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期刊协会正式发布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评选结果。我校《阅江学刊》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成功入选,这是本栏目在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理论期刊特色栏目及资助、2020年度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栏目之后的又一年度收获。 《气象与人类社会》是《阅江学刊》依托我校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和快速成长的人文社科学科群打造的重点栏目,先后刊发杜祥琬院士、潘家华学部委员等气候变化、气象经济学领域的名家稿件,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或摘编,引起较大反响和持续关注。2019年,栏目建设经验入编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编撰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 今后,本栏目将依托我校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和文科学院的后发优势,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命运,策划组织专题学术会议,组约名家精品力作,进一步朝着铸造精品期刊的目标努力。
来源:期刊部
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制定之际,高校图书馆该如何谋好新局,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1月7日下午,南京大学图书馆罗钧副馆长应邀在我校图书馆七楼报告厅作题为“下一个风口:大学图书馆发展策略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图书馆副馆长许尝君书记主持,图书馆馆长周杰教授作总结发言。罗副馆长的报告从背景扫描入手,立足国际观察与国内业界进展,通过深入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回顾展望,意义非凡。第二部分沿着“四大资源”的建设思路,详细介绍了南大图书馆在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智慧资源、文化资源四方面的深刻思考;通过实例列举,展示了南大图书馆筚路蓝缕的建设之路和强大实力。图书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好“十四五”建设的挑战,守正创新,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精准转型与变革,重点建设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与大学发展同频共振或许才是题中之义,南京大学图书馆已然在路上。本次专题报告会,进一步开阔了馆员的视野,培养了馆员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加激发了我馆同仁在新局势下对建设信大图书馆的热
来源:图书馆
12月24日,“2020年校园廉洁文化作品展”在气象楼一楼大厅正式展出,吸引了师生驻足欣赏。作为校园廉洁文化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校园廉洁文化作品展集中展示了100余件我校师生创作的书法、绘画、摄影、海报、漫画等优秀作品,内容丰富新颖,蕴含寓意深刻,反映了广大师生对廉洁社会、清朗风尚的追求和向往,是我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经专家评审,本次活动评选出获奖作品41件,滨江学院等5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获奖作品高校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廉洁校园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用充满正气的文化艺术作品震撼内心触动灵魂,感召影响教职工和当代大学生“崇廉拒腐、尚俭戒奢”,守护初心本心,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谨科学的教书育人环境,清明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观看展览
来源:纪委办公室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自12月29日起南京将开始大幅度降温,面对即将到来的低温雨雪天气,后勤服务总公司对防寒抗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严阵以待,启动防寒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力求将冬季低温冰冻天气等自然灾害对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29日中午,预警已久的大风雪如期而至,漫天飞舞的雪花满足了师生们的期待,却也给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当师生们驻足欣赏雪景时,后勤人早已奋战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行动来守护着校园平安,为师生驱走严寒。宿管中心提前关闭公共区域和保洁房的窗户,并将水龙头用保温材料包裹,防止水管冻裂;利用黑板报及微信、QQ群,温馨提醒学生,降温要注意防寒保暖,晚上睡觉关好窗户,上冻路滑注意安全;雪后第一时间用食盐、铁锹、扫帚及时清扫宿舍门厅周边积雪,并在门厅铺设防滑地垫、放置防滑警示牌;为防止地面结冰,降温后,保洁用半干拖把拖地;各楼也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响应。维修保障中心在寒潮来临之前就做好了应急预案,成立防雪防冻工作小组,责任分工明确到组。水电抢修组负责学校水电的安全检查,及时排
来源:后勤服务总公司
瑞雪兆丰年,迎春暖意融。12月29日中午,由校工会主办,书画摄影协会和艺术学院分工会共同承办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在1960教工餐厅隆重举行。校工会主席徐萍,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分工会主席许建康,艺术学院副院长、书画摄影协会会长阮礼荣,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图书馆副馆长许尝君,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倪东鸿,书画摄影协会常务副会长袁广达,以及书画协会陈冠军、景滋本、刘凯等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先是排队发放校书画摄影协会专家事先创作的360幅春联和60张“福”字书法作品,之后校书画摄影协会八名骨干成员现场挥毫创作。整个活动以春联作为载体,歌颂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抒发了南信大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努力奋进的豪情,反映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行书、楷书、隶书、草书字体对联,幅幅充满春意,字字饱含深情。现场排满了索求作品的教职工,作品供不应求,活动持续2个小时。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及分工会主席许建康,艺术学院副院长及校书画摄影协会会长阮礼荣的作品,功底深厚、文华深邃、技艺高超,博得教职工的喜爱。此次活动正是“书法深入生活,艺术走向前台”。校书画摄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广达教授感叹地
来源:工会
12月24日下午,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简称联盟)2020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东南大学副校长丁辉、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处长万发苗出席会议,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书记罗扬代表联盟秘书处作联盟202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会议由省技术转移联盟副秘书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资源开发与技术转移处处长徐欣主持,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科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联盟对2020年度技术转移工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得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还进行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轮值主席交接仪式,邀请了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棣枫做了有关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主题演讲。本次获奖是对学校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成果的重要体现。2020年,我校积极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部署,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积极参与技术转移联盟活动,选派老师参与高校院所走进镇江和苏北五市产学研对接活动;抓住产学研机遇多方对接,积极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参与了南京创新周、昆山精英周、南京都市圈科技成果(专利)拍卖季活动和无
来源:科技产业处
为帮助外籍教师了解南京明城墙历史、探寻南京城文化底蕴,12月28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组织我校部分外籍教师开展“登台城,游玄武,寻金陵”历史文化活动。共计15名外籍教师参加了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部分教师陪同。本次活动由解放门开始徒步至玄武门,游览了南京明城墙台城段,也是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的所在地。大量的文物和史料让外籍教师全面了解了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过程、历史掌故和变迁。漫步在城墙上,不仅可以眺望烟岚如黛的钟山和古韵尤存的鸡鸣寺,还能俯览玄武湖的湖光山色和金陵新貌。游览过程中,外教们惊叹不已,深刻地感受到南京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登台城随后,中外教师一起来到玄武湖边的草坪上开展趣味运动会,指压板跳绳、踢毽子、接力仰卧起坐等活动让中外教师走得更近。大家在活动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玄武湖趣味运动会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12月28日上午,校关工委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交流会暨关工委工作总结会,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靳道弟、部分校关工委委员和二级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参加会议。会上,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周斌在大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通过线上和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带领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她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了全面详细的解读。周斌书记还传达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2020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对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煌所做的《加强学习 求实务实 与时俱进推进2021年全省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重要讲话内容进行传达。校关工委副秘书长范天森传达了省委宣讲团成员、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郭广银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离退休干部专场报告会上的辅导报告
来源: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22020年12月26日,由我校教务处(藕舫学院)主办、工程训练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校内选拔赛在学科2号楼如期举行。校内选拔赛紧绕“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的主题,分为工程训练组以及企业运营组两大方向分组进行,共涉及到3个赛道、5个赛项,共有14组、52位同学参与了汇报与答辩,工程训练中心邀请了6位专家对所有方案进行了面试与评审,最终评审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确定了13个组进入下一轮省赛集训。“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每两年举办一届,实行校级、省级和全国竞赛三级竞赛制度。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暂定于2021年5~6月份举办,大赛主题紧绕“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大赛共设置4个赛道13个赛项:(1)工程基础赛道 ,包括:势能驱动车、热能驱动车和工程文化等3个赛项;(2)“智能+”赛道,包括:智能物流搬运、水下管道智能巡检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智能配送无人机等4个赛项;(3)虚拟仿真赛道,包括: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等
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12月16日上午,2020第二届宁墨“元创大赛”创客峰会暨数字经济高端论坛在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墨尔本市政府主办,浦口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协办,旨在搭建南京与墨尔本在投资、市场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桥梁,推进双方企业多方位、深层次的务实合作。南京市副市长沈剑荣,墨尔本市市长莎莉·凯普,浦口区区委书记祁豫玮,区委副书记、区长曹海连等出席论坛,我校教师罗京佳、金双根受邀参加论坛,活动由曹海连主持。沈剑荣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无国界,合作无时差。南京与墨尔本作为友好城市始终真诚相对、互利互信,在科技、经贸、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多项务实合作。希望未来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交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优势互补、更广领域的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宁墨合作新篇章。莎莉·凯普在致辞中表示,“元创大赛”是墨尔本和南京城市合作的典范,在国际合作中具有战略地位。通过合作交流彼此的初创文化,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共享领先的行业知识。希望宁墨可以不断创造新的合作机会,持续缔结双方友谊。在浦口高新区已落地K空间国际项目圆桌会谈中,罗京佳表示,我国对科技生产力转化非常重视,浦口高新区通过各项优惠政策
来源:科技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