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我校于雷丁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六届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本次大赛由南信大学生工作处主办,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承办,旨在弘扬创新精神,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此次大赛由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万金海、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社保办主任张雅婷、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管理工程学院大数据系胡森博士以及学工处副处长蔡惠华担任评委。大赛现场精彩纷呈。“擎天架海——多功能探测三栖开拓者”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发水、陆、空三栖探测器,探测器航海、探测功能领先于所有同类产品,已取得初步成功。“‘一心一意’非遗新营销模式的开拓者”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中,获得多项专利,开创手工课、研学课、线上课等多类课程,传授非遗技艺,同时还将元宇宙技术运用到非遗文化的创新中,构造完善的发展模式。“‘元助农景’——打造新一代元宇宙数字化农场”针对作物疾病监测不准确、成本高,农民专业知识不完备等痛点,打造高品质的农业智能信息生态链,保障农作物生长。评委老师对项目的商业模式与服务产品进行了提问,并对项目的宣传方式与对象提出相关建议。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发挥各自优势,展现能力素养,延续南信大创新创
月15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第三期“始于‘信’动,‘职’为你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企业行活动—南京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感知体验行动”活动(经开区线路)。活动伊始,同学们走进了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头戴安全帽,进入铁轨车间,与机器“亲密接触”,近距离观察机器的工作的细节;学习了铁轨分轨、变换方向等技术,同学们对轨道技术又有了崭新的认知。讲解员在参观的过程中,将公司发展历程、未来规划娓娓道来,大大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加深了成员们对公司的印象。随后,同学们参观了A.O.史密斯公司。在公司代表的讲解下,同学们打破了先前的认知。A.O.史密斯公司除了拥有众所周知的热水器产业,在厨房油烟机、净化器等等产业均有开拓。此外,成员们还学习观摩了公司产品核心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静音技术”,获得了软水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了解到净水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最后,同学们来到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此公司作为我校合作企业,与我校始终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曾多次来校宣讲和招聘,招聘了我校众多毕业生。同学们经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就及业务范围,近距离参观
为帮助学生更好确立生涯发展目标,科学合理规划生涯发展路径,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我校开展江苏省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此次培训采用线上视频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5月13日、14日,线下培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讲师团由具备核心就业能力专项师资培训资格、有丰富学生就创业指导工作经验的我校四名教师组成。线下培训围绕“人际沟通、求职、自我管理、生产力工具、创新、职业探索”六个模块进行。四位老师运用丰富的个人经历、生动的案例分析、翔实的数据统计、有趣的职场故事,给同学们拓展了就业知识和技能,鞭策同学们围绕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深入思考。 同学们纷纷表示获了很多新的知识,学到了许多关于就业方面的实际技能,更了解了求职中自己不清楚的诸多细节,对于以后的就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来自管理工程学院的祁同学表示本次讲座就是讲了就业最重要的六个板块,每位老师授课方式不同,结合自身经验,内容深入人心,受益良多。地理科学学院的李同学也表示培训有趣,也干货满满,对于就业准备的方向有所了解。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同学们提升职业素养、明确发展定位、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同学们进行价值塑造、素质培养、能力提升
5月18日下午,为帮助我校老师了解横向项目技术合同登记相关政策,提高学校技术合同登记效率,学校邀请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局刘洋主任来我校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培训。培训会在基嘉楼203会议室举行,由科技产业处程勇副处长主持。各理工科学院科研秘书、教师代表以及科技产业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培训会上刘洋主任围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进行授课,详细解读技术合同认定规则、技术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税收优惠政策等,并为现场参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个性问题答疑解惑,为我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法律赋予科技行政部门的职责,是技术交易享受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的必要条件,是为科技成果交易双方提供基本服务的有效抓手。另外,技术合同登记数据也是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科技产业处负责对全校依法订立的“五技”合同进行认定和登记。科技产业处将持续组织培训指导活动,帮助相关老师理解和把握“五技”合同税收优惠政策,了解登记流程,熟练使用系统,进一步加强我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规范化,实现量质并举。
5月18日下午,教务处处长马廷淮、副处长邹林斌,教师发展与评估中心主任王骥、副主任郭岩等一行5人前往商学院调研本科教学运行及教学质量。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再春、院长邱玉琢、党委副书记陈银、副院长何正全,以及学院各专业系主任、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再春主持。邱玉琢院长围绕此次调研主题,分别从商学院师资队伍结构、2022-2023学年教授上课率情况、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京东实验班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副院长何正全就学院平台课建设推进情况、院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听取汇报后,马廷淮处长对于商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课建设等方面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及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商学院对于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学院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专业结构,在保持成绩的基础上,再创新成果。王骥主任希望学院进一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及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会上,与会人员就商学院专业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日常监控和持续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书馆举办第二期“墨香”读书沙龙为建设“书香校园”,更好地服务我校师生读者,图书馆于5月17日下午在图书馆一楼求是阁举办以“语言是窗户”为主题的第二期“墨香”读书沙龙。周彩红馆长和十多名教职工参加。活动中,主持人郑尔宁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期书目——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江姗姗老师朗读了书中的一首诗《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领读人林玉容老师围绕书中介绍的沟通方式,通过展示案例帮助与会读者更好理解并运用非暴力沟通于日常生活之中。非暴力沟通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双方更加有效地良性交流。老师们踊跃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尤其是与学生沟通时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品味书香,共读人生。本期读书沙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阅读交流的兴趣,是一次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有益尝试,让参与者真切感受到品读经典的魅力,体会书香润心的深刻内涵。“墨香”读书沙龙是图书馆创新“书香校园”建设的常态化活动之一,坚持每期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形式多样、精彩有趣,力求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沙龙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进一步聚焦思想引领主责主业,团结引领全校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5月17日,校团委于滨江楼二楼报告厅举办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2023年思政技能大比武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决赛。各兄弟高校团委负责人,我校校长办公室、校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各学院团委书记、团学骨干共计300余名师生观摩了比赛。校赛分为党团基础理论测试、主题团课授课和团日活动策划案展示三个环节。现场以主题团课授课和团日活动策划案展示为主,参赛选手围绕主题,援引生动的案例故事、讲述鲜活的感人事迹、聚焦团学青年的奋进担当,对五四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红旗渠精神、新时代青年贡献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精彩讲述,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性。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特等奖3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7名,优秀组织奖7个,学校将推荐13人参加省赛。自2023年4月收到省赛通知起,校团委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
为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人才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5月16日,由人事处牵头,科产处、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以及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参加,以“校企合作促融合 助力人才谋发展”为主题,在行政楼528开展了科技合作对接交流筹备会。国电南自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部主任周茜带队,我校人事处副处长丁妮、杨元建,科产处副处长程勇,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副处长杨元建主持。杨元建副处长对国电南自领导专家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说,本次会议是深入开展校企对接的实际举措,希望能够促进更加紧密的携手,探讨下一步合作计划和内容。我校科产处副处长程勇就推进校企研发中心建设、开拓校地合作空间、打造创新平台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设成效。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以及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进行了工作介绍和成果展示。会上,校企双方围绕人才需求、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大家观看了国电南自的公司宣传片,周茜主任简要介绍了国电南自的相关情况,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进行了介绍。国电南自代表提到,当前企业的技术细分方向较多,存在
5月10日下午,我校于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讲,我国著名动力气象、湖泊生态环境工程专家濮培民教授为青马学员们现场授课。濮培民以《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为了美好的未来,从水科学进展谈起》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结合自身求学和科研攻关的难忘经历,以水结构性质、污水的治理理论和关键技术、建国以来对水质治理技术的探索等方面为切入点,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科研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研成果经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他说,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造未来的主力军,要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学会科学思维,勇于开拓创新,要时刻保持对学术的敏感、求学好问和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深耕专业研究,勇攀学术高峰,实现人生价值。本场报告激发了青马学员对科研创新的兴趣,一致表示要怀揣赤诚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向前辈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5月10日下午,期刊中心党支部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交流会。全体党员参加读书班并畅谈学习体会。会上,期刊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刘文军结合上级党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的整体部署,介绍了期刊中心党支部的整体学习安排。随后,《大气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智协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副主编倪东鸿、期刊中心副主任李海中分别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读本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章节内容。随后,大家紧密对照主题教育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具体办刊实际,围绕以读者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刘文军在交流时指出,自4月中旬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来,期刊中心党支部围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聚焦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