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428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暨科研诚信政策宣讲会,各理工科学院(包括管工院、商学院)、科技处项目管理人员参会,副校长赵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李涛主持。 首先科技处副长王小曼针对江苏省科技厅下发2025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做解读,从两类计划项目的目标定位、申报要求、申报条件、经费政策、限项项目遴选、申报时间节点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各学院对两类计划项目申报有关问题做了热烈交流讨论。 随后集中学习了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并请各学院将办法及省内相关科研诚信的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传达给学院教师,做好诚信科研。最后,副校长赵强总结指出,学校2024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取得不错成绩,其它类型计划项目有待加强。他强调,各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要聚焦国家重点任务部署,瞄准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10+X”未来产业体系,强化有组织基础研究、培育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产出一批重大
近日,商学院科研成果在国际管理科学与运筹学顶级期刊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UTD-24)获得突破。我校商学院邱玉琢教授在智能调度中的工具切换问题与算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the Tool ReplacementProblem”发表于《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UTD24期刊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是由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出版的季刊,主要发表运筹学、统计学与计算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管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既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最高范式,本质上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调度是智能制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工具切换问题则
2月26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文公布“长三角教育现代化”100个典型案例,我校《创设中国气象谷,架起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案例成功入选。我校案例围绕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求,全面总结了我校发挥大气科学一流学科优势,创设“中国气象谷”,在促进开放协同发展、集成创新要素资源、助推产业转化孵化、培养拔尖双创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显著成效和经验启示,为地方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
2月2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学科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JSCS和FCS走进南信大活动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顺利召开。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FCS执行编委仲盛,FCS编辑部主任张德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鑫,阿里云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吴杨受邀出席,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肖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安全官王滨以线上形式出席。会议开幕式由软件学院院长刘琦主持。金自康向莅临我校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学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重视并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构建形成了气象与信息、软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互融、优势互补的“高峰”“高原”学科体系。软件学院的发展已成为学校高质量推进工科特区建设的典型代表和生动缩影,为助力实现“气象信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说,围绕特色化示范性建设目标,软件学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软件学院学科的下一阶段发展把脉问诊、贡献智慧;同时希望软件学院能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依托学校气象学科背景优势,面向气
2月21日下午,副校长朱大梅带队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幼儿园调研新学期开学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集团总校)相关部门领导及科室工作人员陪同调研。邹云霞园长简要汇报了近三年的办园情况,重点介绍了以“春启新程 ‘咤’响新篇”为主题的开学典礼等新学期工作。幼儿园自2022年9月开园办学以来,凝练形成了“信知行远,气象万千”的办园理念,系统开发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具有南信大附属学校特质的“万象课程”及工作体系。近三年来,幼儿园获批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0余项,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信大环游日”“二十四节气”和“奔跑吧,云娃娃”等系列特色园本课程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区域幼儿园同行、家长的好评和小朋友的欢迎。附属幼儿园2023年10月获批“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项目”,2023年12月创建“南京市优质幼儿园”。朱大梅对幼儿园开园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新学期组织的仪式感、教育性兼具的开学教育工作给予肯定。她从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战略性的角度,表示要确立“办成人民满意的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系统性建设
2月17日,我校召开2025年第一次科技工作联席会。会议由副校长赵强主持,科学技术处、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处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2025年学校科技重点工作展开研讨,旨在明确工作方向,形成任务清单,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赵强副校长在会上先后听取了科技处、先进院、产业处工作汇报。他对各部门2024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2025年科技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多级协作。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同时,要与各学院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凝聚起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组织。各单位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创新环境。三是抓大带小。各部门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充分发挥大项目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小项目的发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项目体系。四是以点带面。科研管理部门要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点,连点成线、织线成面,最终形成支撑学校科技发展的坚实
近日,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服务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发表了题为“Fairness-aware Budgeted Edge Server Placement for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构建了公平性感知的边缘服务放置问题模型,并提出两种高效公平的服务器放置策略,解决了车联网环境下智能载具计算资源公平使用问题。《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A类期刊,是计算机网络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该期刊侧重于架构、支持服务、算法/协议设计和分析、移动环境、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和新兴技术等关键问题。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通过在靠近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 CAV)的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 RSU)上部署边缘服务器(Edge Server, ES),实现了CAV对交通实时环境的深度感知。鉴于ES资
近日,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2024年年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联盟对2024年度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技术转移服务精英奖、技术转移优秀案例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荣获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全省仅10家高校获此表彰。2024年,我校积极发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潜能,着力提升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效能。全年参与了高水平建设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发展推进会、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高校院所服务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等多场联盟组织的产学研活动,借助联盟平台释放学校人才优势,提高技术转移服务效能。同时,我校在校地及校企合作方面硕果累累。2024年,我校成功对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市盐都区、无锡锡山区和张家港市等20余家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鼓楼医院等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先后吸引南通市崇川区、徐州高新区、连云港市和天长市等政府部门来校交流。先后邀请中电工业互联网、南京钢铁、国能江苏分公司、商飞试飞中心等知名企业来校合作洽谈。走
2月15日,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洪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座谈会。闵锦忠代表学校对罗洪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成效。闵锦忠说,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是中检集团防雷技术服务的牵头单位,我校是江苏省气象学会防雷协作单位,安全工程专业优势突出。期待双方在防雷专业技术领域建立更加稳定、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联合培养、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防雷产业上下链路的打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罗洪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概况。他表示,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是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其中防雷监测服务为公司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与南信大的优势学科与专业非常契合。希望双方在未来可以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在防雷基础设施研发、在线防雷监测、防雷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产教研用的发展,为气象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我校科技产业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现场闵锦忠讲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中国青年社报主办的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评选结果公布,经学校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我校管理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文琦、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李斌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自2007年开始启动,每年评选一次,已连续举办了17届,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密切关注。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工作以“自信自强 挺膺担当”为主题,从高校中寻访产生一批在投身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对外交流等方面事迹突出,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榜样作用的自强典型。朱文琦现为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成员,曾是江苏省“青马工程”优秀学员、江苏省青年观察员、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主讲人,曾任第24届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全国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