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联建的优势互补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院局合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学院科研成果转化,12月17日下午,大气院党委书记周淑琴、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学办主任赵魏丹、气候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孙晓娟、辅导员王晶、刘伟、邹东明及35名学生代表赴六合区气象局开展党建共建暨实践访学活动。六合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照全,副局长杨春英等参加了共建签约仪式。韩照全首先对大气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表示作为校友看到母校师生非常亲切,并分享了基层气象部门在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周淑琴对六合区气象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期望通过局校双方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热烈的掌声中,气候学系教工党支部与六合区气象局党支部签署了“党建共建协议”,支部书记孙晓娟表示将依托学院“1+N”党支部共建平台,在气象科普、业务合作、产学研转化上深度融合共建。随后,李艳艳代表学院与杨春英副局长签署了“优质就业基地”合作协议,周淑琴为六合区气象局授予“优质就业基地”牌匾,期待未来在人才
为加强学生宿舍教育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强化劳动教育抓手,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12月中上旬,大气院举办“同绘文明公约,共筑和谐宿舍”文明宿舍评建活动,比赛结合文明宿舍建设月活动,着眼学院学生宿舍突出问题,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宿舍开展,学院共120余间宿舍参与评选。本次评选分为“宿舍公约”海报设计及“寓见”最美宿舍两个环节,宿舍成员共商设计思路,明确公约内容,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分工合作,共同制定“宿舍公约”并设计成为海报张贴在宿舍内,通过海报设计制作,也进一步使大家对宿舍文明公约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大家根据“宿舍公约”共同打扫、整理宿舍“小家”,“寓见”最美宿舍,分工明确,积极利用有限工具、名牌、植物等营造温馨美观的宿舍环境,参与“小家”的卫生整理及环境改造,提供整理前后宿舍对比照片,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宿舍氛围与环境,成果显著成效突出。在评审阶段,学院依据公约内容积极健康、契合《学生手册》精神、宿舍环境整洁有序等标准,最终评选出各类奖项若干。通过此次评比活动,促进了优良宿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升了宿舍成员间的团结凝聚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强化了学生主体
为进一步普及气象知识,增强社区儿童的科学素养,12月15日,大气院联合盘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第二十二期“气象共享+”童声童气志愿服务活动,本期活动主题为“寒潮贯神州,手绘冬日景”,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寒潮现象,掌握寒潮预防知识。志愿者们通过互动的形式为儿童展示了寒潮的定义、成因以及寒潮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寒潮对农业、交通、能源等各个方面带来的挑战。随后,以寒潮的预警信号等级为切入点,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在寒潮天气下穿戴保暖、避免外出、用电安全等关键预防措施。通过播放有关寒潮的动画片,全面展示了寒潮来袭时可能带来的冻害、交通事故等场景,更直观地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寒潮的危害,学习到了如何在寒潮来临时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问互动环节后,小朋友们开始尝试用画笔描绘他们心中的寒潮现象,不仅加深了小朋友对寒潮现象的初步认知,也引导小朋友们掌握寒潮防御的基础知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儿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大气院将持续推动气象科普“走出去”,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以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将气象科普知识和理念普及到公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号召全体党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革命英烈,缅怀遇难同胞,大气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于12月13日开展“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国家公祭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对历史的追忆,是对遇难同胞的缅怀,更是对我们前行的鞭策。活动当天,各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直播,并通过观看纪录片、电影和主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分享环节,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奋进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主动担当作为,汲取砥砺奋进力量。通过此次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更在心灵深处深刻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与自身肩负的责任,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骨干的公文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12月11日晚,集成电路学院团学组织于临江楼A101开展公文写作能力提升培训会。会议由学院新媒体中心主席袁跃源主持,学院团学组织全体成员参会。培训会上,袁跃源强调了新闻稿格式一致的必要性。她首先说明了学院新闻稿的基本格式,包括字体使用、段落格式设置、照片的插入、人物称谓等,并且提供模板供部员参考。对于新闻稿的写法,她指出新闻稿必须具备“5W+1H”六个基本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事、如何。此外,她提出新闻稿应“开门见山”,在文章首段对事件进行概括,突出文章重点,帮助读者快速抓住新闻核心。最后,袁跃源向部员们展示了几份新闻稿修改前后的对比,希望帮助学生组织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稿件格式与写作内容的要求。此次培训会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对公文写作技巧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而且利于提升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公文写作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相信学生骨干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写作技巧外化于行,共同做好学院的新闻宣传工作。现场照片袁跃源作培训
12月中旬,由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和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明德讲坛本学期第四讲于明德楼N308教室举行,本期主题为“萧红诗歌美学特色及其创作导向”,由刘涛讲师主讲,刘金华副教授主持。刘涛围绕作家萧红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及美学特色展开本次讲座,他分别介绍了萧红的创作阶段,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体裁、创作的背景和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萧红创作前期的具体诗歌让在座同学领略到诗篇中所流露出的叠词美、色彩美、意境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展示出了“不以诗名,别具诗心”。在本次讲座中,刘涛还进行了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概念区别,带大家多维度探索了萧红创作转向的内外之因,启示同学们积极分析作家创作历程和其作品之间内在关联,从而对其文学创作做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最后,刘涛讲师鼓励同学们保持思考热情和对文学作品的独立见解,品味写作特征并且积极地进行交流讨论,由此得到宝贵的启示与成长。
2024年12月13日,正值国家公祭日之际,大气科学学院行政教工党支部在气象楼713会议室举行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主题党日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伊始,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直播。屏幕上的画面庄重而肃穆,让人仿佛置身于公祭仪式现场,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尊严。伴随着直播,教职工党员们共同回顾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对逝去同胞的哀思之情油然而生。上午10时,防空警报准时鸣响。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的带领下,全体党员起立,低头默哀,表达对逝去同胞的深切哀悼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在防空警报的轰鸣声中,每一名党员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默哀结束后,教职工党员们还积极参与了2024年“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国家公祭日大型网络联动公祭活动,在线祭奠遇难同胞,并在留言板上写下了对和平的祈愿和对祖国的祝福。此次“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主题党日活动不仅加深了党员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行政教工共党支部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加强不同学院学生组织间的协同合作与经验分享,自动化学院学生会、团委与地理科学学院、测绘与遥感工程学院学生会精心筹备,于12月15日晚在学科三号楼N301举办了“地遥万里,自启征程——三院团学组织联席会暨2024年终交流会”。三个学院学生会、团委主席团以及部长代表出席会议,交流会由自动化学院学生会主席柯清言主持。 暖场环节,三院互相赠送礼物,营造了积极温暖的氛围,会议正式开始。三个学院的学生组织骨干依次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对不同学院学生组织的职能有了初步了解。 三个学院学生会主席依次进行发言,介绍了本院学生会总体架构及年度重点工作,强调学生干部队伍之于学生群体的榜样引领作用,以及对于学院工作的重要推动作用。地科院学生会主席陆雯萱向与会成员介绍了学院的特色活动金色地理节,其包含土壤摄影展、庐山展、定向越野、“经纬杯”地理专业性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活动兼具知识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展现地理魅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 三院学生会各部门部长代表轮流发言,介绍了不同部门的主要工作以及特色活动,让大家对不同学生会职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遥测院文体部部长戴安琪介绍了学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保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促进科研人才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12月13日,我院在临江楼A207-208举办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题报告会。会议由自动化学院院长葛泉波教授主持,陆振宇教授做指导。 报告会上,葛泉波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系的定位及资助体系布局,着重强调在当前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越发聚焦于标志性成果的质量提升、突出贡献以及广泛影响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基金评审方向的重要转变,也为科研人员在项目规划与执行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导大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成果的深度与广度拓展。 接着,我院康升征、陈大鹏、焦松龙、章小刚、张琦老师分别就各自主持项目做开题报告,着重阐述了项目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计划等。 葛泉波、陆振宇两位教授专家就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合理性、项目创新性及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并分别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与会老师就研究内容设定思路、研究意义凝练要点、关键科学问题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葛泉波院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12月13日是《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的第六年,2024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的第一年。12月10日-16日,自动化学院各研究生党支部陆续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宪法学习宣传氛围,领会两部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 10日,专硕第四党支部在学科三号楼N301开展专题学习。支部副书记马纪龙带领支部党员开展宪法知识学习,以及《中华人民爱国主义教育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集中学习。其后,崔江涌对这两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背景以及实施意义进行介绍,并就现行宪法知识采取问答的方式与参会党员进行互动,促使党员同学深刻领悟其内涵与关键内容。 12日,专硕第二党支部在学科三号楼S403由曾凡响带领大家开展集中学习。首先,支部通过对现行宪法基本内容与《中华人民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铸牢支部党员们的法制观念,提升了大家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促使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与个人发展中牢记依法履责,不忘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其后,通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