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 “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高教学会指导,江苏留管会主办,我校承办的2024年江苏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从4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本年度比赛在总结前两年比赛的基础上,更加聚焦高质量。不仅提高了参赛教师的教学周期门槛,还增加了教学视频的观测点位。此次观摩比赛分为四大组别:全英文授课课程理工组,文科组,医药组和国际中文教育组,赛程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其中,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赛道为首次设置。经过前期的宣传和准备工作,我校共收到全省64所高校申报的151门课程。按照组委会制定的文件要求,我校组织对所有参赛课程材料进行格式审查。发现2门课程不符合申报要求,最终共有149门课程进入了初赛评审。其中,国际中文教育组49门、全英文授课高职组(不分文科、理工科)23门、本科文科组22门、本科理工组41门和本科医药组14门。6月28日下午,2024年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初赛评审工作正式在我校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四级调研员李勤径、江苏省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海军
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5月底至7月初,先后有来自大气科学学院等13个学院(部门)的795名研究生以及97名安徽建筑大学联培研究生入驻金牛湖园区。为及时了解入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需求,更好做好园区服务保障工作,7月11日和7月13日,园区管委会召开三次研究生代表座谈会。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管委会副主任伍宏发,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及园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生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章胜主持。座谈会上,各位研究生围绕研究生教育管理、就业实习资源、园区学术活动、日常生活、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园区有关负责人对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感谢同学们对园区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入驻园区研究生的服务保障工作,园区将齐心协力为同学们提供温馨服务,积极落实有关意见和建议;与研工部、研究生院和学院的协同配合,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他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在园区的学习科研时间,潜心钻研,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园区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座谈会现场)
为做好2024年暑假期间后勤保障服务,推进假期各项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7月15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召开暑期工作部署会。会议由处长(总经理)沈伟峰主持,处(公司)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各科室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部门暑假期间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进展情况、完成期限等,分管处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沈伟峰强调,总务后勤暑期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紧推进学生宿舍改造出新、校园环境整治、维修专项工程、食堂装修等暑期重点项目,并强化工作跟踪与督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要扎实做好暑期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暑期保障服务“不断线”,为留校师生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议还就暑期安全检查、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和燃气安全、车辆及交通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暑期施工安全、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假期值班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十个方面对暑期安全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沈伟峰强调,各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压实压紧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加强监督检查,,把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落实到
7月11日,我校与昆山市科技镇长团在昆山市旅游度假区联合举办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总结交流会,全面回顾过去一年校地合作成果,展望未来深化合作与创新探索的新篇章。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雨华,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杨春艳,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科技镇长团团长曹阳,市旅游度假区经发局(科技局)局长陆庆等领导,我校和昆山市科技镇长团的全体团员参加活动。会上,曹阳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我校选派优秀教师到昆山市科技镇长团挂职,重点介绍了昆山市科技镇长团的总体情况,以及我校化材院吴红艳教授在昆山开展工作情况,希望继续拓展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刘雨华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派出教师服务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业绩。随后,与会科技镇长团成员以饱满的热情和详实的数据,汇报了在挂职期间开展的工作及成效,交流了心得体会。从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地实施,到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克解决,再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每一份报告都凝聚着团员们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科技镇长团在推动校地融合、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随后的交流环节,团员们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展开了深入交
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意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2024年7月14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志愿者团队暑期英语志愿服务正式启动。本次志愿服务面向学校人才公寓中小学生开放,共分为六个主题单元。从基础的词汇构建到趣味盎然的英语游戏,再到贴近生活的对话实践,每一环节都紧抓学生们的兴趣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英语学习乐趣,提高口语交流能力。首期英语志愿活动“My Week(我的一周)”主题课堂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的踊跃报名与积极参与。在课堂上,留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创意与热情,运用歌曲、游戏、创意绘画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在悄然间跨越了语言的界限,让他们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此次志愿服务的开展,不仅为社区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原汁原味英语、体验不同文化的优质平台,也是留学生志愿者们培养志愿精神、充分展示自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宝贵机会。留学生们组织并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增进了他们对学校及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也推动了社区浓厚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国际教育学院
2024年7月12日下午,江苏省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钱春霞”工作室建设推进会于学科3号楼N301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由工作室负责人钱春霞老师主持,南京医科大学郑爱明教授、南京市儿童医院赵昊昊医生受邀参会,就现阶段工作室的开展情况提出指导于发展建议,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和参与辅导员家校协作研究小组的辅导员共同参会。会上,钱春霞老师首先就工作室目前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我校名师工作室的主题为“面向严重心理学生的家庭心理支持工作”,由省内家庭治疗专家、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和各学院资深辅导员团队共同组成。工作室自运营以来,在专业服务方面,开辟了家校会商和家庭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心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可。在科普宣传方面,工作室面向家长开展了多次普及性活动,依托家长讲堂、家长答疑会、家长手册、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传递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及时解答了家长日常亲子互动问题。在协同工作方面,工作室牵头完善了学生家庭档案,组织各学院辅导员参与家校心理工作主题的专业培训,为学工队伍更顺利地开展学生家校心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随后,钱春霞老师梳理了目前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中的疑问和未来的发展设想,后续工作
7月10日,为进一步推进校地共建,我校发规处、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基建处和天长市常务副市长周巧玲、副市长张钰等天长市领导赴常州调研学习。1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考察溧阳国投集团和南航天目湖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党工委书记王伟华及溧阳国投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天目湖校区项目建设以及教师公寓建设情况。双方就合作模式、项目选址、用地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1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考察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云,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崔锦铭、武晓楠以及项目建设方负责人介绍了常州校区的发展历程、目标规划以及教师公寓建设的基本情况。双方就项目建设的合作路径、建设标准、建设成本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溧阳国投调研河海大学金坛校区调研
弘扬红色精神,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7月10日下午,基建处支部全体党员一同前往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开展以“寻红色记忆,学党纪党规,弘清风正气”为主题的党纪教育党日活动,深入学习首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同志光辉事迹。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是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跟着导引,大家依次参观了“两浦星火革命洪流”、“疾风劲草北岸屹立”、“救亡烽火坚持抗战”、“激战三浦解放南京”、“品重柱石王荷波”主题展厅。参观后,支部书记李奇松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同时传达了学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精神,要求大家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筑牢思想,严守底线思维,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建人。通过本次现场参观学习活动,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党纪教育,感悟到老一辈革命者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革命精神。大家更深刻认识到,要珍惜当下,以《条例》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以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思想和行动,保障和推动我校基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7月10日上午,校关工委骨干学习会暨二级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评审会在图书馆724报告厅召开。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尧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校关工委秘书长、副秘书长、联络员、委员(老同志)、各二级学院常务副主任以及相关学院书记、副书记等40余名关工委骨干参加会议。会上,王尧传达了教育部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并就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关工委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关工委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关工委网站建设、校内外协同共建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具体要求。他强调,学习要反复学、及时学、跟进学,与时俱进学习领会新思想,拓展新知识,不断增强关工委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要通过设立学生联络员等进一步紧密与青年学生的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加务实有效的帮助。要通过加强学院之间以及与校友等校外资源的共建,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关工委秘书长范天森带领大家再次深入学习领会了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随后,此次6个申请
2024年7月6日,教育部《实验教学数字化及个性化评价体系研究》共同体年度工作会议在厦门大学成功举行,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共同体成员单位应邀参会。来自全国56所兄弟院校约80余位教师及工程师参会,其中包括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代表。与会者们围绕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和个性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成果。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实验教学数字化及个性化评价体系研究》共同体主办、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深圳市易星标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会议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继芳主持,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何海涛致开幕词。《共同体》的牵头单位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靳贵平分享了《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及发展期望,表示“共同体是大家共同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应用方法,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交流载体,期望通过此共同体不断扩大成员,让更多的高校及学生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厦门大学李继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殷瑞祥教授分别作了“实验教学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数智化及个性化评价”的主题报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为实验教学带来革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