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文明宿舍建设成果,着力打造文明向上、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典型宿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迈向新台阶。4月21日,教师教育学院在揽江楼S502成功举办第五届“信大乐居・最美宿舍”院级评选答辩活动。本次活动由各年级辅导员及院学生会生活部成员组成评委团,共同见证 11 间寝室的精彩角逐,探寻“最美宿舍”的诞生。活动现场,参评宿舍围绕“成员介绍、思想引领、荣誉展示、学风建设、社会实践”五大核心模块展开精彩汇报,全方位、多维度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宿舍的多元风采与蓬勃朝气。文园8栋509宿舍以“身正为范扬学风”为主题,成为全场瞩目的“学霸宿舍”典范。宿舍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综测排名均稳居专业前5%,40 门课程成绩突破95分大关,在校期间累计斩获各类荣誉75项,其中包括5项国家级竞赛奖项,用亮眼的成绩诠释了“全员学霸”的硬核实力。文15栋617宿舍则洋溢着青春活力,她们以运动为纽带,积极投身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在赛场上,宿舍成员曾荣获校女子800米前五的优异成绩;在日常生活中,每日晨跑的身影、每周定期组织的羽毛球赛,都成为他们阳光生活的生动写照,为校园增添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学科建设,4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屈家安、副院长徐德福、副院长胡建林、副书记许敏、环境生态工程系主任孙明洋一行5人赴贵州省开展调研交流。调研组先后走访贵州省气象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围绕气象服务、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一、深化气象服务合作:调研贵州省气象局18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抵达贵州省气象局,团队成员首先在省气象台、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等部门实地参观了观测、预报、服务等核心气象业务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省气象局总工程师黄笞热情迎接屈家安一行,并详细阐述了省气象局的主要业务情况。屈家安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气象与环境交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他表示,南信大作为气象人才培养的摇篮,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深化与贵州省气象局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随后,双方围绕科研合作、项目申报、学生实习就业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未来携手共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党建引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调研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下午1点30
为提升副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管理工作基础,近期,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副班主任系列培训活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实践竞赛等形式,围绕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沟通技巧等主题展开,全院副班主任参与学习交流。专题培训: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并重本次系列培训共举办三场专题讲座。首场讲座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霍晓音围绕副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核心职责,系统梳理了工作要点与方法。他强调,副班主任需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宗旨,注重思想引领与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同时提出“主动作为、协同联动、注重实效”三项工作要求,为参训人员明确了行动方向。 第二场讲座由学院学办副主任陈晨主讲。他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副班主任的职能边界与工作重点,强调“找准定位、精准发力”的重要性。针对如何与班主任形成互补合力,他提出“信息互通、分工协作、动态反馈”的协作机制,并通过真实班级管理事例,分享了化解矛盾、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实用策略。 第三场讲座特邀校优秀班主任、龙山书院李浩老师作经验分享。李浩以“班级建设的三个维度”为主线,从增强凝聚力、强化学风建设、关爱学生成长等方面展开论述。他重点介绍了谈心谈话的“
2025年4月20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西苑操场成功举办心理月“春日集市”主题活动。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旨在通过趣味互动与创意手工,帮助师生放松身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春日集市共设置四大特色子活动,形式多样,参与度高。“春意投壶”以古代投壶为灵感,参与者需要屏息凝神,调整心态,才能稳定发挥,获得心情贴纸。“干花扇面DIY”环节,创作者们在校园内各自取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纸伞彩绘”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传统工艺的创作过程,也在过程中相互帮助,增加交流合作。“绘愿飞鸢”以心情风筝为创作主题,同学们将自己的心理状态用为风筝涂色的形式表现,并放飞心情,寄托春日美好愿景。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参与。教师教育学院李佳乐同学表示,活动既缓解了学习压力,又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了成就感。不少同学在活动结束后仍意犹未尽,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本次“春日集市”是教师教育学院“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心理月系列活动的项目之一。该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师生舒缓压力、调节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未来,学院
2025年4月18日晚,教师教育学院在揽江楼C204成功举办了心理月“如影随形”观影活动,此次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看心理影片,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活动选择了经典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影片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美的画面以及深刻的内涵,带领同学们踏上了一场关于梦想与亲情的奇幻之旅,引发了同学们的心灵共鸣。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影片,被影片中主人公米格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在亡灵世界中与家人重逢的感人情节深深打动。观影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和感慨,气氛热烈而温馨。影片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以及对活动的肯定。教师教育学院刘盼同学表示,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梦想与亲情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本次心理月“如影随形”观影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交流思想的平台。作为“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心理月系列活动之一,教师教育学院以心理电影观影为契机,持续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前不久,教师教育学院举办心理月“拼出春日之美”主题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关注校园生活风景,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活动中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们提交的作品极具春日特色,反响热烈。“拼出春日之美”活动以“捕捉春影”、“手作留春”和“笔墨绘春”,面向全校同学征集春日心情创作。“捕捉春影”鼓励参与者拍摄与春天相关的风景照片,以文字表达对春日的热爱。“手作留春”,参与者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绿叶、花朵等春日元素,用创意和巧手制作书签和手账。“笔墨绘春”中参与者以绘画的形式画出春日美景,描述自己的灵感来源。完成作品后将作品上传至空间,并附“拼出春日之美”心理月标示文字,宣传心理月收获。活动过程中,参与者用花朵、果实、晚霞和带着春意的绘画作品,拼贴出心中最美的春日图景。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引导同学们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同学们主动走出宿舍,在校园环境中抒发心情,学会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会以“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心理月活动为契机,持续举办积极向上的心理月活动。活动现场
2025年3月19日(近日),教师教育学院在揽江楼S512心理咨询室成功举办“晴空解压营”主题活动,作为“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心理月系列活动之一,教师教育学院“晴空解压营”已连续举办8期。本次活动邀请校学工处心理中心秦玄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深度的互动环节,帮助参与者有效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开始,秦玄老师以“大boss和小boss”游戏为引子,通过趣味性的互动,让参与者在游戏中逐渐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在正式环节中,秦老师让每位参与者在A4纸上制作自己的“名片”,上面不仅包含了姓名、年龄、性格等基本信息,还包括自己当前面临的困惑和压力。秦玄老师鼓励大家勇于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并引导大家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最后,秦老师祝福所有同学都能收获自我关怀,取得自我成长。此次“晴空解压营”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交流心得的平台,还进一步推动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本次活动是教师院春季心理月系列活动之一,未来将举办更多类似的心理健康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活动现场
为深化我校与生源基地中学的情谊,强化双方交流合作,同时让高中生提前感受大学氛围,4月23日,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570余名高一师生来我校研学交流。我校学工处、环科院、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艺术学院相关领导教师参加此次交流活动。欢迎仪式上,环科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敏对吕叔湘中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双方学校要借此契机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高校与高中教育资源的对接与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她希望高一学子们能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向下扎根、向上成长,早日实现自己大学梦想,同时欢迎各位学子踊跃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随后,雷丁学院学办主任沈霄、沃特福德学院学办主任郑晓坤分别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我校以及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在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联合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我校在江苏省的录取政策以及往年录取分数。欢迎仪式后,珥陵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在环科院志愿者引导下分组前往大气观测基地、见山园、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等地参观学习。在综合气象观测站,大家学习了多组气象观测设备,了解气象预报流程;在见山园,同学们参观
4月24日上午,应大气物理学院王红磊副教授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谢旻教授和邵旻副教授应邀做客大物名师讲座,在气象楼1114会议室作了精彩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局地和区域气象条件对长三角臭氧污染影响研究》和《太湖藻华时空分布的气象驱动及其VOCs排放对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此次报告由王红磊主持。谢旻教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控、双碳政策及气候应对中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开展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应用、环境遥感及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研发。近地面臭氧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和治理。臭氧的生成主要受排放、输送扩散、化学变化、沉降等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影响。其中,大气化学过程是内因,气象条件影响是关键的外部驱动力。研究气象对臭氧前体物排放、输送扩散、沉降的影响及其与大气化学的相互作用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科学问题。近些年,谢旻教授结合国家社会的需求,系统研究了我国典型城市群臭氧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气象驱动机制。在量化城市热力和动力作用在大气复合污染中的贡献、揭示天气气候对不同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
4月23日,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临江楼A106召开“计风学堂”学业帮扶启动仪式。学生会学术实践部、住期优秀帮扶导师及新聘帮扶团队成员共聚一堂。会议以“明德格物,立己达人”校训为指引,启动本学期学业帮扶工作,构建同辈引领、多维联动的学风建设体系。会上,学术实践部夏一凡介绍“计风学堂”,强调以第二课堂与传统课堂互补,助力学生攻克晦涩知识,并公布本学年课程及导师、助教名单。倪陆尧分享帮扶经验,他结合上一学年帮扶经历,提出将理论知识浅显化讲解,建议导师与助教分工协作,将帮扶拆解为重点解析、技巧传授、实践练习、课后答疑四部分,提高帮扶效率。他还对新学年帮扶工作展望,鼓励导师调整策略。惠梓航以高数下册为例,规划重难点精讲、考前冲刺两项帮扶工作,指导采用布置分层习题、总结破题口诀、问题导向穿插案例、设立互助小组和线上答疑群等方式,助力学业困难学生进步。最后,学生会成员为帮扶团队导师和助教颁发聘书。“计风学堂”是塑造学风、传承求知精神的良好契机。学院将以此为抓手,发挥同辈引领、第二课堂创新及团结协作优势,构建优良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共同成长。聘书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