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学院党员教育活动形式,筑牢党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11月20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灾难反思教育影片《焚城》。影片《焚城》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与场景,生动讲述了在应对复杂环境问题时消防战士体现出的不怕流血不畏牺牲的感人精神,他们逆向而行,用行动守护了一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观影过程中,党员们沉浸在影片所展现的震撼、揪心场景中,感受到强大社会责任情怀的冲击,被环保专家、平凡的消防员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几度潸然泪下。此次观影活动,不仅为环科院党员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更在思想层面和情感维度上给予了深刻的启迪与触动。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防微杜渐,创新蔚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标准,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学校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为让大气科学类学生深入了解专业,丰富实践经历并拓宽视野,11月22日-11月24日,龙山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皓带队组织学生赴上海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走进上海市气象局、上海气象博物馆及春秋航空总部,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之旅,书院汪瑶、张捷、赵雅仪、刘金星、李俊瑶、申娜6位辅导员老师及20余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在上海市气象局,同学们在气象台决策首席朱洁华等专家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气象台、信息中心及气象公共服务平台等科研业务平台,各位专家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气象工作在为公众提供精准预报、为各行各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气象工作者的严谨和细致。在上海市气象博物馆,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了解了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上海气象台从1872年开建至今一百多年间对气象数据进行不间断的观测记录,在战争年代里也从未中断。在这里,同学们仿佛穿梭了百年,在时光中感悟近百年来中国气象行业的迅猛发展。看着各个时期的气象仪器设备以及那些曾经为气象事业默默奉献的先驱们的照片,同学们感受到了气象科学的魅力,并被前辈们的爱国情怀及科学精神所深深打动。在春秋航空总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气象领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龙山书院于2024年11月21日召开了以“风力发电的气象问题”为主题的校外导师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上方式,由江苏省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兵主讲。讲座伊始,陈兵以“能源与环境的矛盾——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为引,开启本次讲座,他向同学们揭示了人类如今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借一系列数据展现了风力发电发展速度的迅速。紧接着,他强调了气象条件的重要性,特别指出从选址阶段到运行阶段风力发电全生命周期均与气象条件有关。然后,他着眼于风能资源评估方面,分别从“为什么要评估”,“如何评估”等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随之,他带领同学们探索风资源影响因子,通过对“长江岸边与气象站风速比较”,“江苏省不同下垫面下的风速对比”,“气流过山”等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气压梯度、地表摩擦、相对地形高度等因素对风资源的影响。讲座最后,他给出了风能评估工作的部分案例和江苏省风能资源分布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指出了风能资源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聚焦风力发电气象问题,共筑清洁能源发展蓝图。本次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风力发电的气象问题,明白了气象研究
11月20日下午,由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和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明德讲坛本学期第三讲于明德楼N108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为“苏轼对异量之美的体悟与当代启示”,由文学院赵超教授主讲,渠红岩编审主持。苏轼作为一名文化巨人,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成为后人追研讨的对象。在人生感悟上,苏轼所追求的旷达自适的人生范式,也体现于他的每一份作品中。苏轼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轼对“异量之美”的不断思索与追求,使他避免了“同体之善”观念所带来的审美偏狭和思维限制。在赵超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苏轼不为人知的生平故事与典型作品,提高了对苏轼作品的理解深度,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图|渠红岩编审主持图|赵超教授讲解苏轼作品
为让学院师生更好地了解2025年“大挑”赛事,指导挖掘更多优秀作品参赛,自动化学院于11月20日晚6:30在学科四号楼S427举行了第十九届“挑战杯”赛事宣讲暨经验交流会,校团委梅润杰老师、2023年挑战杯金奖获得者范文应邀出席并做指导交流。 会议由院团委书记杜林主持。会议伊始,杜老师对挑战杯赛事做了简要介绍,她希望学院学子能主动了解、参赛,在参赛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院团委书记杜林老师主持会议 宣讲过程中,梅润杰老师对挑战杯赛事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指出,挑战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能力为宗旨,推动高校创新人才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其竞赛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与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他从挑战杯介绍、项目简介、经验总结、成长收获四个方面细致讲解了评分规则、比赛分类以及备赛各个环节的要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他鼓励老师和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学校特色紧密结合,培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梅老师还结合往届获奖作品强调项目选题与政策热点相结合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梅老师做赛事指导
2024年11月22日18:3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在滨江教学楼BN204、BS211教室顺利举办了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此次模拟考试旨在帮助学院学生提前感受考试氛围,熟悉考试流程,提升应试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模拟考试吸引了自动化学院150余名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考场。为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学院提前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包括考场布置、监考人员培训以及考试材料的准备等。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认真答题,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英语基础。监考老师们也尽职尽责,确保了考试环境的安静和秩序。整个考试过程井然有序,学生们在模拟考试中充分体验到了真实考试的紧张氛围。 考试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模拟考试,他们不仅更加熟悉了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还发现了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接下来的复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他们也感谢学院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模拟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正式考试前更好地调整心态和策略。 此次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的成功举办,为自动化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
为强化学院各学生组织成员的媒体宣传工作素养,充分挖掘网络宣传潜力,提升学院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效能,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于11月21日晚在北辰楼229会议室开展“星”能源加油站新媒体技能培训会。遥测院青年新闻中心全体成员、学生会骨干成员及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参与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教师教育学院新媒体中心原主席团成员、我校2024届毕业生李卓、潘汀兰同学分享经验。李卓首先以“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为主题,介绍了新闻采写方面的心得体会,强调在文字写作时要聚焦于四个“多”——“多写”“多看”“多改”“多反思”,扎实打牢写作功底,探索行文结构的规律性,并在立稳基础的前提下尝试打破规律,增添创新亮点。接着,潘汀兰以“瞬间即永恒”为主题,进行了摄影技能经验分享,立足人像、景物、纪实、视频四个拍摄角度,介绍了她在工作中积累的实用性技巧,包括人像拍摄时人物表情的捕捉、光线场景的选择,纪实摄影时对于主题的切合,视频内容该怎样按需添加等,提醒大家要多关心身边的细节,有意识地积累审美素材。随后,学院团学工作负责人王玄芝老师聚焦“排版设计中的美学”,向在场同学介绍了新媒体推文排版方面的心得。王玄芝结合工作经验,首先指出了排
11月19日,自动化学院专硕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学习,让每一位党员深刻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随着午后的阳光洒在纪念馆的琉璃瓦上,专硕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准时集合,带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大门,开启了这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物展品,它们无声地讲述着渡江战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解下,党员们仿佛被带回到了1949年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渡江战役的背景、过程以及重大意义,从战略部署到战斗细节,从指挥员的英明决策到普通战士的英勇牺牲,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容。特别是当讲到解放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以大无畏的精神突破敌人防线,最终取得胜利时,不少党员眼中闪烁着泪光,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 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还通过多媒体互动、场景再现等方式,亲身体验了那段峥嵘岁月,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协作能力,11月24日,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开展了“心语寻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当天,参与者们早早地来到了北辰楼集合地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工作人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随后将参与者分成了若干小组并领取相应卡片。随着一声令下,“心语寻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校园里,同学们穿梭在文德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各个场所,仔细寻找着每一个可能藏有“宝藏”的地方。有的小组分工明确,一人负责分析线索,一人负责寻找地点;有的小组齐心协力,共同探讨线索的含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积极开动脑筋,解开谜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分析,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藏宝地点和答案。“心语寻宝”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本次活动不仅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让大家在寻宝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继续团结协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1月20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4通信工程华为班在临江楼会议室开展了导师(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本次讲座的主题为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主讲人为电信院副院长、24通信华为班班主任万发雨,辅导员张为东和班级全体同学参加讲座,讲座由班长胡宇轩主持。讲座中,万发雨讲述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与挑战,通过视频介绍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史,通过数据向同学们阐明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外国技术封锁下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展现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不易。他接着从软件与硬件方面讲述了芯片生成的全过程,让同学们对芯片工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最后,他勉励全体同学矢志科学报国、敢于担当作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此次讲座不仅拉近了师生关系,更加深了同学们集成电路和芯片相关技术的理解,为同学们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和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