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2.nbs.cn/video/945059.html?id=945059&mid=4 20250512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南京教育头条栏
https://m.jstv.com/video/2025/5/12/1371499525977899008.html?curchannel=%E7%83%AD%E7%82%B
5月10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的“智能时代中英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雷丁学院十周年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智能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教育合作新路径等话题展开研讨,助推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王广禄/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介绍说,10年前,学校携手英国雷丁大学创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双方致力国际科研合作,着力打造国际化一流师资,不断推动教学资源全球共享,走...
https://m2.nbs.cn/video/944417.html?id=944417&mid=4 20250511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
昨天(5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迎来建校65周年校庆。适逢南信大雷丁学院建院10周年,当天上午,智能时代中英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雷丁学院十周年发展大会在中国气象谷举行,共同探索中英教育合作新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建校65年以来,南信大始终坚守国际化办学路径。上世纪80年代,开展与英国等国家的国际气象培训合作,开启留学生教育。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国际性气象培训...
4月21日记者获悉,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日前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国气象谷揭牌。该实验室同时发布了首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涉及智能农业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建筑与智能交通技术、海洋气候与海洋能量等。中国气象谷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北新区共建的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的核心平台,吸引了大量气象、环境、信息类国际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合作。2023年成...
4月2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牵头,《阅江学刊》编辑部承办的“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学术会议——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第6期在南京举行。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她表示,学校持续强化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紧跟国际前沿的高端学术平台,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不确定性陡增、极端天气频发,正在改写传统的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预测技术和气候治理支撑。要积极推动气候知识创造和生态文明变革,为气候变化应对与“双碳”知识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阅江学刊》执行主编韩璞庚表示,《阅江学刊》坚持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髓、览思想潮流、观学界气象的办刊理念,以“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为抓手和品牌,以大气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为研究对象,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 《阅江学刊》编辑部副主任沈丹介绍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
4月2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阅江学刊》主办的“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No.6)”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共议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与中国社会的绿色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该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肯定了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气象与人类社会》特色栏目在彰显该校人文社科学科特色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她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不确定性陡增、极端天气频发,正在改写传统的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预测技术和气候治理支撑。《阅江学刊》应积极推动气候知识创造和生态文明变革,为气候变化应对与“双碳”知识生产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助推文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阅江学刊》执行主编韩璞庚在致辞中表示,《阅江学刊》始终秉持“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髓、览思想潮流
4月2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阅江学刊》主办的“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No.6)”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共议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与中国社会的绿色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该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肯定了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气象与人类社会》特色栏目在彰显该校人文社科学科特色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她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不确定性陡增、极端天气频发,正在改写传统的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预测技术和气候治理支撑。《阅江学刊》应积极推动气候知识创造和生态文明变革,为气候变化应对与“双碳”知识生产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助推文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阅江学刊》执行主编韩璞庚在致辞中表示,《阅江学刊》始终秉持“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髓、览思想潮流
4月21日记者获悉,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日前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国气象谷揭牌。该实验室同时发布了首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涉及智能农业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建筑与智能交通技术、海洋气候与海洋能量等。中国气象谷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北新区共建的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的核心平台,吸引了大量气象、环境、信息类国际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合作。2023年成立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拓展科研合作;同年10月,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爱尔兰分中心。此次,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中国气象谷,成为国家级的双边科技合作平台。目前,联合实验室正在积极促进爱尔兰芒斯特理工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国际教育合作。联合实验室立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向长三角地区与爱尔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聚焦“科研合作、国际教育、企业孵化、技术转移”四大核心功能。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将助力我国高校融入全球科研网络,在AI与气象交叉、气候预测模型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提升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莫大维(DavidMurphy)说,高等教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