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新生对专业的认同,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智慧农业系党支部近期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专业引领、以爱育人”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教师、非党员教师代表及智慧农业专业2024级本科新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活动首先安排了教师自我介绍环节,智慧农业系的教师们向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支部书记苗淑杰向大家介绍了活动主题,她强调,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全体教师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思想的教导下,紧跟时代的步伐,教授学生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她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苗书记还亲手为每位学生送上了印有学院标志的温暖礼包,这份心意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深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智慧农业系教师们的温暖。紧接着,系主任江晓东主持了期中教学座谈会。会上,江老师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业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及未来发展蓝图。同学们就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职业规划、学科竞赛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疑问,在场的各位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
11月4日至16日,雷丁大学经济学教师Anwesha Mukherjee和Stephen Kastoryano来访雷丁学院。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国际化教师团队建设,来访的雷丁大学教师们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进行了系列示范教学和教学观摩活动。Anwesha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示范教学,深入讲解了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问题的理论基础。她还并同李佳老师运用积极合作学习法,共同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1的联合教学。他们深度探讨了企业在短期与长期的生产决策过程,细致分析了生产决策与产业供给曲线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探讨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之前的三种可能关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市场供需变化对企业生产策略的影响。Stephen开展了经济学原理2和计量经济学导论专业核心课程的示范教学。他通过专题讲授、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探讨了货币体系结构、劳动力市场以及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等议题。Anwesha和Stephen还现场观摩了定量方法和数据分析以及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他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多维度对课程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与任课教师
11月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智慧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本次边会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申办,并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清洁能源和“双碳”战略专委会等单位协办。会议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图一: “智慧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董文杰教授强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智慧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享。希望通过本次边会,各位专家能够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与力量。随后,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减缓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研究员分享了关于2024年汛期异常气候与极端灾害的报告,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与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姜彤教授提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
11月20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召开安全工作会,进一步压实压紧学院安全工作。执行院长刘文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各系、部主任,科室负责人,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邱章强主持。邱章强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全工作会议暨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对学院安全排查工作做了部署,要求学院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查找学院各项工作中的风险点,并及时化解,将安全工作内化到日常工作中,防范于未然。刘文军要求学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提高对校园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树牢底线思维,深刻汲取极端事件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他强调,要关心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对工作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师生制定方案,“一人一策”做好帮扶;要关注毕业班学生,帮助他们减压增效,助力同学们升学和就业;要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早发现,早干预;最后要认真排查实验室、办公室安全隐患,确保消防安全。他强调,校园安全是长期的工作,各部门要把工作做在平时,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院安全工作“无死角”。之后,与会人员对学院各部门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的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11月15日晚7点,电子信息无锡研究生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无锡学院图书馆7楼放映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开展党史知识竞答,强化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全体党员观看了红色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生动再现了战士们为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壮烈精神。观影过程中,党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观影结束后,支部开展了党史知识竞答活动。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党员们对党史的了解,更激发了大家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竞答活动分为多个环节,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历程、重要历史事件以及英雄人物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紧张而有序的竞答中,党员们踊跃参与,展示了扎实的党史基础和深厚的革命情怀。
为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知识,树立生涯成长理念,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了解,大气院于11月上旬开展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过学院评选,选出就业赛道、成长赛道各级奖项共8个作品。本次活动以“风云相伴,逐梦蓝天”为主题,以赛促能、以赛促学、以赛促就,帮助学生找准未来方向,促进气象学子高质量就业。参赛学子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对于气象相关行业的认识,结合气象专业特色,从个人兴趣、职业定位、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出发,展示了包括气象预报员、极端天气研究员以及气象数据分析师等多方职业发展路径,还涉及当前气象行业的技术与应用,包括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充分展现了气象学子的使命与担当。本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审视未来的宝贵平台,展现了大气院学子积极向上的面貌和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同时也激励了更多气象学子在新时代投身于气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展示现场
11月13日晚,大气院在气象楼423开展第175期研究生风云论坛,2024级博士研究生刘晓蕾、陈泓宇和董雨辰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本次活动邀请了韩婷婷副教授担任嘉宾。刘晓蕾的报告题目为《基于S2S动力模式结果的MJO及气温次季节高预报技巧窗口研究》,她的研究认为,模式对应MJO的预报技巧存在预报窗口,而强振幅的MJO信号与模式的高预报技巧窗口对应较好,并且通过对空间相关系数PCC的计算可知,EC模式的预报技巧较高,且北美地区PCC高于南美地区。陈泓宇以《南亚季风区天气尺度扰动发展的动力机理》为题进行报告,她引入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结合EKman-pumping和湿过程重新检查了SASM中天气尺度扰动的观测特征,发现MVI和BI都在南亚季风区天气尺度扰动中都起作用,分别主导扰动增长率和扰动的纬向波长。董雨辰的的报告主题为《近50年中国不同区域变暖差异的归因及其观测约束预估》,首先明确观测资料与CMIP6模式资料的不同强迫的响应是否一致,后采用最优指纹法对观测到的温度变化进行归因找出不同强迫在观测到的变化中的贡献,最后基于归因结果对未来中国不同区域温度的变化进行约束预估。最后,韩婷婷对三位博士
为帮助同学们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防艾意识与防艾能力,11月18日,环科院红十字会于学科一号楼N201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知艾防艾,珍爱青春,共享健康”的防艾知识讲座。活动前,同学均收到了一份红丝带胸针,让大家感受到了防艾工作的温暖与力量。讲座中,学院红会负责人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向同学们揭示了艾滋病在全球及中国的严峻形势,并详细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同时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的现状,纠正了关于艾滋病的常见误解,帮助同学们更加科学地认识这一疾病。此外,讲座积极倡导大家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行为观念,避免非必要的医疗注射和输血,并详细介绍了母婴阻断措施。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和共同探讨了许多关于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的问题。此次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更让大家意识到了防艾工作的重要性。艾滋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树立防艾意识,从自身做起,为构建无艾滋病健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于2024年11月15-17日顺利举行,该赛事由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协办。经层层选拔,共有288名选手参加决赛。在大赛仲裁和各参赛单位共同监督下,评出一等奖67个、二等奖99个、三等奖122个。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推荐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1级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王静和孙文青作为比赛选手参赛,分别斩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再创佳绩。大赛聚焦本科师范生教学基本功,旨在激发师范生学习动力和提升技能水平,作为师范院校交流创新教育理念和探索完善实践体系的重要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具备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和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堪当时代大任的“四有好老师”。以中学组英语学科为例,比赛包括四个考核项目:教学设计(25分)、课件制作(15分)、即席演讲(15分)、有生上课(含板书)(45分)。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限时120分钟,即席演讲准备5分钟后进行3分钟演讲,有生上课10分钟(含板书)。学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平日里对教学技能的反复打磨,最终收获满意的答卷。学院也将继续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理
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质升级,发挥优秀榜样的引领作用,营造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近期开展“培新风、育新人、开新局、创新绩”学风建设月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优秀学子保研经验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大会邀请在各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高年级学子,以榜样之姿,分享经验,引领同学在学习之路上笃行不缀,追光而行。10月18日,学院在滨江楼二楼报告厅举办“智汇菁英 逐梦未来”优秀学子保研经验分享会,邀请成功推免至各高水平大学生深造的高年级优秀学子,以自身经历为例,在保研加分细则、报考投递的选择、夏令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在场同学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10月24日,学院在滨江楼二楼报告厅举办“榜样力量 追光前行”国家级竞赛经验分享交流会,大会邀请在竞赛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分享睿抗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数学竞赛、蓝桥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的经验,搭建“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习交流平台,营造“包容、合作、创新”的学术环境。11月7日,学院在滨江楼报告厅举办“论道学术 文启新程”学术论文经验分享会,现场邀请在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成果卓越的老师和同学,以自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