金申报的竞争力,认真撰写并打磨基金申报书。董院长表示,学院将对教师的基金申报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争取明年基金申报获批的项目类别和数量都取得更好的成绩。动员会特别邀请了张荣华教授作为指导年轻老师申
来源:海洋科学学院
交流促发展,联动谱新篇。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宣传工作的持续发展,提升学院新媒体工作组织建设,9月4日晚,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于北辰楼229会议室举办新媒体工作交流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文学院部分在央媒、省媒体单位实习的同学介绍经验。遥测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鹏飞,辅导员王玄芝,学院青年新闻中心全体成员、院学生会部分骨干成员参会。会上,文学院陈静暄等六名同学逐一分享了自己在新华社江苏、央广网江苏、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江苏经济报和省妇联新媒体中心等知名媒体单位实习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实习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得以及自己在宣传技能和工作素养上收获的提升与成长,让在场的同学感受到了媒体工作的魅力与挑战,同时他们对在校学生如何做好媒体宣传任务、如何平衡好学业与工作、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了建议。随后,吴鹏飞副书记要求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院媒体队伍的角色和责任。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如何做好采访、摄影、撰稿等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了分享,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技巧。最后他鼓励在场同学在服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与会
来源: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院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水平,9月4日下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特邀我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重大研究项目主持人、国家教育委员会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获得者王尧教授作课程思政专题报告,全院教职工参会学习。报告会由院党委书记耿小雷主持。会上,王尧教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课程思政:何位、何谓、何为》为题,从“课程思政何以何位”“课程思政何谓何维”“课程思政何为何畏”三个角度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内涵、国家政策制度及个人从教经历,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外延和重要意义做了深入阐释。王尧教授强调,课程思政是党中央为加强立德树人做出的重要战略工程,新时代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人人都要争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他指出,教师做好课程思政,要提升对教学学术性的认识,要着重提升思政意识、理论素养、学科认知和教学艺术。他结合遥感测绘专业相关案例讲解,提出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科文化素养,做到学科教学与揭示科学思想、方法、精神相结合,努力夯实学生的科学自信和文化自信,涵养他们的执着信念与坚毅品格,将其培养为有
来源: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新学期,新开始,新希望。化学与材料学院全体师生满怀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学习中,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平稳有序。开学前夕,学院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学院党委委员、学院领导班子出席会议,会议肯定了暑假期间在学科和实验室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布署了新学期党委、科研、研究生招生、本科培养等工作重点,强调要责任到位,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各项工作衔接有序、形成合力。为全力以赴迎接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学院召开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组专题会议,群策群力,推动责任再明确,分工再细化,工作再落实,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组织召开学生组织干部会议,专题研讨迎新工作及新学期学生工作的安排部署。会议对迎新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布署,要求学生干部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学院于9月1日召开全院年级大会。会议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自律自强”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上,老师们就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强调了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此外,会议还
来源:化学与材料学院
新学期开启新征程,为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9月2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体育部主任白洁主持会议。会上,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焦冶全面解读了教学审核评估的重点工作,梳理了应知应会手册的重点内容,明确了进度安排、落实了工作责任。体育部主任白洁总结了暑期工作,对在暑期进行训练和参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们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白主任着重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和工作重点。最后,体育部副主任刘波介绍了本学期学生阳光长跑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本学期校内群体活动和运动竞赛相关工作的计划。会议最后,体育部领导们表示希望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开始,勤于工作,勇于担当,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会议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朱玉霞老师和李海乐老师进行了胸外按压、AED使用等急救方面相关培训示范。叶思岑老师讲解了水上求生的练习方法,刘斌老师讲解了各项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李佳老师讲解了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
来源:大学体育部
新学年呈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征程。为使新学期学院各项工作顺利运行,大气院精心谋划,扎实认真地做好开学及开学后相关工作,学院教师顺利返岗、学生平稳返校,学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顺利开展。9月2日开学第一天,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院各任课教师精心备课,提前做好各项上课准备工作,以认真、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研究生机房内,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或阅读文献,或讨论问题,积极推进自己的科研工作;本科生课堂上,学生提前到达教室,积极投入认真学习。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课堂、宿舍、机房实验室,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回应同学关切,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学院领导、各系主任、教务老师等到课堂、机房实验室进行巡查,检查了卫生环境、科研学习氛围,学习状况和生活状态,积极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保障教学科研顺利开展。学院领导巡查学生课堂学院教学督导团队巡查学生课堂学院领导巡查研究生机房新学年、新征程,大气院全体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新的学年里凝心聚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干事创业,推进学院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各项举措、做好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8月26至29日,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全国第一阶段决赛在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举行,我校学子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人工智能方向比赛中再创佳绩。 本届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285所高校,1927支代表队,5865名选手参赛。经过5个月的激烈角逐,共有107所学校,209支队伍,948名选手进入本次决赛。我校藕舫学院智能控制竞赛实验班选拔优秀学员组织9支队伍参加4个竞赛方向的江苏省选拔赛,有8支队伍获奖,5支获得晋级决赛资格。在第一阶段决赛中,荣获工业人工智能方向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工业互联网方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方向的一支决赛队伍将参加11月份的全国第二阶段决赛。 本届大赛以“为智造加油,为青春喝彩”为主题,聚焦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人工智能两大前沿领域,旨在激发高校学子的创新热情,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学校重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本次比赛优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教务处(藕舫学院)、自动化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等部
来源:自动化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公众对气象及农业气象的认知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强化校地合作,8月14日-25日,大气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全力保障盘城葡萄节活动顺利进行,并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气象知识和气象灾害防护知识,展示农业气象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14 日、15 日,支部党员们怀着如火般的热情,奔赴盘城美农旅庄进行实践活动。虽然天气酷热,但他们的服务热忱丝毫不减。活动现场市民众多,他们在无私奉献中深刻感受盘城葡萄节的热烈氛围,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心中充满成就感。借助盘城葡萄节营造的金秋甜美氛围,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小队精心组织并积极参与了主题为“秋韵品葡香,气象入童心”和“秋韵葡香,共赏秋收”的两期“童声童气”志愿服务活动。小队中的党员代表为社区的孩子们耐心讲解葡萄的起源、品种以及生长所需的气象条件等知识。通过一个个简单的科学问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有效巩固了所学科普知识。活动最后,精美的吊坠书签让孩子们在DIY 过程中充分释放创造力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8月26日上午,为充分了解学生军训情况,鼓舞学生军训士气,保证军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大气院党委书记周淑琴,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学办主任赵魏丹,团委书记高慧颖走进东苑田径场,看望和慰问全体参训学生。周淑琴代表大气院对精心筹备军训工作、指导训练的教官表示感谢,对在炎炎夏日中坚持参训的学生致以亲切慰问。周书记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在训练场上展现出的积极昂扬的士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鼓励拔尖班同学在今后学习中保持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李艳艳勉励同学们珍惜军训机会,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强健身体素质,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随后,学院领导为军训学生送上学院精心准备的防暑礼包,让同学们在炎炎夏日中感受一丝清凉,增强了对校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为接下来艰苦的军训生活提供了精神动力。此次慰问活动体现了大气院对军训工作的高度重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温暖,极大地鼓舞了军训同学的士气。相信同学们能以最昂扬的斗志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军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慰问现场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