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样学习,为榜样点赞!为进一步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以优秀学子的先进事迹教育人、带动人,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激励人,我校于4-5月举办了“青春的榜样——2023年风云学子宣讲团系列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了16名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毕业生获奖代表,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青春故事。报告会运用“腾讯会议”在线直播开展线上宣讲,并同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办”微信视频号及抖音直播。报告会共开展三场,按照学科类别分为气象类、理工类、文管及其他类,累计有29个学院、7200多名师生家长观看直播。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大气科学学院的王宸绪,大学四年不忘初心、天道酬勤,直博南京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周卓彦,上下求索以窥真理,深耕学术,直博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的谈昊天,脚踏实地、用行动追逐梦想,综测连续两年位列年级前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嘉仪,“但行前路”、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不负韶华”、在生活里汲取力量;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刘泽丰,在专业学习和语言艺术中,寻找青春最闪亮的答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徐翰文,找准“心之所向”,以兴趣为出发点
5月23-24日,第二届南京科普产业发展论坛暨江宁区第35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宁拉开帷幕,我校侨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智协飞教授受邀参加论坛,并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科普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智协飞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国家促进气象科普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国气象产业包括气象科普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案例,并讨论了未来气象科普产业的发展前景。他说,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及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我国气象产业,包括气象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目前我国气象产业包括气象工程技术、气象信息服务、气象装备等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他还分享了开发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华东地区机场及终端区风场预报预警系统、为某服装连锁企业提供的专业气象信息服务的经验。展望未来气象科普发展方向,他强调气象科普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树立“大科普”理念,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普及气象服务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让
为彰显学生文明宿舍创建成果,发挥优秀朋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学生社区建设,学校于5月24日在明德楼N103举行第三届本科生“信大乐居·最美宿舍”公开评审展示会,本次活动线下评审和线上观摩同步进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并担任评审嘉宾。本次“最美宿舍”评选分为“最美内务环境”“最美学风标杆”“最美党员先锋”三类,经过前期宿舍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审核、专家初评,全校共有24间本科生宿舍进入到公开展示评审环节。现场展示环节,各候选宿舍代表结合PPT、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各自“小家”的文化氛围、学习风气及先进经验,分享了宿舍成员的成长收获,展现了信大学子的优秀风采。他们中有环境整洁、文化鲜明的内务达人;有互染书香、相伴成长的学风标杆;有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党员先锋。24名参评宿舍代表的精彩展示,给在场师生和线上观摩的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学校持续开展“信大乐居·最美宿舍”评选活动,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充分发挥典型宿舍的引领示范作用,还弘扬了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创建乐学、乐活、乐居的学生社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展评会现场
为配合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推动劳动实践育人渠道多元化,5月24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与大气院联合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劳动教育课。该课程由大气院陈国森老师主持,约150名大气院大三学生参加。活动中,学生们分成三组。第一组参观并打扫整理图书馆四楼自科阅览室历史天气图和南信大实习台高空图。在徐丽娟老师和杨蕾老师指导下,学生们认真打扫整理,真切触摸和翻阅馆藏珍贵的气象资料,跨越时空与专业历史相连。第二组参观校档案馆。由档案馆郭崇兰老师带领学生们结合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查看了我校珍贵历史文献和照片资料,向学生们展示并让学生们亲手体验了档案整理工作中的“三孔一线”装订。第三组参观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珍贵的文史资料和照片,进一步了解我校的创校历史与艰苦朴素的文化传统,全面认识到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及教学教研成就。此次大气院本科生劳育课堂走进图书馆(档案馆),是加深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理解的又一创新性实践探索,得到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该活动恰如其分地将学科专业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与美育涵养中,不仅了解到学校的历史文化,而且增进了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在亲身实践中增强文化
5月24日下午,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卢开刚应邀做客我校金针讲堂,为我校学生作《雨花石欣赏的新思维》专题讲座。卢开刚图文并茂地为同学们从质地、线条、色彩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雨花石抽象美的三种形式;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追溯雨花石文化流变的历程及审美特征;从情感、节奏、章法、境界四个角度阐述雨花石抽象美的内涵;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提出加强和改革当前雨花石欣赏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并结合当代的赏石实践,深入浅出、精彩生动地普及欣赏和鉴别雨花石的知识和方法,给同学们带来一种新的体验、思考和遐想。雨花石是南京的自然遗产和地方特产,它的欣赏习俗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已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雨花石现已成为美丽古都、博爱之都、文学之都南京的象征和文化名片,是南京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场讲座让在场同学深入了解雨花石的内涵,欣赏了雨花石的艺术之美,开阔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味,激发了大家对南京地方文化的兴趣。卢开刚号召同学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价值,与国际赏石活动接轨,让雨花石走向世界,为国家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讲座现场互动交流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西部。2023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实施的第20年。为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对西部计划的了解,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西部计划广西项目办邀请6名在岗志愿者,于5月6日-11日前往广西各相关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宣讲活动,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团长宋佳铭作为河池市唯一的宣讲团成员代表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宣讲会上,宋佳铭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结合自身支教经历,多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服务地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分享了自身参与西部计划的成长感悟和收获,他号召同学们勇担使命、脚踏实地,积极投身西部志愿服务,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分享环节结束后,西部计划广西项目办围绕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工作内容、报名流程、待遇保障等方面对西部计划的各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介绍西部计划在广西的招募规模、参与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最后在答疑环节中,宣讲团成员就高校毕业生所关心的服务政策、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与深入沟通。据悉,2023年广西西部计划宣讲团由9人组成,分成3个小组,赴全区10个地市17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并通过新媒体、海报、宣
2023年5月21日上午,首届南京科技馆科学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南京科技馆举行。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加强我校与南京市科技馆在科普志愿服务方面的合作,搭建好志愿服务实践平台,推进我校科普志愿服务工作向好向优发展,启动仪式上,我校向南京科技馆签约授牌,共建科普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南京科技馆副馆长朱卫,我校团委副书记饶建及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省内12所高校同志出席活动。启动仪式上,朱卫对各高校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南京科技馆的基本介绍,表达了同各高校实现共建、达成进一步合作的强烈愿望。饶建代表我校向南京科技馆授牌科普志愿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后,南京科技馆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表彰,我校“小小气象员”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贺靖宇同学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近年来,我校与南京科技馆合作开展“小小消防员”、“探索宇宙奥秘”等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向南京科技馆输送志愿者百余人,开展专项科普志愿实践活动数十次,切实为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作出贡献。本次活动中,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小小消防员”、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探索宇宙奥秘”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在馆内
专利知识走进南信大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推动“知识产权强校”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专利质量,科技产业处组织开展“专利知识走进南信大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讲座活动,特邀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事务所资深代理人、合伙人郭杰文于5月18日晚上,在千秋会堂 201 报告厅作报告。南信大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120多位师生参会聆听。会议由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主持。章胜对本次讲座专家、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等方面做了简单介绍,期待后期更多的专利相关讲座惠及园区更多师生。郭杰文以“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做知识维护者”为主题,分别从认识专利、专利交底书的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专利申请及审查流程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我校专利申请质量、产出高价值专利、提升同学们尤其是园区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科技产业处作为学校科技服务和管理部门,致力于“知识产权强校”目标建设,将一如既往做好南信大师生知识产权服务工作。
5月19日,昆山开发区召开2023年校地合作“支部联建、服务联动”主题活动暨昆山开发区技术转移平台年度工作会议,推动校地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昆山开发区技术转移平台向专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逐步提升创新资源嫁接成效。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珊珊,区科技局、各技术转移平台负责人、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我校科技产业处参加会议并作汇报。秦姗姗表示,大院大所是人才科创工作的有力支撑。昆山开发区将聚焦合作桥梁搭建和服务品牌输出,发挥好链接高校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与科技人才成长、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多方共赢。同时,紧盯科技成果评价和项目转化落地,协同推动全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昆山开发区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示范园区注入人才科创新动能。活动现场,“校地基层党建联合体”启动仪式举行,该模式将以校地党建联动,共同提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的精度、深度和温度,以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我校科技产业处党支部作为代表之一参加启动仪式。活动中,各技术转移平台简要汇报近三年整体工作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我校昆山开发区分中心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近年来,我校昆山开发区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九三学社中央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工作要求,5月20日,我校九三学社支社组织社员赴镇江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烈精神。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参加活动。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九三社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伫立在烈士纪念碑前,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随后社员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了革命先烈们的先进事迹,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书信手稿、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大家被先烈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英勇事迹深深地感染。 活动结束后,社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合作初心、激发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主题教育活动;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汲取先烈们的精神力量,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学校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参观镇江烈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