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科技创新赋能气象产业发展大会在我校举办。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玖华,江苏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解令运,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文斌,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华为江苏城市云总经理赵攀,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会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金自康主持。陈海山在讲话中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方领导和朋友们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显现,破解科研与产业脱离的问题,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期待。他指出,气象事业关乎国计民生,气象科技对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校在气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气象人才培养创造了新的路径,对学校进一步服务气象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强调,南信大将进一步主动对标气象现代化需求,积极践行“产业协同创新”新思路,为打造“创新、协调、绿色
8月7-10日,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我校斩获一等奖7项(获奖数并列全国第一)、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最佳论文奖2项,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三。其中,爬不了一点队“飞檐走壁-基于真空吸附式的曲面双足爬壁机器人”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TOP10参与研电之星角逐,刘向等7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全国总决赛优秀组织奖。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东南大学共同承办,于3月正式开赛,全国八大赛区共有来自31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7368支队伍参赛,参赛作品覆盖“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华为6G先进无线探索方向”等八大参赛方向。从全国8个赛区脱颖而出的582支队伍的2000余名学生齐聚无锡,共同角逐研电赛的最高奖项。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研究生参与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量级赛事,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为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8月5日—6日,江苏省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第二场活动在常州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出席并讲话,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到会作主旨报告,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等全省本科高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1万人次在线同步观摩。围绕“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主题,全省高校开展了深入调研,会上开展经验交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高校就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分享交流。陈海山代表我校,以《创新引领融合赋能深化产教融合的信大探索》为题,从“改革背景”、“融合创新”、“未来举措”三个方面,对我校以“新”提质,赋能产教深度融合、“以“融”增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向“精”迈进,完善自主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引领区域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江苏省教育厅强调,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
7月29日-30日,2024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成功举行。我校学子经过激烈角逐再创佳绩,31支专业组参赛队伍获得22个奖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获奖数量与等级位居江苏省参赛高校前列,谢涛、曹爽、何鹏飞和秦楠楠四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本次大赛由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是“《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赛项之一,也是全国大学生展示测绘科技创新的最高级别赛事。大赛设有测绘技能竞赛、开发设计竞赛和科技论文竞赛三个赛项,采用选手线上参赛,评委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共计有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全国360余所高校近8000名学生参赛,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创历届大赛新高。大赛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的5%、10%、15%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遥测学院一贯重视双创工作,统筹部署学院竞赛事项,安排专人负责备赛工作,提档升级竞赛软硬件设施,改善竞赛环境条件,设立实行动态化入驻管理的双创专用工作室,全力保障学生顺利参赛。赛前多渠道宣传该项赛事,使学生了解赛项内容及要求,
7月30日上午,校领导李北群、陈海山、周乃贵、胡明保、金自康、朱大梅、吴攀走访慰问了暑期坚守岗位的一线教职员工和留校学生,并送上防暑降温慰问品。校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研电赛备赛现场、沁园41栋宿舍、沁园25、26栋施工现场,东苑食堂、南阶教室、招生录取现场、硕园6栋、东苑东门等地,看望慰问了一线工作人员、留校学生。每到一处,校领导都向不畏辛劳坚守岗位的教职工表示感谢,对暑期留校备战考研、学术科研、参加竞赛的同学们表示关心和赞许,并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在研电赛备赛现场、南阶教室、硕园6栋,校领导们详细询问了同学们留校期间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情况,鼓励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暑假黄金期,做好备考、备赛准备。慰问现场,校领导们向大家讲述了近期学校办学所取得的成果,并祝愿同学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取得理想成绩。校领导们强调,相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师生工作,为广大留校师生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东苑食堂、沁园41栋宿舍,沁园25、26栋施工现场和东苑东门,校领导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暑假期间后勤保障、修缮改造和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校领导说,
7月30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北群主持学习会并讲话。会前,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认真开展自学并撰写心得体会。会上,李北群围绕有关学习主题进行传达学习和领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副校长朱大梅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作重点发言。中心组成员文亚平、朱庆峰等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各自领域工作进行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着力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抓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上续写新篇。李北群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是党的历史上又一纲领性文献。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持续推动南信大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李北群表示,当前,南信大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必须继续用
7月28日,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北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一行赴南京市第一中学,为2024级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南京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焱,副校长叶红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颁发仪式,会议由南京一中教学服务处副主任秦玥主持。朱焱对李北群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首先祝贺今年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39位同学心遂所愿、金榜题名。他表示,117年来,南京一中始终弘扬“崇文”、“求真”、“思益”精神,形成集课程、平台、项目、科研于一体的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性构思和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朱焱强调,南京一中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直有着深厚友谊与良好合作关系,希望今后能够继续紧密联系、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金自康宣读2024级新生名单,并向南京市第一中学赠送喜报,李北群向南京市第一中学捐赠“元宇宙实验室”。两位校领导共同为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随后,新生代表进行发言。颁发仪式上,李北群诚挚欢迎39位新同学加入南信大。他表示,我校重视拔尖人才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开放办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全面保障,近几年的高考录
为更好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7月16—17日,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研讨会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召开。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正职、教学单位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会议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通过专家主题报告、学校自评报告、特色案例报告、分组研讨、交流发言、校领导总结讲话等形式,深入研讨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提质增效问题。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对我校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作了简要回顾。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要准确理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内涵和要义,深化研究专家报告、评估要点、核心数据等,更要发现问题、找准成因、排查薄弱环节、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擦亮“信大优学”质量品牌。武汉大学原副校长吴平教授作了题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解读》的专题报告,条分缕析地介绍方案设计初衷及学校迎评遵循,并就数据填报、制度建设等评估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高教所所长吴立保对学校自评报告的撰写过程和内容进行了汇报,九个牵头单位负责人围绕大思政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课程综合改革、美育和劳育改革、现代产业学院
7月1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北群一行调研指导我校南苑毓园社区的建设情况。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韦忠平、金自康、吴攀一行陪同考察。李北群一行先后考察了南苑毓园社区的宿舍、教室、自习室、一站式学生社区、体育场地等区域的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园区建设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调研现场李北强调,一是要厘清工作进展,尽快将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与地方协调沟通,完善周边道路施工,保障食堂、教室、自习室、快递驿站等工程的亮化,确保秋季首批学生的顺利入住;二是注重园区氛围营造,合理规划一站式学生社区、体育设施、生活配套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高水平设计,高标准管理,确保广大师生在南信大学习的舒适性、便捷性;三是各参建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统筹、精心组织,尤其要重视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等工作,确保将其打造成师生满意的一站式服务社区,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我校党校办、宣传部、统战部、教务处、总务处、资产处、保卫处、基建处、大学科技园、体育部、信息中心、国教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据悉,南苑毓园社区坐落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研发区内,公寓套数732套,公寓建筑
7月18日下午,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一行来我校调研,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何学军,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小军,我校全体在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陈海山主持。李北群对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近年来南信大发展迅猛,植根大气科学,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坚持“开放、协同、特色”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的战略发展需求,面向行业、企业进行服务。他表示,南信大与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深厚的情谊,都担当着家国使命。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底蕴深厚,主动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他希望,通过此次签约共建,双方在师资共享、课程开放、企业资源、就业渠道共享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何学军对南信大给予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办学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学科特色。他表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近年来始终立足地方行业,与当地政府和化工企业紧密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南信大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特色鲜明,育人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雄厚。希望未来双方在联合培养、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