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处长程继平、三级调研员李蓉、主任科员张黎明来我校开展调研交流,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周文魁和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党委书记成芳、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袁成、应急管理系支部书记王娜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顾湘主持。座谈会现场会议伊始,薛勇代表学院对省应急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号召,依托了学校在气象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人才。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他期望能与应急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人才。薛勇介绍程继平对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的工作重心以及培训需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在应急管理领域中,对于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支部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于4月2日下午在学院三号楼S403开展了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主题的集体学习。本次学习由柯清言主讲,党支部书记卞建萍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 柯清言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主题,详细解读了2025年全国两会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柯清言分析了“双碳”战略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教育领域“大思政课”建设对新时代青年党员培养的现实意义。青年党员应将两会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转化为专业学习动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实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互动环节,党员们围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两会精神,展现实干担当的精神风貌”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预备党员宋逸慧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实干担当的实践经验,通过大家的主动思考,有效激发了青年党员将国家战略转化为个人行动方案的主动性。 通过本次的集体学习,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到,全国两会精神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
2025年4月7日,大气物理学院大物红擎—研究生公共机房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暨第一期活动在大气物理学院学生办公室顺利举行。大物红擎—研究生公共机房党员志愿服务是由硕士大遥支部、硕士空天资环支部联合牵头组织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发起的党建引领驱动研究生学风及安全管理的志愿服务活动。会议由联系两支部的院党委委员、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马超俊老师主持,研究生公共机房志愿服务队的机房负责人和责任片区负责人到会。首先,马超俊老师向大家介绍成立研究生公共机房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志愿服务队的重要意义。研究生机房作为研究生日常管理的主阵地,日常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所有成员要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在后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营造安全整洁的学习环境和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两方面,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榜样引领作用,为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保驾护航。随后,马超俊老师对研究生公共机房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和工作内容讲解。机房负责人牵头负责各自机房的整体管理以及机房公共区域的安全与卫生情况、定期向辅导员报送本机房内研究生使用情况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及上报工作。片区责
4月2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一口青团,百味春天”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文园社区成功举办。揉面团、包馅料、做青团……一场充满烟火气的传统习俗体验,带领百余名师生在实践中共溯清明民俗之源,厚植文化自信之基,让师生们在指尖“解锁”清明美食文化,感受春日的温暖与传承的力量。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青团不仅是食物,更是承载着先人智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青团之俗,始于周朝寒食“禁火冷食”之礼,古人以艾草染青、米面为皮,制成冷食祭奠先贤。至唐宋,清明与寒食相融,青团渐成扫墓踏青的时令象征。唐代《岁时广记》记载“寒食以糯米染青草汁作团”,明代《帝京景物略》更细述“清明日,男女提青团,祭毕辄游赏”,可见这一口春味承载着千年不息的文化脉络。活动中,长桌前人影攒动,新手们面对艾草面团略显笨拙。有人小心翼翼地将面团压成薄片,却总在包馅时绽开裂缝;有人捧着“露馅”的青团自嘲“这是抽象派作品”,引得周围笑声连连。”随着手法渐熟,场面愈发灵动。一双双沾满糯米粉的手上
2025年4月2日下午,文学院“声动清明”主题诵读会在文德楼S404深情开诵。活动以“清明祭英烈双语传薪火”为主题,通过中英双语朗诵烈士家书与红色经典作品,带领现场师生重温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诵读会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文学院不同专业的学子以真挚的情感演绎了多篇英烈家书与经典篇章:24级英语笔译1班团支部的华慧娟和朱文清分别朗诵《夏明翰烈士家书》、《巾帼英雄赵一曼》慷慨激昂,字字铿锵;23级翻译1班团支部的王雅倩诵读的《白雪娇的一封信》,细腻诠释了战火年代的家国抉择;24社科大汉语言1班团支部钱效佳、陈思语分别带来《左权家书》与《革命烈士冷少农给儿子的一封信》,质朴的语言中饱含深沉的爱与信念;24级汉语言2班李欣妍则以《海棠花祭》收尾,用诗意语言寄托对先烈的无限追思。当铿锵的中文与流利的英文诵读交织,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讲台上碰撞,学生们以声传情,用双语演绎红色经典,每一句都承载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活动最后,张潇潇总结: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致敬。外语不再仅仅作为语言工具,而是化作传递革命精神的桥梁,让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在会场激荡,而英烈未竟的事业,也将在我们手
4月2日,自动化学院举办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之“智控未来・职启新航”——研究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维担任主讲嘉宾,院党委书记王贤芳,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石一出席活动,学院各年级研究生共同参加。活动伊始,石一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与意义。她指出,面临人工智能重塑产业、能源革命加速转型的新形势,以专业素养锚定职业发展航向是学院研究生的重要人生课题,实现高质量就业需要提早谋划、科学定位、主动实践。 随后,王贤芳为李维颁发聘书,聘任其为学院“校外德育导师”。讲座中,李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持平常心行稳就业路。李主任强调,面对就业压力和职场挑战,保持一颗平常心至关重要。他鼓励同学们要坚守自己的职业规划,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二是怀好奇心拥抱新浪潮。李主任提到,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行业和岗位。对于这些新兴机会,研究生们要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和拥抱变化,积极适应时代的浪潮。三是守赤子心奔赴万里程。李主任还鼓励同学们要保持赤子之心,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理想,勇敢去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最后,李维主任介绍了国家和地方的各项人才政
清明时节细雨绵,英魂不朽精神传。清明节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学院青年学生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苍穹寄思念,清明缅英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敬献鲜花、书写感言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4月5日上午,同学们共同抵达纪念馆,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烈士纪念馆的各个主题展厅。馆内陈列的飞行装备、作战地图、烈士家书等珍贵文物,配合多媒体影像资料,全景再现了中外航空烈士浴血长空的英勇事迹。在镌刻着烈士姓名的英烈碑前,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并敬献白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深切追思。活动特别设置“时空对话”环节,参与者将参观感悟书写于纪念便签。泛黄的照片里,烈士们与我们年纪相仿,却已用生命筑起空中长城。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我们定当传承。此次主题教育作为学院“红色铸魂”工程的重要组成,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强化思政育人实效。活动不仅加深了青年学子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更激励他们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新时代环境人,既要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更要传承先烈的精神火炬,在科技报国中践行青春使命。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大创项目申报质量,4月2日下午,应急管理学院在学科二号楼S105举办了2025年校级大创项目院级答辩评审会。此次评审会邀请管理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曹玲、教务处教材科科长孟克、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任团伟担任专家评审。此次大创项目答辩评审会共有30支队伍参加。本次参评项目紧密结合国家应急管理战略需求,覆盖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环境工程等多个方向,体现出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充分展现了应急管理学院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项目展示环节,各参赛团队通过精心准备的PPT演示和数据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创新点、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答辩结束后,各位评审专家从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等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了点评。曹玲指出,创新项目的培育要注重学术规范性,同学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夯实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孟克强调,优秀的创新项目应该立足实际需求,真正解决应急管理领域的痛点问题。任团伟建议各团队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展示方式,突出核心创新点。此次评审会不仅是一次大创项目选拔活动,更是一次重要的经验交流盛会。通过专家点评和
清明时节寄哀思,缅怀先烈承遗志。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血脉,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及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培训班部分学员,于4月4日上午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缅怀英烈忠魂 传承空天荣光”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伊始,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孙玮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题现场讲授团课,他从三个方面引导青年学子在活动中感悟革命精神伟力:认真学习英雄事迹,感悟向死而生的报国血性;汲取历史中的经验,筑牢守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思考当代青年使命,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接着,全体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纪念馆内“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缅怀先烈”四大展厅。工作人员细致地讲解着每一段历史与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驻足凝视,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深刻体会到航空英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随后,大家来到航空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们敬献鲜花,并肃立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全体同学在学生党员代表季东旭的带领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忠诚于党,永葆政治本色;刻苦学习,锤炼过硬本领;勇担使命,争做时代先锋;以
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院学子的运动热情,增加同学间凝聚力,3月31日和4月2日,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2025年“星跃杯”本科生春季篮球赛在东苑篮球场火热开赛。本次比赛采用抽签分组形式,共有A组、B组和C组分时段展开对抗。3月31日晚,随着裁判哨声响起,小组赛率先拉开帷幕。各参赛队伍斗志昂扬,球员们身手矫健,每一次精准的传球、每一次奋力的投篮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赛场边,各班的啦啦队热情高涨,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为球员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小组赛中,各队实力不相上下,比分交替上升,比赛过程紧张刺激,悬念迭起,选手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接着,冠军争夺赛在4月2日晚激情上演。进攻方球员巧妙地运球突破,寻找着最佳的投篮时机;防守方球员则严阵以待,用紧密的防守一次次化解对方的进攻。在比赛的关键时刻,A队球员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和默契的团队配合,打出了一波精彩的进攻高潮,将比分逐渐拉开,并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夺得了本次篮球赛的冠军。场边的呐喊声、掌声此起彼伏,整个球场被热血与激情点燃。比赛结束后,院学生会组织方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