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应宽、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科技管理处副研究员沈成、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肖茂华、江苏大学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唐忠,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副研究员张华一行来校考察调研。我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磊、陶涛,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副院长肖薇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李磊对王应宽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从从学校的办学沿革、师资队伍、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成果;肖薇介绍了我校农业气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学院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智慧农业等涉农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实力强,期待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密切合作、加强交流。王应宽介绍了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发展历程和业务领域开展情况,介绍了所任总编和主编的《农业工程学报》、《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农业工程技术》等期刊的创办和业务发展概况,并对加强学科建设、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双方就联合开展平台共建、农业规划项目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
8月18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志愿者团队暑期英语志愿服务圆满落幕,结班仪式在雷丁楼C101举行。本次结班仪式由国教院老师曾富杰主持,吸引了众多家长、小朋友及留学生的热情参与。仪式在轻松愉悦的趣味英语问答中拉开序幕。志愿者们通过将前六期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知识要点进行巧妙整合,精心设计了30道具有挑战性的英语问答。通过抢答形式,向现场小朋友和家长们展示了暑期英语志愿服务的教学成果。现场小朋友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非凡。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积极参加了抢椅子、勺子大战、投壶和气球平衡等四个趣味盎然的体育小游戏,不仅满足了小朋友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还让他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最后,学院还为参加此次暑期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颁奖典礼,以表彰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朋友以及辛勤付出的留学生志愿者。唐崇铭、黄钰婷等15名小朋友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领奖,胡白、芳然、艾莎、博帆等4名留学生志愿者也因其在活动中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荣誉表彰。之后,全体参与人员共同合影,将这份荣誉和美好回忆永远定格。本次暑期英语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区的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展
8月16日,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伟一行来校调研并开展校企洽谈活动。宏大建设集团行政人事管理中心总监郭广瑞,我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磊,教务处、科产处、艺术学院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处长陶涛主持。李磊对宏大建设集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以及发展规划处的基本情况。他说,南信大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特色”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的战略发展需求,服务地方、行业和企业。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和交流双方能增进了解、拓展合作、深化友谊。张伟对南信大给予宏大建设集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企业的文化、成长优势、F+EPC核心模式解读、经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表达了双方能够在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深化校企产教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期待。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资源共享、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后,宏大建设集团一行参观了我校见山园等地。座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发研究生的爱国情怀与科技报国精神,助力研究生高质量创新创业,我校10位硕士研究生赴杭州参加为期三天的“中国研究生·科技中国行·创业训练营”活动。活动第一日创业训练营的开幕仪式上,我校硕士研究生付锦燚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对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杭州滨江区政府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表示希望借助本次宝贵的机会,拓宽知识视野和思路,了解到当前相关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而将所学所得充分运用到项目研究中去。开幕仪式结束后,杭州市滨江区党委人才办为同学们介绍了杭州的人才政策。随后举行了成功企业家的讲座论坛,他们围绕“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的主题,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为在场的研究生们分享了宝贵的创业经验和心得。活动第二天,训练营组织前往多家知名创业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这些企业覆盖了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当前科技创新的成果。有充满科技感的北航杭研院,有独树一帜的农业创业公司艺福堂茶业,有在半导体、模拟芯片领域耕深的矽力杰公司,还有致力于网络安全保障的安恒信息,从先进的设备到忙碌的工作团队,从新颖的
8月9日,我校专家团队一行15人赴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集团”)走访交流。此次会议旨在深化双方在钢铁产业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研究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南钢集团总裁助理孙茂杰、南钢新材料研究院院长陈林恒、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汤贤娟,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出席会议,会议由孙茂杰主持。孙茂杰对南信大专家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南钢集团发展历程和产业特色作简要介绍,他说,南钢集团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南钢集团坚持以生产高端品种、高附加值产品为特色,已形成中厚板、棒材、高速线材、钢带等优质产品系列。南钢集团作为中国特大型、江苏省重点钢铁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他希望校企双方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南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王军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面貌,特别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快速跨越发展。学校积极打造“一体两翼三维”学科生态体系,目前已形成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学校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江北新区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积极开展科
8月1日,科技产业处组织我校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遥感装备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先进计算与智能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大气光电智能感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四个气象类工程研究中心赴江苏省气象局汇报交流。各中心负责人先后汇报了中心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局校合作等方面的建设成效和未来发展规划。省气象局各业务部门分别就雷达观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生联合培养、高价值数据产品等内容同各中心深度交流。江苏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刘聪充分肯定了本次交流活动的成效,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一是各中心要紧密围绕建设任务要求,对标验收指标,系统筹备中心验收;二是进一步深挖局校合作潜力,发挥双方各自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业务应用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局校合作提质增效;三是各中心要依托江苏气象优势,力争气象服务地方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推动中心建设。江苏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观测与网络处、气象探测中心、气象信息中心、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活动。
7月24日,为进一步帮助昆山企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7月24日学校科技产业处携手昆山开发区科技局、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共同举办电子信息行业前瞻发展座谈会。我校电信院、集成电路院有关专家,学校昆山经开区技术转移分中心负责人,昆山开发区近十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由昆山开发区知识产权科科长潘松柏主持。会上,倪海彬副教授介绍了光电感知创新团队的相关成果,并就研究方向及未来趋势和在场企业进行了探讨。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其中江苏翊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等提出明确合作意愿,表示将携手南信大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会前,我校专家一行应国内电阻龙头企业之一的昆山厚声电子邀请,深入调研企业生产现状、关键技术难题。韩占康副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厚声电子46年成长历程,强调企业重视人才引进、精英培养,致力打造一流团队,憧憬未来以更大的技术优势成为中国电阻行业的绝对领先者与国际电阻市场的强力竞争者。主管研发的牛士瑞副总经理就电阻基材、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我校刘清惓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昆山经开区技术转移分中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企业
7月30日,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主任(院长)薛春江正高级工程师、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博导)、中心创新基地主任徐文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中心金工实训基地副主任刘洪建一行来访。会议由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庄建军教授主持,中心部分教师参加座谈。庄建军对内蒙古科技大学薛春江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和近年来的办学成绩。他说,南信大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气象学科为特色,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气象+”“+信息”学科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学校本科招生规模和招生投档线持续提升,完全得益于学科特色鲜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接着,从中心成立背景、实验室平台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竞赛组织和竞赛成绩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薛春江对于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于中心工作、尤其是学科竞赛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有想法、有秩序、有成绩。接着从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中心的人员规模、机构设置、内涵建设、发展困境和未来发展机遇作了介绍。他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在学科竞赛组织管理等方面吸收宝贵经验。座谈会上,双方就师资队
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新学期校园正常生活秩序和安全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7月24日至29日邀请属地交警、特巡警、消防等一线专家及保卫处干部开展暑期保安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全队保安队员参加培训。本次技能培训围绕专业理论、综合素养、实战技能三部分进行讲解并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此次培训不仅锻炼了保安队员的实操能力,更提升保安队伍的整体水平。参训队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在工作中底气更足,在快速发现影响校园稳定的异常行为、快速识别可疑对象、快速报告处置可疑情况等更加得心应手。在下一步工作中,保卫处将持续定期对保安队伍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保安队伍技能水平,牢固树立校园“安全第一”思想,巩固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成果。
7月20日至7月26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海南大学、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联合承办的202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海南大学举行,比赛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250余所高校的12000多名优秀学子的3000多个项目线上报名参赛。经初赛展示和决赛答辩两轮PK,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25 项、二等奖402 项、三等奖653 项,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研究生、本科生两支队伍首次参加该项赛事,分别斩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合影比赛设置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现场展示等环节,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环节。研究生万超团队合作完成了“智护未来—基于ROS 的智能陪护机器人”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全方位移动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以STM32F407为主控的运动控制平台和AI边缘计算终端Jetson Xavier NX,系统集成了自主巡逻、人物跟随、姿态识别和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能对跌倒等异常状态实时监测并及时报警,从而降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意外风险,为老年人生活提供贴心的帮助;本科组邱志亮团队合作完成了 “基于非侵入式BCI的注意力训练仪”项目,利用神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