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大气院组织学生前往大气耕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第六期“大气·耕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本期活动以科学种植、创意设计和生态研学三大模块为核心,将劳动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首次迎来基地首批果实的丰收。
在科学种植环节,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了青椒、茄子、番茄等时令蔬菜的采收作业,成功收获了基地首批成熟的番茄、辣椒和茄子等果实。随后,学生们系统开展田间管理工作,运用专业农具对作物进行修枝整形、精细化松土,并对马铃薯种植区实施标准化培土。通过科学配比施撒有机肥料后,同学们根据土壤湿度实施精准灌溉,进一步掌握了现代农艺技术要领。同学们还结合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两块农耕文化展示牌。设计主体图案采用渐变色调,粉黛色花朵和云霞点缀其间,象征青春活力。核心标语“种地”采用传统书法字体,既体现对农耕文明的传承,亦展现新时代青年投身劳动实践的精神风貌。在生态研学环节中,学生们在大气林养护实践中深化环保认知,通过专业工具清除水花生等入侵物种,校外指导教师徐斌告诉大家:“水花生虽然名字浪漫,但作为顽固杂草,其抗旱性强,在干旱季节会大面积繁殖。”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本期“大气·耕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躬身劳作中体悟“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意义,更以首批果实的丰收见证了劳动实践的育人成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自制农耕文化展示牌

第一批采摘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