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校召开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学习交流会,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相关篇目,交流本学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工作重点,讨论“同心促发展”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专项调研课题内容。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会议。会上,陈涛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及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中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篇目内容。她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结合本职工作加强学习,同时组织党派团体成员深入学习研讨,将精神领会和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定不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在解决国家高精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校党委支持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立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围绕办
2024年10月16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工会主席张武宁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工会主席徐萍主持会议,大气物理学院分工会主席陈建坤、商学院分工会副主席刘燕、瑜伽协会副会长杨文娟及校工会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徐萍对南审工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以“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校工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和工会工作的体会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我校工会工作的总体情况;重点结合我校教代会与提案工作、分工会考核体系以及工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等内容,分享了我校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实际成效。参会的分工会主席和协会会长分享了职工小家和教工协会的管理经验。交流环节中,双方围绕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和智慧工会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张武宁对我校的热情接待和无私分享表示感谢。他表示,南信大工会工作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在大数据分析运用、文体活动安排和二级分工会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思路,此次来访收获很大、感触良多。希望两校工会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为教职工服务的水平,共同促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会
近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向我校WMO区域培训中心发来了一封感谢信。在感谢信中,台风委员会对培训中心承办的“太平洋风暴潮漫滩模拟培训班”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对培训班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太平洋地区的气象水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更为推动区域气象水文合作、提升灾害应对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台风委员会表示,将继续加强与我校WMO区域培训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推动全球气象水文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太平洋风暴潮漫滩模拟培训班”为期5天,共有来自美国、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等国家的10余名气象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此次培训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了参训学员们的专业素养,更在于促进了国际间气象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在培训期间,学员共同学习了风暴潮的形成机制、漫滩模拟技术、灾害风险评估以及应急响应策略等前沿知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分享了各自国家的灾害应对经验和教训,就共同关心的气象水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更
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工程+艺术”跨学科教育,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简称“工训中心”)联合艺术学院,在原有《商业品牌展示设计》课程中,开展定制化实践环节探索,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本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艺术学院在品牌展示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意能力,工训中心拥有先进的激光加工设备和熟练的加工操作能力,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服务艺术类课程创新设计,让2022级艺术科技1班在现代化的激光加工实验室里深度体验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学习过程,弥补了品牌设计作品输出难、无法亲自参与作品的加工制作过程的缺憾,课程为培养学科交叉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艺术学院罗老师给学生讲解产品图形结构与软件设计,指导学生完成品牌平面设计、三维建模、材料选择等多个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工训中心姚老师结合材料特性与激光工艺,向师生们展示了非金属切割机、激光内雕等加工工艺。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趣浓厚,认真记录并踊跃提问。通过加工演示,同学们见证了设计从方案效果图到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加强了对材料成型工艺技术理
10月15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21项科技成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39项科技成果被评定为“良好”等级。我校申报的三项成果均成功入选,其中“浓雾的生消与理化特征及预报技术”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北极与热带系统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协同影响及机制”和“大气多参数探测多普勒激光雷达”被评定为“良好”等级。“浓雾的生消与理化特征及预报技术”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雾进行了长时间系统观测实验,并在雾的生消机制、理化特征和预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北极与热带系统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协同影响及机制”发现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海温的非对称增温趋势引起南北半球哈得莱环流的非对称变化,并导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并指出全球增温引起北极和热带对流加热作用增强,导致北极-热带系统与中国夏季强降水之间的联系增强。这些新现象证明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和大气水分循环的变化增强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与北极-热带系统之间的联系。“大气多参数探测多普勒激光雷达”面向我国气象现代化,以及在国防、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上的迫切需求,突破了高稳定激光源、高
10月11日,科技产业处组织了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军及其团队赴南通大学交流合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及其团队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万亮,南通大学服务地方工作处处长高江宁等出席活动,会议由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主持,科技产业处相关人员参会。顾晓松对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七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分享:一是新药研发、小核酸、外泌体与细胞治疗;二是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三是高端医疗设备与医药先进制造;四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与医药智能制造;五是器管芯片、类器官构建与再生医学;六是大数据、智慧医疗、肿瘤与慢病防控惠民工程;七是生物合成与生物制造。他指出,这些方向不仅代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趋势,也是联合体推动行业进步、服务社会的重点领域。他希望能与我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生物医药新兴产业乃至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万亮指出,面对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预防+治疗”相结合的策略来降低癌症负担。并结合中医体质学理论与人工智能、移动应用方向的经验,作了“数字中医人”中医体
10月13日下午,我校成功举办了2024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差额评审公开展示会。此次展示会划分为理工类A组、理工类B组以及综合类C组,三组同时开展,确保了评审的全面性和高效性。学校相关领导、辅导员以及近1400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观摩了这场精彩纷呈的评审展示会。评审展示会上,88位候选学生按照抽签顺序上台,以PPT形式进行了5分钟的风采展示。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学霸”“前茅”“推免”是展示学生的代名词,他们不仅在学业上成绩斐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更在科研探索、学科竞赛以及文体活动中全面绽放光彩,不断追求卓越。青春奋斗,榜样先行,他们中,有人深耕学术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领域,发表了多篇具有高水平影响力的论文;有人在学科竞赛中挑战自我,于“国赛”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卓越的实力和非凡的才华;还有人投身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责任。三个半小时的展示会,不仅是一场青春励志的盛宴,更是一次经验交流与成长的分享。这群青春奋斗者,用他们的天赋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了南信大的青春榜样,也生动诠释了南信大育人成果的丰硕。展示结束后,各评审组组长作
10月12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多哥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研修班”在WMO区域培训中心开班。WMO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方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多哥气象、地质、环境卫生、资源规划、公共安全等部门的18名司处级学员出席。开班仪式由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培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程方在致辞中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诚挚的欢迎,随后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国际化发展战略,重点回顾了我校国际培训参与世界气象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和成果。她表示,自1972年以来,中国和多哥之间保持了真诚友好来往。特别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合作、文化教育医疗等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她介绍了此次研修班的总体日程安排和项目宗旨,并希望研修班的举办能助力多哥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业务水平的提升,并为双方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多哥环境与森林资源部办公厅Ouro Akpo Arigna先生代表学员致辞。他对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研修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依次介绍参加此次研修的来自多哥气象、地质、环境卫生、资源规划、公民安全各部门的学员。他期待大家能够珍惜这次
10月10日,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秋季校园招聘会“SIP职通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本次招聘会共有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易德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上市企业、外资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共计46家用人单位参会,涵盖建筑、金融、设计、计算机、新媒体等多个行业。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毕业生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详细询问用人单位岗位工作内容、企业环境、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同时也与单位积极交流,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用人单位代表热情地介绍单位情况、岗位要求、薪酬组成,认真解答学生们的疑问。我校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扶持、能力培训、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等就业创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活动现场应聘沟通
10月11日,我校在大活举办2024年“校园苏州日”暨“就在张家港”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本次招聘会吸引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31家,涵盖经管、文学、设计、生物技术、计算机、机械制造等专业。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企业代表们热忱地向应聘同学介绍公司的发展前景、工作职责以及薪酬福利等情况,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应聘同学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积极地与企业代表互动交流,充分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招聘会是连接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既是学生就业指导的实践大课堂,也是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更是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学校将持续不间断开展招聘会、宣讲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