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第三届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童庆禧,中国科学院士、武汉大学龚健雅,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童旭东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出版社、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60余家...
5月9日下午,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育英二外”)党委书记、校长文俊,常务副校长(小学校长)徐正权、专职副书记韦兵一行3人莅临学校交流座谈,双方就推进在教师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达成共识,并签订了新一轮合作协议。会前,校党委书记尚洪波会见文俊校长一行,他对双方此前的合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深化及拓展未来合作表达殷切期望。校长陈海山、副校长朱大梅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座谈会,活动由朱大梅主...
5月10日,我校迎来建校65周年暨雷丁学院建院10周年。智能时代中英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雷丁学院十周年发展大会在中国气象谷举行,共同探索中英教育合作新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华东区主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领事Catherine Sinclair-Jones,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国际司原副司长方军,英国雷丁大学校长Robert Van de Noort,江苏省教育厅...
5月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基于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的最新数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程学学科在全球2684个参评机构中脱颖而出,位列第264名,成功进入ESI全...
5月7日下午,我校“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建校65周年校友艺术作品展”在逸夫楼一楼美术馆顺利开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校友郑国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地...
日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4年度报告》,公布了研究生培养单位年度贡献力T0P50排行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总分281.05位列全国第47位,较上一年度排名提升6位,实现三连增。南信大历来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工作,构建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主体赛事、以“学校主导、学科接近学院承办、相关学院协同”为竞赛组织模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为制度保障的研究生学科竞赛体系。近年来,学校依托“双一流”建设,紧紧围绕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培育,校院两级双向发力,持续实施“一院一品牌” 学科竞赛提升工程。建强专项工作队伍,持续优化大赛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通过举办科创赛事宣讲会,制定赛事规则指南,开展赛前指导培训,提供专业备赛场地设备等,为参赛团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助力南信大学子屡创佳绩。2024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设置“强芯补魂”“硬核科技”“基础研究”“文化建设”“智慧治理”等5大板块共19项主体赛事。学校积极组织341支研究生队伍1051人参赛,共计获得全国一等奖12项、
4月2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带队走访盐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访企拓岗。盐城市盐都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胤祥以及盐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人员参加走访调研。 尚洪波一行先后走访了盐城东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创精密”),参观了盐城高新区盐龙湖智创谷,调研了盐城超级计算中心(以下简称“盐城超算”)。东创精密主要生产印刷电路板、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LED背光等产品,其中柔性线路板产量全球第二,印刷电路板产量全球第三。盐城超算是石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团队运营下的超级计算分中心,其“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首台峰值运行速度超过每秒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也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 在深入了解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优势和产业特色后,尚洪波表示,南信大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底蕴深厚,积极地有组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的人才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希望校企双方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实训、优质就业基地建设等合作路径,推动更多的南信大人才扎根盐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就业创业,共同服
4月29日,“智汇盐城·链动未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盐城经开区举行。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翔、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罗志勤、我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旨在共议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共谋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未来。共有来自江苏30所高校专家学者,以及省市有关部门单位、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翔在欢迎辞中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关乎城市未来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作为盐城着力培育的地标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承载着从“盐城制造”到“盐城智造”的转型期望。此次活动是“双高协同·四链融合”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行的首场盛会,对于盐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她期望高校及企业专家、代表为盐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助力盐城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勇当“碳路先锋”,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指出,当下全球能源版图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重塑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赛道。盐城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盐常
2025年4月28日下午,缅甸驻华大使吴丁貌瑞和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一行来访我校。我校校长陈海山和副校长马嫣会见了来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WMO区域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陈海山对吴丁貌瑞和史忠俊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学校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培养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200多名留学生,其中包括41名缅甸籍学生,部分毕业生归国后在缅甸政府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与东盟国家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留学生培养及专业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尤其在气象、环境和信息技术方面成效显著。陈海山表示,南信大愿与缅甸及其他东盟国家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并提出了四点合作愿景:一是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气候学院,开展气候相关领域的教育及科研合作;二是建议成立中缅水文气象研究院,深化在水文气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三是依托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为缅甸等东盟国家提供气象领域的专业培训;四是申报双边或多边联合科研项目,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吴丁貌瑞对我
4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重大项目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我校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我校王会军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宋君强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北京大学朱彤院士、南京大学谈哲敏院士、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顺院士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五处处长李薇、各项目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以及我校科技处有关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会场会议开幕式由副校长赵强主持。陈海山校长致辞,他感谢各位专家参会交流研讨,简要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历史成就和未来展望,并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各团队实现突破性进展。李薇处长回顾了基金委在大气学科重大项目上的支持成果,并对未来科研工作提出期望。王会军院士提出要持续推进协同发展,深化科研合作与创新,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合力促进大气科学学科进步,更好地支撑国家需求与科学事业的发展。赵强主持陈海山致辞李薇致辞王会军致辞项目汇报环节,王会军院士、张小曳院士、谈哲敏院士、廖宏教授、田文寿教授和姜大膀研究员等分别就项目总体研究进展、代表性成果及未来工作计划等作了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