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程序,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1月27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在明德楼N501举办“党员发展工作流程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会邀请王月霞老师主讲,两个学院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此次活动由人工智能学院党务服务中心和未来技术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主办。王月霞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四个方面做了重点讲解。她表示,学院党员发展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聚焦思想引领、程序严格、日常管理、守正创新、头雁效应、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发展的制度性,确保党员发展的方向性、规范性、过程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制度性。王月霞还重点讲解了“思想汇报”的撰写规范和党员发展联系人的职责。王月霞对入党积极分子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最后,她说,希望同学们秉承“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校风,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知行合一,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深度融合,让青春之花绽放
近日,软件学院在研创园3号楼一楼乒乓球室顺利举办了“挥拍筑梦新时代,共绘拼搏复兴图”乒乓球友谊赛。本次活动是学院“筑梦新时代,共绘复兴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丰富研究生课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激发拼搏精神,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比赛设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四个项目,采取单场淘汰制。每位参赛选手都全力以赴,用挥拍传递梦想,以竞技展现风采。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精准的击球、灵活的走位和奋力的拼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充分展现了研究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常云翔,柏婧闻,常云翔、袁得建,常云翔、袁得建分获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鲍任飞,袁利连,刘浩、张卓成,孙艺滢、冯玉乐分获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亚军。赛场上充满热血与拼搏,赛场外洋溢团结与友爱。本次乒乓球友谊赛中,软件学院学子展现出了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相信他们会把这种体育竞技的拼搏热情转化为学习生活的源源动力。今后,软件学院将继续以系列活动为契机,鼓励学子在新时代背景下勇于挑战自我,以昂扬的斗志和拼搏的姿态迎接更多机遇与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朋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我院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学业成绩,11月25日,软件学院举办精英计划朋辈助学志愿讲师启动仪式,学院辅导员曹迎春和学院朋辈助学志愿讲师参加此次活动。启动仪式上,曹迎春作动员发言。她对各位朋辈助学志愿讲师对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表示肯定和感谢,希望朋辈助学志愿讲师们能发挥朋辈的力量,通过分享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在专业课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查漏补缺,以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促进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同时,曹迎春对朋辈助学志愿讲师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认真备课,精炼讲稿,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起到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随后,院学生会主席刘琳进行学业帮扶经验分享。她结合往期的朋辈助学经历指出,朋辈助学志愿讲师应结合自己的优势,针对同学们在学科上的需求,制定讲授内容和流程,并结合费曼学习法,强调在备课过程中自我讲述的重要性;同时,刘琳向朋辈助学讲师传达了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助学帮扶相关工作安排的说明,鼓励朋辈助学讲师们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看法,分享学习心得,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最后,曹迎春为每一位朋辈
为进一步丰富我院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帮助大家开拓视野,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尚学、爱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工作,近日,软件学院在临江楼A101会议室举办首届“智领未来,码动青春”IT知识竞赛决赛。本次比赛共有近30支参赛队伍报名参加。初赛环节以IT基础知识为主,涵盖了编程语言、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等方面的知识,大家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开展初次对决。晋级赛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这一阶段的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涵盖了从编程算法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多个技术领域,考察选手们的应变能力、知识深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赛现场,同学们认真审题,快速答题,以专注、认真的态度对待本次知识竞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决赛的题目难度和复杂成都大幅提升,参赛选手们在面对难题时,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展现出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三等奖3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本次“智领未来,码动青春”IT知识竞赛激发了同学们对IT知识的自主学习动力,检验了同学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应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1月27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4电信类5班在临江楼A102开展了导师(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声学简介及升学就业去向,主讲人为班主任宫门阳老师,班级全体同学参加讲座,讲座由班长顾士豪主持。讲座伊始,宫门阳老师简要介绍了声学的起源以及声学在中国的研究历史和应用近况。他将声学分为物理声学(基础)、声学人工结构(热门)、水声学和海洋声学(军工)、生物医学超声(热门)、声无损检测(成熟)、电声学和音频声学(互联网、消费类)来讲解,并给出对应的国内外大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相关应用企业,让同学们了解声学相关的升学及就业去向。讲解中他借助电路二极管的性质介绍了声学二极管,还重点讲解了生物医学超声的应用,包括超声成像、超声神经调控、肿瘤检测与治疗等,激发了同学们对声学研究的兴趣。最后,宫门阳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声学相关书籍,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技术。本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声学及相关技术有更多的了解,也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速知识创新与技术应用融合,培养实战型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月27日,应急管理学院与南京扬子江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南京美术馆新馆会议室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参加此次签约仪式的有南京扬子江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勇、总经理段红霞、副总经理林侠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党委书记成芳、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王金虎。共建签约仪式由杨大勇主持。会议伊始,薛勇介绍了学院建设发展背景、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情况,强调了学院是江苏省首批重点应急管理学院之一,致力于气象灾害领域的应急管理研究,在应急管理、安全工程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期待与扬子江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共同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杨大勇详细阐述了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与运营模式,着重介绍了公司在资产管理、项目投资及服务创新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强调了安全生产及标准化制定的重要性。他指出,期望通过此次签约合作,为应急管理学院打造实
11月23日,由雷丁学院承办的“声绘奇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七届配音大赛决赛在风云剧场举行。通过初赛、复赛的层层筛选,共有十组选手脱颖而出,5位个人赛选手和5支团队赛参赛队根据抽签结果依次登上舞台呈现自己的配音表演。他们用自己高超的配音技术,展示对经典作品的青春解读和对当下世界的独特探索。 本次决赛共由两轮比拼组成,各组选手出场顺序由抽签结果决定,根据评委现场评分,首轮较量分别决出个人组和团体组前三名进入第二轮比拼,最终决出个人组和团体组比赛的冠亚季军。精彩瞬间开场聚光灯打下,首先在舞台上登场的是韩语社的同学们。开场舞《100》干净利落的动作落下,力与美在舞台上碰撞。随后登场的是由参赛选手自由合作完成的配音表演《璀璨如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那些雪泥鸿爪踏满了昏暗的青石巷子,震荡出穿透时光的浩瀚之声。上半场个人赛选手们各显神通,一场场视听盛宴带给观众们源源不断的惊喜。宗逸芸同学以《狐妖集》完美演绎了狐妖一颦一笑之间的袅娜空灵之姿;《领风者》中沈景辉同学化身马克思与恩格斯,讲述了两位伟人的相遇相知;罗昊洋同学的《斗破苍穹》呈现了一场动人心弦的热血传奇;杜佳同学采用英语
为进一步增强学校与优质生源基地中学的共育共建,11月19日、20日及26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先后赴盐城市区、大丰区8所优质生源基地中学开展“首席科技传播专家进中学”科普讲座活动,活动邀请了我校龙山书院副院长裴世鑫教授以及自动化学院夏旻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裴世鑫教授以《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天才和他们的奇思妙想》为主题,面向盐城市第一中学、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盐城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共计6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开展科普讲座。他从“‘鬼神’还是‘科学’——牛顿力学与鬼神之学”、“‘粒子’还是‘波动’——光的前两次波粒之争” 、“‘连续’还是‘间断’——‘旧量子论’的诞生”、“‘矩阵’还是‘函数’——‘量子力学’的建立” 等四个部分阐述了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科学家和他们的奇思妙想。讲座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幽默,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同学们通过讲座,不仅感受到了物理学科的乐趣,同时,也从裴世鑫教授自身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中汲取到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精神力量。夏旻教授为江苏省盐城中学、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为进一步营造学院良好考研氛围,助力低年级学生科学规划考研目标,坚定信心,积极备考,11月27日,我院在明德楼S303举办了题为“研途共勉,奋楫笃行”的保研经验交流会。此次交流会邀请到四位优秀学子,为在场同学分享了真切而丰富的保研经验。学院辅导员、推荐免试研究生代表以及22、23、24级有意向考研的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学办主任徐莉主持。会议伊始,徐莉向同学们介绍了四位保研学生的背景,分别保研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说明了此次分享会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同学们认真规划学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保送至浙江大学的赵振杰同学,结合自己在校期间的各科成绩、参与竞赛的经历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备考期间专注学习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如何确定考研目标,推荐了复习资料和工具,为同学们考取理想院校提供了建议。保送至南京大学的王妍同学,从保研要求、关键时间节点、保研流程、报名材料、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享,特别强调了夏令营、预推免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丰富简历、面试中的注意事项、面试技巧、解题技巧以及资料搜集的途径等。同样保送至南京大学的贾原同学,从个人经历出发,重点讲
87年前的11月,20多位外籍人士发起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在此后的南京至暗时刻,他们用无畏捍卫正义,用仁心守护生命,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87年后,11月16日上午,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的第八届“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正式启动。200余名中外人士徒步8.7公里,重走南京安全区路线,感恩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给中国难民提供无私帮助的外国友人。我校雷丁学院青协的紫金草志愿者们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以南师大随园校区为起点,这个如今安静祥和的地方在87年前却是一座血海中的生命孤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为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收容所,保护了1万多名妇女儿童。徒步方阵来到位于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这里曾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住所。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的住所成为难民收容所,最多的时候容纳了600多人。离开拉贝故居后,徒步者来到位于宁海路5号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拉贝日记》中收录的许多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报告、信件等,均注有“宁海路5号”字样。他们不断致信日本外交官,信中记录了日军的暴行。南京传媒学院的紫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