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教育部直属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强调,教育部党组及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央第十九指导组组长裘援平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学军主持会议。中央第十九指导组成员,教育部党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陈宝生指出,教育部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到,开展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实现十九大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要深刻认识到,开展主题教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2019年6月10日)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书出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教育部党组决定成立课题组,编辑出版《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书,着眼于系统总结教育战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所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战线学习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听了各位的发言,很受启发。对于教育战线如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讲三点意见,同大家交流。 一、要真学真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多次发贺信写回信,就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对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2015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对推进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对党组职责作了充实,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条例予以修订完善。 通知强调,《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充分体现近年来党组工作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回应党组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实现党组制度的守正创新。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贯彻执行《条例》,确保党组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组开展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提高履职尽责的政治性和有效性,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阐明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开展主题教育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这次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搞好这次主题教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动员和激励全党同志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主题教育,正当其时。开展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这次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
一本黄色封面、著者署名“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书,放在记者桌上。 它是记者在6月10日新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下称《学习纲要》)。此前,中共中央对外公布了关于印发《学习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为一本书的印发专门发出通知,极为少见。这本书为何如此重要?它讲了哪些内容?有何风格特点?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谈《学习纲要》,首先要从指导思想谈起。 《学习纲要》和具有世界影响的两卷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宣部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书一样,灵魂是一种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中共十九大把这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实现与时俱进。从内容看,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具体来说,它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总结吸收实践创新成果,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规范,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 通知强调,《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按照党章要求和《条例》规定,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各级党委各党组要把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形式主义。要抓好《条例》的宣传解读和学习培训,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严格
内容提要:“初心”体现本质属性、价值追求,“使命”体现历史担当、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我们党居安思危、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党成立98年来,正是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推动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初心和使命是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思政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课堂引领力和理论供给力,努力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可以说,思政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在思政实效中是第一影响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具长期性和深刻性。坚定政治信仰。缺乏坚定政治信仰的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缺乏自信,会给学生呈现一个信仰虚无、信念薄弱的人格形象。因而,新时代思政教师必须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科研工作有规范,以优秀的政治品格作出示范。涵养深厚学识。教师深厚的学识、独特的见地,会深刻地吸引和影响学生,这是教师人格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深入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后,专门针对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深刻论述,第一次系统全面指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方向和顶层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根本指针。讲话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史、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史上,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贡献。首先,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高度,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定位和政治目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鲜明地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极端重要性,就是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