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文物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定并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工作方案》的制定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制定《工作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
这次全会开得很好。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分析了新形势新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下面,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讲几个重点问题。 一、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 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明年起将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
2022年7月29日至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分析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工作重点、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要求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统战力量。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这次会议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
又一个七月来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1个年头。历史犹如一条长长的时间河流,从过去奔涌而来、向未来逐浪而去,洗炼那些深沉邃远的恒久叩问。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的鲜明宣示,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是最光明最正义最壮丽事业的奋斗者。(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170多年前,马克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25年前的今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从此,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开启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一国两制”、香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取得新经验、实现新发展。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加充分保障,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书写了狮子山下新的传奇。 当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进,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2021年我们党隆重庆祝成立100周年,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史剧。在新征程上,从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到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到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极大增强了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信心。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展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又展现为中华文明更化新生的过程,两者统一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是“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激活“资本的文明面”资本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范畴。能否驾驭资本,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评判不同现代化道路孰优孰劣的重要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通过改变、调整生产关系,用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扬弃传统的资本逻辑,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西方现代化的内在性超越。马克思的《资本论》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原理,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在社会化生产力与私有资本的矛盾中,资本的动力本身就包含着它的自我否定,造成资本扩张空间的相对萎缩,由此形成经济危机,导致西方现代化难以为继。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
“看家本领”是指特别擅长的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党的传统、理论规律以及我国实际发展对全党提出了掌握好共产党人“看家本领”的要求,深刻、全面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看家本领”的系列重要论述,对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定信念、科学决策、战胜困难、驾驭风险十分重要。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大家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几个部分,是科学、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基础条件,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前提条件。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说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有志青年为国家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 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政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铸魂育人,突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系统讲授爱国主义基本理论,准确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求,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理论深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思想根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紧扣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完善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载体、丰富教学手段,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故事,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衔
在《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回归祖国、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大公报》旗帜鲜明发出正面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为维护香港社会稳定、增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促进人心回归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希望《大公报》不忘初心,弘扬爱国传统,锐意创新发展,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12日下午在香港举行,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是目前世界上仍在发行的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2016年与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后,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形成了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