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省委宣传部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有关工作要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其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月,软件学院在学院内广泛开展了“铭记历史·筑梦未来”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此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学院各班级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参与,各班级围绕“铭记历史·筑梦未来”的主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班会内容。有的班级以国家公祭日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回顾历史,牢记历史,号召同学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践行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有的班级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加深同学们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的班级通过播放爱国影片,带领同学们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激发同学们的奋斗之志和家国情怀。有的班级设置小组讨论和主题发言环节,让同学们在分享中加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今后,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软件人才
为给予考研学子提供复试调剂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复试和调剂备考准备,12月23日,软件学院在临江楼A104教室顺利举办2025届学生考研复试调剂指导专题会。会议邀请了资深考研指导老师赵强主讲,毕业班辅导员和2025届考研学生参加。赵强首先强调了复试的重要性,并详细解读了近年来复试的变化趋势。他指出,随着考研竞争的加剧,复试已成为选拔优秀研究生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建议同学们要密切关注院校发布的复试信息,及时调整备考策略。在复试考核内容的准备方面,赵强建议同学们要全面了解复试的考核内容,并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他强调,搜集资料是复试准备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咨询上岸学长学姐等,广泛搜集与复试相关的资料。针对面试环节,赵强分享了面试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实用的准备技巧。在调剂环节,赵强详细介绍了调剂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要密切关注调剂信息,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合理选择调剂院校。最后他鼓励同学们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备考。本次专题会帮助同学们对复试和调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软件学院将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沿与动态,12月21日上午,我院大一大二共84名学生奔赴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了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发展分论坛活动并参观了2024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 大会由我院的葛泉波院长主持,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着重讨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前景。香港理工大学的张丹教授、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教授、河海大学的骆敏舟教授、浙江大学的ANJAN KUMAR TULA副教授、北京长兴动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琪分别做了报告,从并联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人形机器人智能感控关建技术的研究、机器学习的过程到电液伺服技术使用,以及具身智能在航天航空领域作用的发挥的探讨,精彩纷呈,大开眼界。随后,来自东南大学、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六位嘉宾进行了一场高峰对话,共同探讨了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 与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共同开展的还有2024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博览会上集聚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的知名企业,如大疆、特斯拉、华为等等。 在
12月23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科1号楼N201报告厅召开“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动员培训大会。学办主任张龙华、分团委书记阮小燕、本科生辅导员吴樟、马俊辉和各实践团队负责人参加此次大会。会议由院青协实践部部长何佳霖主持。会上,张龙华向现场的同学们讲述了“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以亲身经历和所学知识回馈母校,搭建起中学与大学沟通的桥梁,展现环科院学子的风采,激发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热情;阮小燕就实践活动开展提出具体要求,从活动策划、宣传技巧、沟通方法等方面给出建议;吴樟、马俊辉分别从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事宜和资助感恩教育进行了提醒。随后,2024年母校行优秀团队负责人庄昊明、陈思瑾两位同学开展经验分享。他们结合过往经验,生动地讲解如何组织一场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宣讲活动,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活动覆盖面,如何与母校师生进行有效互动,以及在行程中确保自身安全等要点,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经验指导。同学们认真聆听,提问环节,何佳霖和新闻中心微信组负责人张成岱共同解答了宣传稿件和结题要求。此次动员培训大会为环科院“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传递信
为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12月24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举办“冬日暖阳”2024年环境类专场校园招聘会,此次招聘会邀请了包括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等25家优质就业单位来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近1000个。此次招聘会面向全校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招聘岗位主要涵盖环境、大气、生态、化学、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覆盖、多层次的就业机会。招聘会现场秩序井然,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有序扫码进场,积极主动地与招聘企业交流互动,多方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方向,询问企业人才需求,表达就业意向,并积极向各个企业投递简历。各企业招聘人员热情耐心为前来应聘学生介绍企业情况、发展空间、薪资待遇等毕业生关切的问题。招聘会期间,学院领导、辅导员等教师深入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度交谈,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并对应聘学生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校的优质生源。环科院始终把学生就业作为重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一方面不断强化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技能,切实提升
为丰富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使学生对环境领域有更全面的理解,12月12日,环科院各系在学科一号楼N201与S307举办导师推介见面会活动。环科系主任张运江、环工系主任许正文、给排水系主任李振炫与部分导师代表及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参加本次活动。见面会伊始,各系主任强调了导师在学生学术成长和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各系的导师们依次上台通过PPT展示了各自团队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激发了学生们的学术兴趣。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以及招生要求。导师们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大气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本次导师推介见面会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不仅增进了学生对导师研究方向的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寻求学术指导的平台。通过与导师的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对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为扎实推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服务学生考研需求,助力学子明确考研目标与方向。12月18日,集成电路学院于学科二号楼N201会议室召开2022级学风建设大会暨2026届学生考研工作推进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康宏和2022级全体学生参会,会议由学办主任金红主持。会议伊始,王康宏围绕学风建设和考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动员讲话。他强调,当前的考研形势较为严峻,同学们一定要认清自我,端正学习态度,切勿好高骛远,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并做充分的备考准备。金红对22级学生毕业前的大学时光做了阶段性分析,通过时间线让大家明了了毕业审查、考研、校招等关键节点,从20微电子专业毕业生的真实案例出发告诫大家“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通过分析智联招聘《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金红为在场学生厘清了考研、出国、就业、创业等毕业出路以及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会议还邀请了南京信大云天语言培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姚来现场为同学们讲解集成电路类方向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备考建议;南京思拓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留学规划的尤老师就留学前的准备、留学国家的选择、申请材料的准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地球系统模式中的气溶胶模式研发及气溶胶气候效应评估(2019YFA0606800)”课题绩效评价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邀请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专家组长)、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项目跟踪专家)、无锡江南计算计算技术研究所陈德训研究员(项目跟踪专家)、北京大学胡敏教授、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丁德平教授级高工、扬州大学封国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格慧教授、浙江大学曹龙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高阳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小曼副研究员参加此次会议并讲话。翟盘茂研究员主持了课题汇报和专家质询评价。项目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教授介绍了项目整体进展、成果和组织管理情况。课题一责任人、兰州大学王鑫教授就“全球高时空分辨率气溶胶数据集”课题进行汇报;课题二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韩志伟研究员就“气溶胶理化过程及模式研发”课题进行汇报;课题三负责人、南京大学张彦旭教授就“气溶胶-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气溶胶辐射效应”课题进行汇报;课题四负责人、南
为促进研究生志愿者为本科同学在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加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学习交流,12月22日上午,“大气·研途”党团共建平台第八小组于东苑社区110学生事务发展中心举办了首次座谈交流会,会议由小组组长曹林兮主持。会上,主持人对研究生志愿者进行介绍,并对组内志愿者们提出要求,鼓励他们充分帮助本科生成长发展,发挥陪伴和指导作用。随后,小组研究生志愿者通过“学长学姐说”环节针对本科生同学提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此外,为确保后续活动更加贴合学生需求,小组还特别征求了与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本小组活动的未来规划进行开放讨论,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将本组活动办得更好,如何将此类活动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如何将“大气·研途”活动做得更加方便有趣,使之成为本科生成长道路上的有力支持。未来,小组成员将继续开展系列活动,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与指导,共同探索学术与职业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我院优良学风建设。活动现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发挥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大气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于12月13日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举行“红色引领 蓝天筑梦”共建党日活动。首先,大家在领学人的带领下,分别学习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部分条例,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号召广大党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本领才干。上午10时,在场党员共同观看了国家公祭仪式的直播,并全体肃立默哀,向在87年前那场浩劫中遇难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 大气院熊露同志认为,12月13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南京曾经遭遇过的苦难,不能忘记那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今天响起的警报声也是在警醒华夏儿女要铭记苦难历史,珍爱和平,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随后,支部的党员骨干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分别进行宣讲活动。大气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党员骨干黄悦桐作“凝视风云,探寻竺可桢的气象之道”微党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