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书院学子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书院通过定期举办涵盖人文、艺术、科普等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龙山书院于10月31日在明德楼N415举办第六十六期龙山师说——美的鉴赏,本期讲座旨在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次师说邀请了艺术学院副教授宋玉主讲,书院2023级和2024级学生参加,本次讲座由书院申娜老师主持。活动伊始,宋玉从理性的美、理性的色彩、色彩的统一与变化、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精准的色彩五方面展开介绍。首先,宋玉追溯美的起源,她提到了理性的美是在一定时空中具有普适性和规律性的,它能指导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宋玉向同学们介绍了色彩三要素、色轮、配色理论等基础美学知识,向同学们强调掌握配色技巧的重要性。紧接着,宋玉通过网站封面、海报设计、家居布置及日常穿搭等实例,直观展示了颜色统一与变化的实用技巧。其中,宋玉提出了用渐变色完成色彩的统一、在大统一中寻求小变化的观点,并通过视觉游戏让同学们认识到对比色的重要性,进而举例介绍了色彩调和的方法。最后,在精准的色彩这部分,宋玉以问答
11月1日晚,文学院2024年下半年初级党课第二讲在明德楼N115开课。本次党课由校关工委秘书长范天森教授授课,文学院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及2024级全体新生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盛蔷主持。范天森教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他与南信大的渊源,并引出本节党课的主题——“传承优良校风,追求奋斗人生”。随后,范教授围绕“艰苦创业,建成首批重点高校”、“负重奋进,迈入‘双一流’之列”和“传承优良校风,追求奋斗人生”三个主题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光辉校史。在范教授的讲述下,同学们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心中也种下了一颗为学校奉献的种子。这次党课培训,不仅加强了同学们对校风校训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奋斗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传承优良校风,追求奋斗人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子将继续秉承“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2024年10月30日,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了红色观影党日活动,以“筑牢信仰守初心,传承荣光启新程”为主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支部党员齐聚影院,共同观看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重温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聚焦铁原阻击战的壮烈与英勇。 影片通过不同角色在战火硝烟中的浴血成长,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屈的战斗意志、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之光,用光影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的“胜战密码”,谱写了壮丽的英雄交响曲。同时,生动展现了我国志愿军在艰苦环境下,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让在场党员深受触动。 在此次观影活动中,党员们紧跟影片节奏,深入感受志愿军战士们的革命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在影院的黑暗中,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斗争。那一幕幕浴血奋战的场景,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无不触动着在场每一位党员的内心。观影过程中,许多党员眼中闪烁着泪光,为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而感动。 观影结束后,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观影活动,不仅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伟大,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10月30日晚,自动化学院2024年度青马工程理论课程培训在揽江楼S308落下帷幕。此次结课培训由学院团委副书记陈嘉彤主持,围绕“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引领青年学子追溯红色文化的根源,探寻红色精神的真谛。 本次培训有幸邀请到校“信仰坐标”青年讲师团成员、教师教育学院团支部书记丁文雅进行授课。丁文雅同学以“恩泽广布映民心,来日方长续华章”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周恩来同志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她生动地描绘了周恩来同志如何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壮丽人生。同学们在聆听中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恩来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播放的纪录片《无声的功勋》让全体学员进一步了解了在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中,几位无名英雄用血肉之躯书写传奇、用侠肝义胆诠释忠诚的感人故事。他们的事迹如同一股股强劲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学子真切地领悟信仰、忠诚和担当。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和平时期的我们,应发扬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气概,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居安思危,奋发努力,做新时期的担当者和奉献者。 展望未来,我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0月3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临江楼会议室开展了导师(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原理,主讲人为24电信类1班班主任谢亚琴,辅导员张为东和班级全体同学参加讲座,讲座由班长丁唯健主持。讲座伊始,谢亚琴简要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重要性,强调了这一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交通、通信及军事等领域。她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导航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讲解了导航技术的分类,包括生物导航、惯性导航、基于信号的导航等。她还特别提到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强调了这些系统在提供位置信息方面的差异性。她还深入剖析了卫星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解释了卫星如何在轨道上运行并发射无线电信号,以及地面接收机如何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位置。她提到信号的传输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调整。 讲座最后,谢亚琴总结了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前景,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领域
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朋辈交流学习,帮助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科研学习生活,11月3日晚,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在明德楼S301成功举办“星耀研途”国奖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到李含含、周羿、刘京雷、解昀健四位同学进行经验分享,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在会上,四位同学分别从科研学习、专业竞赛和论文写作等方面展开,为2024级研究生们指明未来三年的学习规划。2022级测绘工程(国科大联培)李含含介绍了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探索和参赛经验,并向大家介绍了联培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鼓励大家认真科研,踏实前行。2022级测绘工程的周羿,从实际的科研和写作经验,分享了一篇优秀的论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完成的,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建立批判性的思维。2022级测绘工程的刘京雷,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开始,向大家分享了相关科研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他强调:对待科研,心态是执行力和方法的基础。2022级测绘科学与技术的解昀健,鼓励大家在科研之余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科研生活。本次分享会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生阶段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有利于同学们尽早确立学业规划,在自己的研究领域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0月29日上午,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国际办公室招生副主任李烨访问我院,就本硕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电信院副院长万发雨、电信系系主任张秀再以及大三、大四辅导员共同出席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万发雨主持。 会议伊始,万发雨对李烨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随后,李烨详细介绍了莱斯特大学的师生比例、专业设置及入学语言要求等信息。张秀再通过PPT的形式,展示了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与培养成果。随后,双方就2+2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3+1本硕连读项目以及暑期交流项目等议题进行了细致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均表示,愿以此次交流为起点,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交流会后,李烨为我院学生开展了一场宣讲会。她解读了莱斯特大学理学与工程学部2025年入学的最新政策,并就学生们关心的硕士申请流程、录取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宣讲会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此次
近日,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公布关于2024年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名单,电信院“北斗启航”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这也是项目第三次在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中获批立项。项目组成员包括电信院院长张治中、党委书记张明菊、党委副书记叶玉娣、副院长万发雨、副院长周华等7位指导老师,以及45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据悉,“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重点面向高校、科技场馆等单位,对有创新、有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优秀项目给予资助激励,以此提升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效益。此次全国共有179家相关单位申报本次项目。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经费审核、部门研究等程序,最终确定了60家单位作为2024年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拟资助对象。此次获批立项的“北斗启航”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将以“北斗启航”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为主体,通过举办新时代北斗精神系列党课团课、北斗科普知识系列讲座、北斗人物科普舞台剧、北斗启航
为帮助研究生新生更好融入校园生活,引导广大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之余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营造阳光、健康、积极的科研学习氛围,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于10月31日举办了新老研究生篮球争霸赛。比赛吸引了三个年级近30位研究生同学参加。下午两点,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一开场新生队便抓住机会进行快攻,先下一城,而老生队则沉着冷静,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跳投、抢板、回防,两队选手你来我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计算机学子的青春的活力与顽强的斗志。上半场结束时,老生队略逊一筹。下半场比赛中,两支队伍都换上了新阵容,双方斗志丝毫不减,老生队频繁冲击内线得分,比分很快追平。而新生队也毫不示弱,积极拼抢篮板,几次精彩的断球和冲锋上篮让场下的观众和其他队员欢呼呐喊。最终,老生队凭借默契的配合和丰富的赛场经验,以57:51的得分赢下比赛。本次篮球赛为新老研究生搭建了交流平台,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共同体验了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激情。未来,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会将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励同学们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勇往直前,共同书写青春华章。
为提升学院师生身体素质,增进师生情谊,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10月19日至31日,环科院第四届“环科杯”师生篮球对抗赛在西苑篮球场拉开帷幕。本次师生赛采用3V3对抗赛制,共有包含教工、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16支队伍参与角逐,各队伍间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切磋球技,一轮轮强劲的进攻,一次次严密的防守,充分展现球员们智慧的谋略和配合的默契。参赛学生激情满满,跃跃欲试,教职工们认真备战,热情高昂。传球、投篮、上篮,默契的配合,漂亮的三分点燃球场的每一个角落......平时课堂尽显儒雅的老师们在球场上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一面。抢断,挡拆,包夹,球员间激烈的对抗,引来观众的阵阵呐喊欢呼。化球为剑,风滚“沙场”,一朝云剑破万霞。10月31日下午,伴着秋日午后的晴朗阳光,西苑篮球场上,决赛正式开始。进入决赛的四支队伍从午后战至黄昏,随着最后一声哨响,最终由“上届冠军队”成功卫冕。但胜无需骄,败亦不馁,我们享受拼搏,享受合作,享受快乐,享受激情。本次师生携手比赛,不仅拉近了彼此之间距离,也丰富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彰显了环科学子青春活力的风采和新时代大学生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