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下午13:30,工程训练中心在学科二号楼S209召开全体教职工工作会议,会议由庄建军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对中心2020年度各项工作进行了简单回顾,对中心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中心全体教职工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会议指出2021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是我校各项事业大发展的一年。中心应该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应契合国家对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应以我校“三全育人”、“六化育人”发展战略为指导,切实做好中心各项建设工作。会议对中心近期、年度以及长期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分工,会议指出近期工作主要包括部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实验室开课前的仪器设备检查工作、教师实验教学案例竞赛组织和准备工作以及通识课开课前的准备工作;会议指出中心年度工作重点之一是各项竞赛,只有通过以赛代练,才能充分检验我们教学成效,真正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为广大学生未来就业夯实基础、提高就业质量和拓展就业途径。中心年度重点工作还应包括教师的科研、教研工作,今年应该在教改论文、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会议指出中心长期工作主要立足
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为切实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优秀人才,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特设立“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2020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申请工作于2020年11月份开始。为了彰显奖学金评选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我院召开了公开的“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选会”,特邀研究生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校内部门领导参与到奖学金的评选会中,共同聆听参选学生的展示与答辩。经过学生线上、线下的现场展示、评委们的公开点评及打分、学院公示等程序,推荐加纳学生玫瑰等3名学生申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定向名额,巴基斯坦学生阿放等3名学生申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开放名额。经过教育部评审,我校推荐的6名学生凭借突出的表现,从全国575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全部通过了“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专家评选,获得“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据悉,教育部自2015年起分别针对自费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设立了“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定向名额和开放名额。定向名额根据高校来华留学生自费本科生规模进行分配;开放名额由院校推荐,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
开学伊始,2月24日上午,我校在校离退休活动室召开了关工委骨干会议,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关工委要求,研讨交流2021年全年工作。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靳道弟、校关工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校关工委平台建设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办主任周斌主持。 1990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20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暨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关工委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团结带领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关心下一代的领导,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1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发布了《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
来源: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2月8日商务部培训中心组织召开援外线上培训交流推进会暨业务研讨班。商务部高度重视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商务部合作司、财务司、培训中心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00多家援外承办单位的300余名援外项目负责人参加此次交流活动。国际教育学院院长、WMO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廷淮应邀参加,并代表我校作线上培训经验交流报告。2020年全国援外培训工作受疫情影响,来华培训项目全部暂停。我校国际培训面对新形势,科学研判、积极作为,成为商务部首批援外线上培训项目的承办单位。线上培训方式将成为未来援外培训的一种“新常态”,对各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提出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召开此次交流会就是促进我国援外培训承办单位开展线上培训的能力提升。2020年商务部首批援外线上培训承办单位: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分别发言,分享各自线上援外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科学院、浙江自由贸易发展中心、中证天通事务所就远程培训平台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改革以及线上培训财务审核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马廷淮院长在交流报告中通过图片、视频、数据、实例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
2021年2月1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领导分别带队慰问了从总务后勤岗位上退休的二十几位80岁以上老同志,为他们送去了学校的关怀和祝福。在退休老同志家中,处(公司)领导与老同志们亲切交谈,拉家常、话发展,认真倾听老同志们的心声,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子女工作情况,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新春的祝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新春愉快。处(公司)领导还邀请老同志们多回校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学校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看到前来慰问的同志,老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感谢学校长期以来的关心和照顾,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非常满足,非常幸福。老同志在艰苦岁月为学校发展做出了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春节慰问体现对老同志的尊敬和爱戴,让老同志感受到学校发展带来的喜悦,分享收获成果的同时,为在职的教职员工树立学习标杆,学习老同志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来源: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中国农历新年前夕,当地时间1月28日晚,由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举办的本学期“中华文化系列精品讲座”第一讲通过Zoom视频在线上隆重推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张友燕老师应邀为巴哈马大学师生作有关中国春节民俗文化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艾健(Abdul Knowles)主持,孔子学院汉语班学员、巴哈马大学其他师生、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范勇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等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讲座。张友燕老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农历新年的起源和演变,讲述了与“年”有关的民间传说;接着她通过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图文并茂地讲解了从腊八到元宵节期间的各种民俗文化,如除尘、张贴春联、祭祖、放鞭炮、团圆饭、守岁、压岁钱、拜年等等,最后,张友燕老师在来自巴哈马的留学生白瑞祥同学的配合下,现场表演了剪窗花、写“福”字、包饺子和炸春卷等与春节有关的活动,将本次演讲推向高潮;在讲座过程中,张友燕老师还与观众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解答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本次讲座给巴哈马大学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深入直观地了解中国春节的文化和历史,更加感受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
为切实做好2021年寒假期间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假期学校安全稳定,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后勤服务公司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周密安排,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师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稳定的假期。学校放假前夕,公司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寒假前后及寒假期间工作。会上,总经理陈忠对寒假期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一要提升站位,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做好后勤承担的疫情防控任务,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二要以师生为本,全面做好寒假期间饮食服务、宿舍管理、应急维修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安全标准不降、质量标准不降、服务标准不降;三是要狠抓安全,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好整改,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运行;四是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屈家安对坚持疫情防控制度、员工教育、信息畅通、人员信息摸排和假期值班等工作进行了强调。1月14-19日,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督察组,深入到各后勤保障重要场所进行工作检查,排查风险隐患,对寒假后勤安全工作、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和细化。督查组主要针对后勤各部门疫情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安全工作布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
来源:后勤服务总公司
为深化拓展与澳门知名高校合作,促进优质人才联合培养,2021年1月18日至22日,我校国际实验班15名学生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赴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进行为期五天的交流学习。19日上午,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李树英教授对我校交流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充分肯定了疫情形势下内地与澳门高校保持密切交流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澳门城市大学的建校历史、学科建设、学习模式、国际化水平以及澳门的风土人情。他希望各位同学在参访期间能认真感受特色澳门,体会澳门城市大学的文化,积极开拓眼界、丰富思维,为今后的学习与规划做好铺垫。澳门城市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邝婉桦和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高玉婷分别围绕港粤澳大湾区经济展望和澳门旅游业发展两大主题接连两天为同学们带来了讲座。前者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切入点,展现了大湾区的历史沿革,并详解了澳门在世界各大经贸服务平台中的角色与作用,也通过与长三角区域及其他世界知名湾区的对比,探讨了新形势下粤澳合作的新定位与新目标。后者系统地介绍了澳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就澳门旅游产业定位、发展、展望及城大旅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月21日上午,我校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一行5人赴海澜集团签约共建,与海澜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吉敏生、招聘经理居江、海澜之家招聘经理赵志明进行了会谈。我校管理工程学院、文学院学工负责人参与了会谈。会上,海澜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吉敏生围绕“两翻一增”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战略,并就品牌裂变、文化沉底、产业业态升级、人才匹配培养等方面表达了合作意向。我校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学科优势、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推介了学校,并就海澜集团虚拟班级建设、后续来校招聘等事宜进行了交流。双方现场签约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名企就业基地”,并进行了授牌。会前,我校一行还参观了海澜之家园区、海澜美术馆和职工生活区,实地了解了海澜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据悉,签约共建名企就业基地是贯彻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的创新举措。2020年,我校共签约共建名企就业基地200余家,半数以上企业来校招聘,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夯实了基础。
来源:学工处
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要求,为做好校“十四五”期间本科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1月19日下午,教务处在行政楼428组织召开了校“十四五”本科人才培养规划重点工作研讨会,全体处领导及科级干部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郭照冰主持。会上,郭照冰处长指出,“十四五”本科教育教学规划是谋划和布局未来五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工作,要对标全国50强高校、比较省内同类型高校,分析我校“十三五”期间本科人才培养的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给出“十四五”期间我校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重点突破,以及建设思路与举措建议。随后,参会人员结合分管工作,围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一流专业建设与跟踪,开展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实施专业分类发展;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全力构建一流课程体系;加强成果凝练,扎实开展教学成果奖培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科竞赛数量与质量;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规划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本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本科生教育规划的编制与修订思路,为高质量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