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风,学风建设是立德树人、办学治校的基础和保障。新学期伊始,艺术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课堂开展教学检查、听课和学风督查,深入宿舍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利用课间进行学风浸润,在全院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深入推进思想培育学风、制度保障学风、管理塑造学风、环境涵养学风、榜样引领学风,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为保障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护航。01“强管理,促学风”课堂巡查深入学生课堂与任课教师深入交流,掌握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抓好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02“新学期 新气象”主题班会新生报到后,各班召开新生班会。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们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初次见面畅谈,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指南到未来四年的规划蓝图,勉励新生们怀揣奋斗之心,于大学殿堂中锻造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珍惜同窗情谊,以乐观坚韧的态度拥抱挑战与机遇,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03 打造优良环境,营造乐学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更多公共学习资源,学院在逸夫楼内提供更多自习场所,如三楼考研教室、自习
来源:艺术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于9月18日在阅江楼325会议室召开2024级新生班主任工作会议,专题研讨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学院党委书记俞书平、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华、全体新生班主任和新生辅导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学办主任方迪主持。方迪围绕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作用、内容及职责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社会科学处项目管理科科长王俊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从思政教育、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分享了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他指出要热爱班主任工作,关心学生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吴华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院学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进一步强调了班主任工作要早谋划、早开展、早行动,将工作落实落细,做出成效,并对近期班主任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随后,新生班主任就班级管理、班委培养、学业指导等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俞书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做好班主任工作一要有育人情怀,以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二要有育人方法,深入学生当中,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三要有系统谋划,分层分类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班级发展。本次会议帮助新生班主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厘清工作重点,为班主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管理工程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学院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大气科学学院于9月18日召开新学期党建工作例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周淑琴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艳艳、各教工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学院党务秘书参加会议。周淑琴首先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表示祝贺,希望新一届支部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勤奋工作,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对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各党支部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进行了部署,同时,会议还集中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周淑琴对与会人员进行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培训,从党支部职责定位和工作原则、组织设置、基本任务、工作机制、组织生活、支部委员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会议要求,各党支部要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学习成果运用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各支部要结合学科特色,发挥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为做好迎评促建工作,落实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会的精神,做到“找差距 补短板 促提升”守好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进一步彰显南信大的育人成效。艺术学院自9月18日起,连续三周周三下午组织教师开展集中迎评专题会。9月18日下午,第一期集中迎评专题会在逸夫楼S427举行,全体教师围绕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运行表优化提升专题开展集中研讨。大会由院党委书记詹筱茹主持。詹筱茹传达了学校9月14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会的精神,梳理了预评估专家反馈问题,解读学校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方案。并代沈义贞院长转达学院迎评环境氛围营造和网站信息完善以及未来三周,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院办实验室行政人员的工作重点。提出了落实校党委的部署,从提高站位,及时整改,科学分工和狠抓落实四个方面迎接审核评估,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围。分管教学的院长助理王岩岩对再次核查课程大纲与培养方案的对应关系,确保信息的一致性、成绩构成比例的匹配、教材版本的更新以及教学目标表述规范做了要求。院副书记、副院长李纯成就全员参与做好学生思想引领,保障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来源: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谭鸿遐教授携研究生陈璟、孙晋吉、任佳慧、吕廷婷、万紫千等一起创作的壁画作品《运河文化带 世遗又新颜》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此幅作品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并作为中国画项目的优秀申报方案被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汇编出版。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每五年举办一次。主办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谭鸿遐教授以创新促教、展赛导学,长期研究中国画材料与技法,重点研究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作表现。学生陈璟的中国画作品《回家》入选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江苏省大道之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此展览也是江苏省五年一次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展览,为每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选送优秀作品。学生王雨菲的《数化重彩——元宇宙数字展览馆》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谭鸿遐教授治学严谨,以作品立身,一直致力于与地域历史文化、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成果丰厚。主持和参与20多项国家、省市级艺术基金和课题,近30幅美术作
来源:艺术学院
9月18日,在202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工作即将启动之际,我院特别邀请了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廖宏教授为院内老师们做了主题为“如何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及申请书撰写”的报告。报告由陆春松教授主持。廖宏教授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大气化学、气溶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交叉领域的模式研究。任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欧盟“Horizon 2020”气溶胶-云-气候-空气质量综合研究计划FORCeS 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期刊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第8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报告中,廖宏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的个人经验。首先,她通过个人申报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大家敢于申报不怕失败,要总结经验,梳理自己的优势弱点,注意文章与项目的互相支持;然后,她从自己作为评审专家角度给大家强调了一些评审要点,分析了关于项目题目、国内外研究进展、已有成果梳理、申报书版面、可行性与研究基础、大物院大气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近日,海洋科学学院水光学遥感课题组在水环境遥感监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文章《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in Lake Gaoyou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在水环境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剑,通讯作者为我院教师孙德勇教授,合作作者包括我院王胜强教授,张海龙副教授,李正浩博士研究生,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的李俊生研究员及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悦工程师。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浓度是评价水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缺乏长时间观测产品,阻碍了其持续监测。研究在项目支持下,对淮河流域高邮湖进行了多次现场观测,获取126组光学和水质同步观测数据,建立了稳健的悬浮物浓度遥感算法。接着将其运用到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Landsat5 TM,Landsat7 ETM,Landsat8 OLI),利用457景数据(193 T
来源:海洋科学学院
北京时间9月18日下午4点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在线上召开了“南信大留俄学生学者联合会”成立大会。海洋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负责学生工作的水泱副书记参加了会议。董院长在会议上指出,目前在基金委留学基金特别计划的支持下,目前有六位同学老师在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留学,后续还有同学老师加入。这是南信大公派在一所国外大学留学最多的一次。学院认为有必要加强管理和关心,因此特别敦促在该校留学的老师同学自发成立非正式的学生学者联谊会,加强联络和交流,互相关心帮助。水书记在发言中强调大家是代表中国、代表南信大、代表海洋学院,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所在学校的规则制度,为中国、南信大和海洋学院挣得荣誉,水书记特别要求联合会要关心大家出行安全。留学的同学老师在各自发言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感恩基金委、南信大研工部、研究生院和海洋学院给大家提供的宝贵留学机会,珍惜这次留学机会,争取取得学业进步。大家表示成立联合会是学院领导对大家的关心。大家推举游志伟博士生担任联合会首任会长。今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在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下合作的第三年。随着留学人数的
来源:海洋科学学院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优化拔尖班的培养模式,9月13日下午,2021级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于尚贤楼113召开主题班会。2021级拔尖班学术班主任周波涛院长、拔尖班班主任陈国森老师、辅导员范楚楚老师和2021级拔尖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本次班会,班会由陈国森老师主持。班会围绕拔尖人才培养和今后如何发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同学们针对如何提升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就导师选择、课程设置、班级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周波涛对此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作为拔尖班的一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还要积极发展个人兴趣,热爱生活。他还强调了“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随后,周波涛对拔尖班同学今后的科研规划也提出了期望与建议,并要求同学们在毕业论文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做出优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最后,陈国森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并对同学们给予厚望,鼓励同学们在未来能够成为气象领域的佼佼者,成为真正的气象拔尖人才。本次班会对同学们在毕业班阶段各方面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同学们的成长和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为帮助2024级新生迅速适应研究生角色并融入学院环境,9月11日下午,大气院在气象楼423室召开2024级研究生新生班会。会议分硕士专场、博士专场两个场次进行,分别由研究生辅导员高慧颖老师、王晶老师主持。此次班会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班委竞选、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班会伊始,高慧颖老师首先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同学们及时转换身份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慧颖从学校研究生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她特别强调了研究生阶段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新生积极践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理念,积极参与班委竞选、为班级建设、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辅导员王晶老师结合丰富的研究生管理经验,引导学生要从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与导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交流、注重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规划,鼓励大家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石,提升个人的综合竞争力。最后,辅导员们着重强调了抵御电信网络欺诈行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嘱咐学生们应始终保持警觉心态,处事沉稳,遇到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