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骥平教授应我校海洋科学学院邀访于文德楼S519做题为“Development of a new sea ice model adapting to rapid polar changes”的报告。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王晓春教授主持。
报告中,刘骥平对海冰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过去五年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所做的工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系统讲解。北极海冰的减少是当前极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北极海冰状况与观测有较大差距。刘骥平将海冰模式中的物理学过程分为多尺度变化的热力学过程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介绍,多尺度变化的热力学过程参数化和非连续分布特征的动力学参数化在未来高分辨率海冰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参数化方案已在一些地球系统模式中得到了应用,改进了海冰的模拟。最后,刘骥平介绍了中山大学极地号的情况,并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加入到极地研究与海冰模式研发的队伍中来。现场,刘骥平还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在科研选题、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座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百川学术-海洋前沿”是我院为深化学术交流、拓展科研合作而举办的专题系列报告,本期讲座是该系列专题报告的第二期。来访学者除作专题报告外,还将与我院教师就学科前沿问题展开座谈交流。未来,我院将继续邀请业内知名学者来访,将本专题打造成具有我院特色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