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出国(境)留学的了解,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学业规划,4月24日,大气院于气象楼423会议室开展了“大气·有成”出国(境)留学指导会,活动邀请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谢瑶、新东方张娜娜到场指导,学办主任赵魏丹、辅导员范楚楚及部分本科生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院长助理虞越越教授主持。虞越越指出,出国(境)留学是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她围绕我校与夏威夷大学和蒙纳士大学的项目进行详细介绍,积极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政策和平台,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我。谢瑶详细介绍学校出国(境)留学政策、资助措施及合作院校项目,结合我院往年出国(境)留学数据,鼓励同学们通过短期交流项目积累竞争力,为未来升学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张娜娜就出国(境)留学的前期准备、择校定位、申请材料准备等方面提供了实用的留学建议和技巧,建议同学们尽早规划和准备。此次指导会为同学们“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国际化,提高学生国际化意识,有力推动我院学生学业规划和就业工作。指导会现场
4月20日下午,电信院在西苑田径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研究生趣味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以“趣享运动 研途飞扬”为题,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青春活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为紧张的学习科研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本次运动会共设置七个趣味项目,包括呼啦圈接力赛、室外保龄球、同心击鼓、吹球过河、四人三足、赶猪跑以及拔河附加赛。比赛项目兼顾趣味性与协作性,既考验个人技巧,更强调团队默契。“同心击鼓”环节,队员们紧握绳索,全神贯注地颠动鼓面上的小球;“赶猪跑”环节,参赛者手持木棍拨动篮球绕行障碍,灵活的身姿和默契的接力展现了同学们的敏捷与协作精神。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加油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了电信院学子的蓬勃朝气。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既奋力拼搏,又相互鼓励。“四人三足”环节,各队喊着整齐的口号迈步向前;“吹球过河”环节,选手们屏息凝神,巧妙控制乒乓球的走向,拔河附加赛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根据积分排名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团队分别获得羽毛球套装、运动手环等精美奖品。本届趣味运动会不仅让同学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收获快乐,更通过团队协作深化了彼此间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促进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23日在临江楼A103会议室举办了“开启智慧之旅,共享阅读之乐” 读书分享会活动。本次活动由电信院分团委宣传部、心理部和生涯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电信院分团委书记祁雪峰、8名书友代表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读书分享会活动。活动开始时,主持人任星诺宣布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随后,八位书友代表依次登台,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感悟。严彦率先介绍《计算机是怎样跑起来的》,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概述了计算机的设计,分享了两个有效的读书方法。袁成杰从生活入手,分层次带领我们了解《图解物联网》的奥秘。胡雨蝶分享的《编程珠玑》则聚焦编程领域,强调编程细节,提供了一些巧妙的思路和技巧。三位书友紧密围绕专业技术,激发了同学们对电子信息领域前沿技术的探索热情。毕长福与李心洁共同选择了《此生为了祖国》进行分享。毕长福聚焦于黄旭华院士科研工作的艰辛和淡泊名利的品格,李心洁则从奉献和专注讲述了黄旭华院士为国奉献的伟大精神。在两位书友的解读下,科学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科研担当生动展现于同学们面前,让同学们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七届科技活动月之际,4月27日上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白永清研究员应邀做客大物名师讲座,在气象楼1114会议室作了精彩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两湖盆地霾污染的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作用及其多尺度大气环流影响机理》,此次报告由王红磊副教授主持。白永清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气象应用基础研究和业务系统研发工作,建立了华中区域气象中心大气环境专业数值模式系统,支撑区域环境气象业务及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作为我国一个新的区域性霾污染中心,长江流域中游两湖(湖北、湖南)盆地连接我国中东部主要霾污染中心,是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重要枢纽。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对两湖盆地霾污染影响程度及机理是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白永清研究员报告中应用多源环境气象资料,并开展关键区低层气象要素与大气污染物垂直结构的外场强化观测试验,通过天气气候诊断、大气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全面介绍了长江中游地区霾污染时空变化,这加深了我们对我国中东部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对两湖盆地霾污染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白永清研究员的研究还辨识了我国主要大气污染源区与两湖盆地霾污染的源-受体关系,介
岁月峥嵘,铸就辉煌,百载风雨兼程,镌刻着无数先驱英烈与时代脊梁踔厉奋发的壮丽史诗。2025年4月16日晚,自动化学院在学科1号楼N201-203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一讲。由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教授夏茉莉主讲,自动化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夏茉莉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这一核心问题,深入阐释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我革命” 四大要点。她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就在于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胸怀天下,以人类幸福为己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更在于勇于自我革命,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自我革新的精神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接着,夏茉莉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党的百年征程血脉相连。青年争做时代强者、与时代同频共振,既是个人价值的升华,更是对党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为深化校际合作,助力学子筑梦,4月26日下午,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师生代表受邀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敦睦大思政”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设置了学科体验、政策解读、校园探秘三大模块,为来访师生呈现了一幅立体化的大学图景。西亭高级中学学生处副主任任圣、高一年级五位老师和140位高一学生参加了政策解读会,出席会议的还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事务中心主任、招办发言人林厚博,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石一以及相关负责老师。石一对西亭高级中学师生代表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接着,她概括介绍了南信大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建设情况,介绍了自动化学院的学科、师资以及人才培养情况。近3年来,有40名西亭学子圆梦南信大,在学校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她提出希望双方在高高对接中能开展更有效、更深入的交流,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合力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任圣向南信大的精心筹备和热情接待表示诚挚感谢,而且希望在座同学能够从此次研学过程吸取精神养分,跳出课本局限,将自身视野与祖国高度同频,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紧密结合。最后,任圣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合作,期望更多学子成为南信大的一员。校学生工作处事务中心主任
为营造温馨活力的毕业氛围,给研究生留下独特的校园回忆,4 月26日,遥测院在东苑篮球场开展了“以青春之名,赴篮球之约” 趣味篮球赛。比赛项目丰富多样,包括男子 3v3 团体赛、女子定点投篮以及 “我是三分王”。首先进行的是男篮3V3团体赛,不同年级的同学自由组队,携手共进。4支队伍角逐,当一队先得21分时或更多时,胜利的号角便会吹响。最终杨盟组凭借默契配合与出色发挥,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桂冠。接着进行女子定点投篮,三分线外、二分线外、篮下,每个位置都是展现自我的舞台。参赛者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篮筐,深吸一口气,用力投出。球在空中旋转,落地的一瞬间,或兴奋雀跃,或遗憾叹息,但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最终,刘晴凭借稳定的发挥成功折桂。最后,“我是三分王”个人挑战赛,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三分线外五个点位,每个点位三球,限时90秒。参赛者们蓄势待发,哨声一响,迅速进入状态。旁观者们也是屏息凝神,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个投篮,为成功欢呼,也为失误惋惜。最终,王烨辰以精准的三分投篮技惊四座,问鼎三分王。此次趣味篮球赛打破传统体育竞赛模式,融合体能训练、团队协作与趣味互动,让研究生们感受团队协作的快
为激发研究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营造锐意进取的学术氛围,4月25日上午,遥测院在北辰楼229会议室开展了第十期“北辰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丁海勇、严清赟两位导师担任评委,硕士研究生陈金生、肖志恒、张建行、黄辰嘉、王家润、赵岚6位同学进行报告分享。陈金生同学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图像-点云配准方法。该方法通过自监督方式生成高质量深度数据,并创新设计密集匹配网络和融合损失函数,在NuScenes和KITTI数据集上实现了配准精度的显著提升。其研究成果为自动驾驶、三维重建等领域提供了更精准的配准解决方案。肖志恒同学开发的SAR影像引导条件扩散模型(SCDM)有效解决了遥感影像去云难题。该模型创新性地结合PCA特征提取、MS-CNN云区检测和扩散模型生成技术,在保持地物细节的同时实现了优异的去云效果。这一成果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张建行同学突破性地融合FY-4B卫星多源数据,提出了全新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方法。通过优化亮温输入方案和采用随机森林与液态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RMSE仅3mm的反演精度。该研究为气象监测提供了更精准、高效的技术手段。黄辰嘉同学针对高光谱影像
近日,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于揽江楼N204成功举办“梦想公开课——考研经验分享会之南信大专场”活动,旨在为2022级意向报考本校的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此次分享会由学院2021级辅导员吴小泉老师主持。吴老师首先向同学们通报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学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录取情况,并建议大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目标学校。四位考研高分学子依次结合自身备考经历,为学弟学妹们带来经验分享。杨宏同学以数学一科目斩获138分的优异成绩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备考资料的筛选、网课老师的甄选以及各阶段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考策略。刘一轩同学则从老师选择、计划制定、实施步骤以及心态调整四个维度,全方位分享了自己的备考心得,强调了科学规划与心态管理在考研过程中的重要性。胡一凡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英语词汇记忆、阅读理解以及翻译技巧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同学们的英语备考提供了有力支持。郁淑雯同学则聚焦于专业课复习,详细介绍了专业课的复习重点与备考方法,为同学们的专业课备考指明了方向。考研分享会现场整场分享会气氛热烈,学长学姐们的真诚分享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次活动不仅为考研学
为展示学院在自然科学基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4月18日,自动化学院在临江楼A101-102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进展汇报会。会议由化成城老师主持,并荣幸地邀请了四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点评嘉宾,他们分别是湖南大学的郭振远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的文韬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的张保勇教授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陆振宇教授。 在汇报环节,十余名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自项目的研究背景、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未来规划。这些项目涵盖了自动化领域的多个热点和前沿方向,充分体现了自动化学院在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方面的卓越实力和创新能力。点评与提问环节中,四位专家对各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他们既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果,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这些宝贵的意见将为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 此次汇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自动化学院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在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方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鼓励学院教师以此次汇报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收专家意见,不断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提高项目执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