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24年常州市“名校优才引进计划”校园巡回招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站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等二十六家企业参加此次招聘会,涵盖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新能源、电力、金融、教育培训等产业领域,满足不同专业背景毕业生们的求职需求。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来到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展位咨询招聘岗位、薪资待遇等情况。许多用人单位都在招聘简章上列出了包括食宿待遇、奖金补贴标准、节假日福利等内容,并为毕业生耐心解答问题。当前正值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学校多措并举开展春季促就业服务行动,精准满足毕业生多样化就业需求,营造毕业生积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力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活动现场
4月10日上午,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许立俊一行来校调研,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涛出席并主持交流会。陈涛对许立俊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欢迎。她从学校统战工作总体概况、加强组织领导、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侨务工作、统战理论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统战工作开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大气·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效。她说,高校统战工作要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宝作用,汇聚党外知识分子干事创业。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赵飞介绍了我校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许立俊简要介绍了南京体育学院特色发展和统战工作基本情况,并对我校统战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誉,他表示此次调研收获很大,许多经验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今后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两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双方围绕联谊交友、统战工作激励保障机制、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座谈会后,陈涛陪同许立俊一行参观了见山园和“大气·同心”教育实践基地。交流会参观见山园参观“大气·同心”教育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生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防范能力,2024年4月8日下午,学院与盘城派出所联动,邀请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反诈中心及出入境大队警官来校举办了法制宣传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主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反诈中心石鑫警官首先对参与此次讲座的留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常见电信诈骗案例入手,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及有效预防措施。随后,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陈林警官以留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现场弹唱方式,围绕禁毒主题向在座留学生们科普了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最后,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出入境大队吴越警官对讲座内容作简要总结,并再一次告诫留学生们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遵守中国法律,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和毒品。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适逢其时,初到中国的他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收益良多。国际教育学院一直将安全稳定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常态化、精准化、系统化。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努力构建警校联动的留学生动态协同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加深留学生对我国法律法规和治安管理条例
4月9日,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SIP职通车”春季校园引才活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招聘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本次招聘会是我校考研复试后首场招聘会。招聘会吸引了共有苏州大学附属中学、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近三十五家企业参与,提供了涵盖工程师、教师、会计财务、行政人员、储备干部、调试技术员、医护人员、设计员等就业岗位近千个。各企业前人头攒动,毕学生纷纷就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与用人单位展开交流,用人单位就职业规划与行业前景与毕业生展开沟通,详细介绍业务范围、发展方向等学生们关心关注的问题。下一步,我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锚定目标、多措并举,做深做细就业服务,持续开展就业活动,为毕业生“强”技能、“送岗位,帮助考研后尚未落实去向的2024届毕业生尽早就业、尽快就业。
4月10日,全国首部思政课题材电影《我要当老师》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点映。我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各院学生代表共计600余人现场观看影片。作为首部反映思政课教师成长故事的院线电影,影片立足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宏大背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讲述了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孙恒,在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怀德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辅导员等指导帮助下,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引领学生团结向上、青春筑梦,逐步实现“我要当老师”的理想。据悉,影片特邀400多位优秀思政课教师集体出镜,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放映过程中,在场师生时不时爆发出欢乐笑声,影片动情之处,也有同学不禁潸然泪下。电影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细腻地演绎了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思政课教师的艰辛与不易。观影结束后,在座师生心绪激荡,久久回味。在场青年教师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用
文/图:曹慧霞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加快现有期刊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集约化建设步伐,4月8日,期刊中心调研组一行9人在期刊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刘文军的带领下,赴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进行调查研究,同创刊主编程宗明教授、编辑部主任尹欢等就办刊特色、品牌定位、期刊国际化、集约化管理、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主题展开调研并进行深入讨论。调研组受到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的热情接待。在调研座谈会上,编辑部主任尹欢和云实习编辑项目负责人王平详细介绍了个人发展、团队建设、行业共建在英文期刊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分享了在国际竞争中如何通过不断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助力提升期刊的学术品牌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云实习编辑团队的在节约成本、集约资源、服务行业等方面的探索过程及实践做法。参加调研的编辑人员对南京农业大学近10年来探索创办3种英文期刊的办刊业绩十分赞赏,并就办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疑惑及思考面对面与同行专家进行咨询探讨,寻求科学有效的突破路径。座谈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高校科技期刊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是汇聚本校最新学术思想、承载一流学科成果的重
2024年2月7日是中国近代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竺可桢先生是我国“气象学之父”,为我国气象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重要基础。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气象立校既是学校的最大特色,也是学校的“精气神”所在。为纪念竺可桢先生逝世50周年,激励广大学子学习竺可桢先生“求是”的科学精神,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竺可桢全集》编委兼出版编辑组组长潘涛于4月8日下午在培训楼C101作报告。此次报告会由科技处副处长李蓓蓓主持。报告以“观天察地,卓尔又凡--解读竺可桢的科学家精神”为报告主题。潘涛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讲述了竺可桢贯彻“求是”精神的一生。从1913年到1974年,从哈佛留学到担任浙大校长再到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始终坚持在工作一线,哪怕在耄耋之年,竺可桢仍坚持出版了对中国气象影响深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长期坚持撰写日记,61年春秋从未中断,这些日记不仅是竺可桢对每天生活和工作的记录,也刻画了一幅恢宏的历史长卷,为后世研究“竺学”以及中国的科学发展史留下极其难得的史料。潘涛还特别强调竺可桢在浙大担任校长时期提出的两个问题
暖春三月,繁花满路。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推动我校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学生社团向上发展,开学至今,我校学生社团开展了“辞雪迎春、万物欣荣”系列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团活动包含科普实践、讲座培训、歌舞表演、手工制作、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共吸引了全校4000余名学生参与。在第十届国际文化风情展上,致用国学社和丹青留影社通过体验书法、茶艺等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师社团、3D打印社团,龙山书院气象灾害预防协会、 “气”联网协会、照亮气象科普俱乐部、“追蓝”环保社等科技类社团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包括竞赛知识解答、科技志愿展览、气象灾害科普、参观北极阁、“观云测天”云朵照片收集等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展科技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的平台;校园音乐协会、吉他协会、韩国语言文化交流社、古韵民族器乐协会陆续进行了路演活动,音乐与舞蹈交织,青春与活力共舞;DIY手工作坊、丹青留影社、自然观察社特别举办了手工风车、书法纸伞以及叶脉书签的制作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飞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公布了《关于遴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公告》《关于遴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公告》《关于遴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公告》,我校“‘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色行者井冈山宣讲团”“‘延一脉红,安初心梦’宣讲团”3个志愿服务团队分别入选。我校“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和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新媒体等方式,在宣讲过程和宣传过程中将“两弹一星”精神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红色行者“井冈山宣讲团”注重互动和交流,通过进学院、进社区、进企业举办座谈会、分享会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社会群众更深入地了解井冈山精神。“延一脉红,安初心梦”宣讲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常态化宣传,让青年大学生和社会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延安精神深刻内涵,感受延安精神对于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校团委以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与团队为抓手,以“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各类宣讲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
4月8日上午,由商务部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与气候信息服务研修班”在WMO区域培训中心开幕。该研修班是2024年我校承办的首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共有来自阿富汗、古巴、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萨摩亚、塞拉利昂、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26名官员参加。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方及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副主任王勇主持。程方向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我校六十余年的发展成就以及我校国际培训对促进世界气象业务领域能力建设发挥的突出作用。她表示,世界正经历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剧增,迫切需要提高气候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气候治理的智慧水平,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城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最终改善社会公平、公共卫生和人民福祉。程方介绍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最大优势和最有效方案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的立场和态度。该研修班将邀请我校及国家和省市气象部门专家参与,通过课堂讲座、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增进各国政府官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促进多边友好,助力达成气候治理共识。来自萨摩亚的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