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传真

院系传真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传真 > 正文

第二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27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作者:易永源 责编:阙华燕 访问量:

近日,第二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空间环境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协办,中科创微(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全员出动,组建师生志愿服务团队20余人,为大会提供全流程保障。

来自全国9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7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录用论文548篇(口头报告438篇、壁报110份),论文数继上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再创新高,进一步反映了我国空间物理事业的繁荣发展。到场专家学者也都相约大家继续在空间物理前沿问题上勇于创新,不断攀登,不断开拓空间物理研究新局面。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清和主持,闭幕式由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建永教授主持。特邀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院士、徐寄遥研究员、冯学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毓明教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宗秋刚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全明教授,北京大学田晖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吕建永教授等9位专家围绕空间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子午工程的最新进展、太阳活动的影响、行星磁场的测量、磁场重联的研究、临近空间的多圈层耦合机理等前沿科学方向作大会报告,现场反响热烈。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12个专题分会场同期举行,涵盖太阳物理、太阳风与行星际物理、磁层物理、电离层与高层大气、临近空间环境效应、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空间天气与环境应用、行星物理、空间物理探测技术、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空间天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近地空间系统-表层系统-内部系统耦合过程与机理以及基于子午工程的前沿科学进展,引发广泛讨论。

大会现场

王赤院士作报告

吕建永教授作报告


作者(文) 作者(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