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教务处召开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推进会,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公共英语教学部、公共数学教学部、公共物理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体育部等部门领导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郭照冰主持。郭照冰充分肯定了各学院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取得成效。他指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对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起着引领性作用。有关学院在全面、客观总结改革经验基础上,要调整思路,创新举措,找准发力点,全面协同,持续深入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他强调,在提档升级进入2.0阶段,公共基础课的改革目标理念要有新的高度,并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作举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要有更大的力度,按照“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将新知识新要求、前沿热点、新技术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业难度。课堂教学实施要有更多的投入度,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和考核,惩奖结合,引导学院、任课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各学院从课程建设、教学能力提升、考核方式调整、考研服务支持等方面分别汇报了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
为更好的帮助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建设书香校园,以实际行动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教育扶志。我校于2022年3月5日至7日在校内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再续雷锋情”信大长望书屋捐建活动。此次活动由校团委主办,长望学院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参与书籍捐赠,纷纷在书籍扉页留下对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寄语,鼓励西部地区青少年开拓视野、共浴书香。经整理,此次活动共收集到近400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价值万余元。这些书籍将寄往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中学,用于建设我校第二个“信大长望书屋”。据悉,我校于2021年5月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挂牌建立了第一个“信大长望书屋”。校团委将继续引导我校青年学子赓续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事业。
3月8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管理研修班在WMO区域培训中心正式开幕。WMO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廷淮和来自伊拉克、摩洛哥、肯尼亚、文莱四个国家的学员代表出席了本次开班仪式。仪式由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马廷淮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学科优势,介绍了中心的培训规模和培训成果。他说,本期培训班是我校组织的第19个线上培训项目,也是2022年第一个多边国际培训项目,我们拥有丰富的线上培训经验,也为此做了精心筹备。他表示,人工影响天气在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有效技术,希望学员们能将本次培训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培训中有所收获。王勇表示,人工影响天气理论和技术是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起重要作用。中国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案,提供中国智慧,希望学员们学有所成,为促进气象服务行业发展添砖加瓦。来自伊拉克交通部的气象技术人员Sadeq Attia Rashed Al-Mushattat先生代表学员发言,他十分感谢中
2022年3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全体党员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中的“为了和平,进行重庆谈判”、“进驻梅园,开启南京续谈”、“审时度势,力控严峻局势”、“扩大统战,开辟第二条战线”、“竭力奔走,各方斡旋调解”、“抵制‘国大’,中共赢得人心”等六大部分,承载着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当年在南京谈判的历史缩影。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同志们参观了展厅中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历史资料及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这些珍贵资料使中国共产党这段奋斗之路跃然纸上。2022年3月5日正值周恩来总理诞辰124周年。在此颇具意义的日子参观纪念馆后,同志们纷纷表示,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更要发扬“周恩来精神”,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统一起来。在工作中也应时刻秉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勇于担当,立足本职本岗,为我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3日下午,盐城工学院图书馆馆长顾志兰一行来我馆调研交流。图书馆馆长周杰,副馆长许尝君、张艳、孙明杰、文苑仲以及相关业务部门主任参加了接待。周杰馆长对顾志兰馆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馆舍情况、人才队伍、组织架构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我馆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馆科技查新站、学科服务等服务领域的运行模式、服务流程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双方就部门设置与业务管理、智能化设备建设、图书阅读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表示今后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谋求共同发展,促使两校的图书馆工作共同迈向新台阶。座谈会后,顾志兰馆长一行实地参观了我校图书馆各楼层书库、自助服务区及信息共享空间等。座谈会参观书库参观信息共享空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号),全国认定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陈海山教授牵头的“数值天气预报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3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了首届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培训会,我校在明德楼智慧教室N103组织大气科学学院“数值天气预报课程虚拟教研室”团队核心成员、相关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研讨会”。此次培训会主要围绕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总体安排、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使用、质量检测及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等方面内容展开。培训会上,教育部高教司范海林副司长聚焦“为什么建、建什么、如何建”等三个方面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虚拟教研室团队专家就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虚拟教研室内容以及建设质量检测指标体系等内容做了大会报告。虚拟教研室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的融合,打破时空界,实现跨学科教学团队协同和资源共享,是数字化时代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培训会为我校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思
继去年我校实现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零突破后,近日,我校大气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孔阳、应用气象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谢锋再次斩获国际组织实习录取通知书并喜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将于今年4月赴世界气象组织基础设施司全球冰冻圈观测处实习一年。我校拥有“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通过倡议成立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会、实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校园计划等,致力于提升协同应对气象变化、环境污染、气象灾害等科学问题的能力,打造全球气象共同体。此次,两名气象类博士研究生的成功派出,再次体现了我校的担当。两名同学将凭借自身的学科优势及特长,为全球气象事业贡献一己之力。据悉,去年10月,我校与世界气象组织签署《世界气象组织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实习生(Interns)合作备忘录》和《世界气象组织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初级专业官员(JPO)合作协议》。两份协议的成功签署为我校师生赴国际组织实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为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后备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的人员规模、增强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做出应有的贡献。图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实习录取通知书图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发来
2月24日,我校2021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展评会在行政楼428会议室举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并担任评审嘉宾,全体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参加并互相观摩学习。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审核,全校共有25名同学参加展评。他们中有的展示了逆向而行战役一线的担当,有的展示了青年人迎难而上不断创新的志气,有的展示了投身国防报效国家的勇气以及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底气。他们用奋斗追逐青春梦想,用梦想谱写青春最美的模样。他们展示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成绩,也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拼搏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校学工处处长李健对参加展示的同学全体候选人的表现做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同学取得的成绩,通过展评会看到了25位同学不惧困难、奋斗争先、热爱集体、甘于奉献,力争做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者和与时代同行的奋斗者。他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整体奋发向上。此次展评会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树立了优秀学生典型,发挥了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学校持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
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创业,2月25日晚,我校“云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入驻项目遴选答辩在明德N103举办,本次共有17个项目参加答辩。藕舫学院院长葛昕明出席答辩会并作项目点评和指导。答辩会由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任团伟主持。本次答辩会主要分为PPT演示和评委提问两个部分。在PPT演示部分,各团队经过现场抽签,逐一介绍了本团队的项目产品、成果成效、入驻规划等,展示出了各自团队的特色。此次答辩,评委老师重点考核各团队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对于项目技术难点、项目可行性等进行提问,并给予答辩团队有效的指导。答辩结束后,评委老师做出点评,对于答辩选手在答辩过程中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创新创业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激励在场同学们见贤思齐,敢闯会创,坚持梦想,不断进步。“云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于2019年立项为江苏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集聚利用创业园、科技园等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专业化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路演答辩现场
2月22日,科技产业处一行3人赴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校企合作。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长许练、科技部项目管理经理刘尧、人力资源部部长刘琳,我校物电院院长刘博、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继东,会议由科技产业处科长程勇主持。程勇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面貌,特别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快速跨越发展。学校积极打造“一体两翼三维”学科生态体系,在一流学科建设同时带动相关学科快速提升,目前已形成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学校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江北新区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导学校科研专家到企业落地服务,服务地方科技发展转型需要。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开展合作。许练部长代表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学校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企业产业特色和发展状况。会上,与会人员还就技术需求对接、联合研发申报、研究生培养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