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全面了解未来就业环境,提前规划好在校学习和生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我院于11月9日下午在气象楼111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气象行业人才需求——技能与专业素养”的职业规划及就业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别邀请了2007级大气探测专业优秀校友沈雨辰等多位行业精英返校,与在校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分享。校友们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建议。活动现场,来自气象局、气象公司、科研院所等多个单位的校友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职场成长经历,生动讲述了在职场上的成长历程。他们从行业发展、工作规划、岗位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同学们对气象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中,校友们不仅传授了求职过程中的实用技巧,还强调了除专业知识外,良好生活心态、多元学习背景及持续进取态度的重要性。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互动环节,校友们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未来薪资、工作编制、招聘流程等实际问题,并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他们鼓励同学们勇于尝试、积极交流、坚定信心,珍惜在校时光,
近日,软件学院于临江楼A914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院内选拔赛,7位同学参加选拔赛,学办主任周歆和辅导员彭昊、姚小芹、曹迎春、严明贵老师担任评委老师。选拔赛展示内容从自我介绍、行业分析、目标岗位、努力计划、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参赛同学自我剖析和目标行业、岗位分析详略得当,注重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制定未来规划。同时又各有侧重,窦源与杨骏着重进行环境分析,魏亚东将目标与计划整理地井井有条,蔡烽设计评估调整与备选方案,周于坤将技术能力、软技能、职业规划与拓展、实践经验积累都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张允文和武可从自身特点出发,做到逐条展示分析。整个比赛展示过程,参赛同学表述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而坚定,赢得了评委和在场同学的一致认可。最终,2024级蔡烽、窦源获得一等奖;2024级杨骏、张允文获得二等奖,2024级周宇坤、武可、魏亚东获得三等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院内选拔赛增强了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他们找准自身方向,理清努力目标,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比赛现场
第六届城市-水-生活质量大会(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CITY-WATER- QUALITY OF LIFE CONGRESS)于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在波兰召开。该会议是由开放眼界经济峰会和经济与公共管理基金会牵头组织的国际会议,围绕水资源管理与城市发展等主题,主要探讨如何在城市及农业环境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加强水资源治理的多方合作。会议汇集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界代表,重点讨论水资源管理中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探讨如何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城市气候恢复力的提升。应开放眼界经济峰会和经济与公共管理基金会项目委员会主席Jerzy Hausner教授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学术聘任)苏布达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姜彤教授、高妙妮副教授、黄金龙老师参会。在该会议的“健康城市”专题中,应欧洲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院士Zbigniew W. Kundzewicz教授邀请,苏布达教授做题为Tens of thousands additional deaths annu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11 月 12日,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科学与技术协会在滨江楼BN402教室举办“星辰启航,探索创新之海”大创项目经验分享科创素养公开课。本次活动邀请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邹杨和同学担任主讲人,来自不同专业的百余名学生参与活动。邹杨和先后两次作为主持人带领团队进行大创项目研究,其中一项为国家级重点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授权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拥有丰富的大创和科研经验,现已推免至东南大学。他从推免加分、引领科研、经费支持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创项目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强调大创项目是科研与竞赛道路上的灯塔。邹杨和对大创项目的申请过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并结合自身经历,从项目选题、评审标准以及导师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最后,邹杨和以自己的大创项目申报书为例,带领同学们直观体验了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过程及注意点。本次大创项目经验分享会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对大创项目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今后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成员思想先进性,帮助支部成员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相关要求。11月14日,电子信息工程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会暨“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活动由支部书记胡志红主持。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为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胡志红带领党员同志们开展理论学习,并观看了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同志的专访视频。大家感触良多,一致认为应该继续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作为最高追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使“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了积极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的服务理念,为了让积极备战考研的学生党员们以更好的姿态迎接考试,增加备考信心,支部为考研党员们准备了精美的定制礼品。活动上,胡志红对各位学生党员提出期望,希望每一位备战研考的党员都能够脚踏实地,坚定信心,保持平常心,做到精准复习,劳逸结合。万睿同学分享了自己备考的心路历程和学习心得,提出复习时
为了更好地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1月13日下午2点,海洋科学学院特邀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美丽教授在文德楼s519做题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专题讲座。海科院在院党员教师和全体行政教辅人员参加了学习,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勤主持。唐美丽教授首先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入,强调了教育强国、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随后她延伸介绍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内涵。唐教授阐释道:本次教育大会擘画了2035教育强国建设宏伟蓝图、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这些重要部署,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还体现了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唐美丽教授带领各位老师分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她建议,为了把握其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关系;为能够增强学习实效,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多多开展集中研讨并加强宣传。而为了让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能够落地见效
在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为激发2024级新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与热情,助力他们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这一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领域,11月13日下午学院于滨江楼报告厅举办了 “创新创业: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思维”专题讲座。南京青梦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黄飞渡受邀主讲。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孙玉宝主持。黄飞渡首先介绍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基本情况、办赛主旨、主要任务、训练模式和预期收获。接着逐一分析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的特点与异同,着重剖析了参赛中把握痛点、产品呈现、知识产权、竞品分析、应用案例等关键要素,特别强调参赛者要善于利用科研成果和专利申请为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本次讲座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也为学生备战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学院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积极创新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引导硕士研究生坚持科研诚信、遵守学术伦理、恪守学术道德规范,11月13日下午,我院2023级研究生助理德育辅导员王明华和杨亚涵赴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为2023级硕士研究生开展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指导和聆听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等交流活动。活动伊始,王明华着重强调了着重强调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他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危害,警示同学们要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王老师还就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到研究方法的选择、文献综述的撰写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让研究生们对开题报告的撰写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随后,杨亚涵针对同学们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进行了深入了解并积极与同学们开展交流,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氛围,抓住研二学年的科研学习关键期,摒除杂念、潜心修学,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勇于探索,争创佳绩。交流活动后,两位老师还深入研究生工作室和
11月9日,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师生一行800余人来校实践研学,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承办。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副校长鲍湧、教师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霍晓音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在风云剧场拉开帷幕,霍书记对鲍校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向师生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状况,欢迎2025届高三学生们能够将南信大作为报考目标。鲍湧副校长对南信大热情的接待和周到的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对本次活动充满期待,希望能与南信大有更加密切的合作。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陈曦老师为全体高三师生进行招生宣讲,学生反应热烈,效果显著。随后,钱代丽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风驰电掣—解密强对流天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特点以及对气象研究的重要性。此次讲座,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下午,在学校薪火讲解团成员及教师院“小狮志愿者”的带领下,高三学生们按班级依次参观了大气观测站、智能车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见山园。讲解员通过生动的演示和亲切的解说,让同学们对学校的学术资源和科研成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本次实践研学活动,对我校招生宣传起到重要作用。我院将继续本着“合作共享,协同
为增强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龙山书院于11月中旬组织24级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参观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校史馆序厅、主展厅、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成果厅和尾厅四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多媒体、模型等形式,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南信大自建校以来的变化与革新、对“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前辈们努力创造、不断突破的奋斗精神,今后也将继续秉承着“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现场活动现场活动现场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