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教务处处长马廷淮、副处长邹林斌,教师发展与评估中心主任王骥、副主任郭岩等一行5人前往商学院调研本科教学运行及教学质量。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再春、院长邱玉琢、党委副书记陈银、副院长何正全,以及学院各专业系主任、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再春主持。邱玉琢院长围绕此次调研主题,分别从商学院师资队伍结构、2022-2023学年教授上课率情况、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京东实验班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副院长何正全就学院平台课建设推进情况、院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听取汇报后,马廷淮处长对于商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课建设等方面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及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商学院对于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学院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专业结构,在保持成绩的基础上,再创新成果。王骥主任希望学院进一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及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会上,与会人员就商学院专业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日常监控和持续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教务处
图书馆举办第二期“墨香”读书沙龙为建设“书香校园”,更好地服务我校师生读者,图书馆于5月17日下午在图书馆一楼求是阁举办以“语言是窗户”为主题的第二期“墨香”读书沙龙。周彩红馆长和十多名教职工参加。活动中,主持人郑尔宁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期书目——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江姗姗老师朗读了书中的一首诗《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领读人林玉容老师围绕书中介绍的沟通方式,通过展示案例帮助与会读者更好理解并运用非暴力沟通于日常生活之中。非暴力沟通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双方更加有效地良性交流。老师们踊跃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尤其是与学生沟通时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品味书香,共读人生。本期读书沙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阅读交流的兴趣,是一次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有益尝试,让参与者真切感受到品读经典的魅力,体会书香润心的深刻内涵。“墨香”读书沙龙是图书馆创新“书香校园”建设的常态化活动之一,坚持每期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形式多样、精彩有趣,力求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沙龙现场
来源:图书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进一步聚焦思想引领主责主业,团结引领全校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5月17日,校团委于滨江楼二楼报告厅举办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2023年思政技能大比武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决赛。各兄弟高校团委负责人,我校校长办公室、校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各学院团委书记、团学骨干共计300余名师生观摩了比赛。校赛分为党团基础理论测试、主题团课授课和团日活动策划案展示三个环节。现场以主题团课授课和团日活动策划案展示为主,参赛选手围绕主题,援引生动的案例故事、讲述鲜活的感人事迹、聚焦团学青年的奋进担当,对五四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红旗渠精神、新时代青年贡献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精彩讲述,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性。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特等奖3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7名,优秀组织奖7个,学校将推荐13人参加省赛。自2023年4月收到省赛通知起,校团委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
来源:团委
为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人才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5月16日,由人事处牵头,科产处、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以及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参加,以“校企合作促融合 助力人才谋发展”为主题,在行政楼528开展了科技合作对接交流筹备会。国电南自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部主任周茜带队,我校人事处副处长丁妮、杨元建,科产处副处长程勇,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副处长杨元建主持。杨元建副处长对国电南自领导专家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说,本次会议是深入开展校企对接的实际举措,希望能够促进更加紧密的携手,探讨下一步合作计划和内容。我校科产处副处长程勇就推进校企研发中心建设、开拓校地合作空间、打造创新平台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设成效。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以及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进行了工作介绍和成果展示。会上,校企双方围绕人才需求、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大家观看了国电南自的公司宣传片,周茜主任简要介绍了国电南自的相关情况,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进行了介绍。国电南自代表提到,当前企业的技术细分方向较多,存在
来源:人事处
5月10日下午,我校于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讲,我国著名动力气象、湖泊生态环境工程专家濮培民教授为青马学员们现场授课。濮培民以《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为了美好的未来,从水科学进展谈起》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求学和科研攻关的难忘经历,以水结构性质、污水的治理理论和关键技术、建国以来对水质治理技术的探索等方面为切入点,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科研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研成果经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他说,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造未来的主力军,要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学会科学思维,勇于开拓创新,要时刻保持对学术的敏感、求学好问和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深耕专业研究,勇攀学术高峰,实现人生价值。本场报告激发了青马学员对科研创新的兴趣,一致表示要怀揣赤诚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向前辈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来源:团委
5月10日下午,期刊中心党支部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交流会。全体党员参加读书班并畅谈学习体会。会上,期刊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刘文军结合上级党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的整体部署,介绍了期刊中心党支部的整体学习安排。随后,《大气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智协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副主编倪东鸿、期刊中心副主任李海中分别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读本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章节内容。随后,大家紧密对照主题教育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具体办刊实际,围绕以读者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刘文军在交流时指出,自4月中旬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来,期刊中心党支部围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聚焦一流
来源:期刊中心
大爱无疆,血脉相连。为进一步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加强同学们对无偿献血的理解, 5月9--13日校青协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牵手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在东苑食堂苑、中苑老食堂、西苑食堂举办主题为“热血传递温情,爱心温暖生命”的“献血车进校园”系列志愿活动,鼓励大家把爱心广泛传递。为做好本次无偿献血活动,4月22日,校青协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气象厅一楼报告厅专门举办了无偿献血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着重对常见的献血误区进行了解释,让同学们对献血知识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5月9--13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献血车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共计采集人数533人,总献血量162100毫升。涓滴之血汇聚生命力量,颗颗爱心点亮希望之光。在献血前,志愿者引导同学们有序完成了注意事项的阅读、信息登记、血压测量以及血液化验等准备工作。经检查符合献血要求的同学依序排队登上献血车,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献血后,志愿者为每一位献血者提供食物补充能量,同时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叮嘱同学要多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营养。每一位前来献血的同学在完成献血后都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献血证书以及一份精美的纪念
来源: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5月13日,来自刚果(布)、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5名留学生代表我校参加了江苏省2023年外国留学生“悦读江苏”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等5所学校分别承办。来自全省29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和来自56个国家的250余名外国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的开幕式。我校留学生代表在“悦读江苏”首站活动——悦读金陵中听取了中国诗词文化的有关讲座,体验了沉浸式阅读朗诵音乐会,并实地探访了科举博物馆。在音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追寻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感知中国教育深厚底蕴。据悉,我校留学生代表还将于5月20-21日赴徐州参加2023年外国留学生“悦读江苏”第二站——悦读彭城活动,使我校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广泛阅读与江苏文化有关的诗篇、散文等中外书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5月11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授、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朱洪斌、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胡胜与全校师生近距离接触,分享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感人事迹和成长经历,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校工会主席徐萍、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元杰以及全校500余名师生参加了宣讲活动。胡胜老师以《简单、执着、坚守 成就工匠精神》为题,结合自身个人经历,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细节决定高度等方面分享了成长成才感悟。他鼓励大家要努力打磨自己,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更大的平台,与卓越的人一起共同做事成事。朱洪斌老师以《择一事,忠一生》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职业选择,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三次技术突破诠释如何做到“择一事,忠一生”。他说,因为热爱,执着一事;因为挑剔,所以完美;因为责任,突破新高,从掌握到精通之间需要我们终其一生的坚持,选择坚持,便是选择了成功。两位劳模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现场师生深受教育和鼓舞。讲座之后,两位劳模和徐萍主席、张元杰副主任与校劳动之星的星际志愿者合影留念。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胡胜做讲座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朱洪斌
来源:工会
5月11日下午,文学院研究生教师编制备考暨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申请经验分享会在文德楼N302顺利举行。本次分享会邀请文学院2020级邹妍,2021级章程、邓顺利、李佳怡和2022级周宇欣作经验分享。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鹏飞,研究生辅导员邵芳及数十名研究生积极参会。分享会由研究生辅导员邵芳主持。首先,李佳怡和邓顺利分别就南京地区语文学科和四川地区英语学科的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及形式做重点介绍,从社招和校招、笔试和面试等方面提出有效建议,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提前制定备考计划。随后,邹妍着重提出,大家要及时和一同备考的朋友分享交流相关信息,不要闭门造车。章程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深圳和江浙沪地区英语学科的编制备考校招流程,她强调,备考时一定要广撒网,良好的心态也是关键影响因素。此外,周雨欣向大家分享了申请前往泰国担任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相关经验,她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勇于尝试不一样的校园生活。最后,邵老师对本次经验分享会作总结,希望各位研究生提高就业认识、打开就业思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场之路。分享会结束之际,同学们对她们的详细分享与热情鼓励表示感谢,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文学院
来源: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