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毕业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南京道勤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总经理;南京市秦淮区蓝梦酒店管理中心创始人、总经理。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院优秀学生干部荣誉、学院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2016年,叶思获评“南京市青年创业杰出人才”、南京市浦口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个人”、江北新区“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个人”。叶思带领传媒团队设计制作的作品,看起来透露着独到和纯熟,但他本人却始终保持着质朴与谦和的气质,而这与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的创业故事是分不开的。广延数职,以知得失从大一开始,叶思就深知自己会走上创业的道路。这个未知领域深深地吸引着他。读书期间他曾在酒店做过兼职服务生,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创业灵感——就从酒店业开始创业之路!当然,从兼职到创业是有风险的,叶思决定先从低风险且自己比较熟悉的酒店人力资源入手,于是在2013年5月,他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蓝梦酒店管理中心”。在创业之初,虽然不需要家人的资金支持,可他还是遭到了父亲的质疑。“爸爸跟我说,创业没有那么简单,困难会越来越多,担心我会坚持不下去。”但是这并没有打消叶思的创业热情,相反,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风头正盛的校园传媒,创业领域越来
鹿麒,2014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目前拿到美国匹兹堡大学、雪城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4个offer,选择了去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信息科学专业硕士。关于成长,她有自己的“小确幸”。用心做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大一刚进校的时候,一切充满着新鲜感,鹿麒也难免有些小小的迷茫。她报名参加了一些学生组织,开心地奔波于大小活动之间,经常因为忙到半夜而感到“自豪”,繁忙的工作之下还保持着不错的学习成绩。到了大二,身上的担子重了,慢慢从一个小干事成长为部长,责任与日俱增。那时候,鹿麒经常跟学弟学妹说,“做事都有三步,兴趣、责任、坚持。”她也一直这样鞭策着自己。“比起把考研这件事坚持下来的同学,我觉得自己差了很多,比我优秀的人也很多。”鹿麒这样评价她自己。她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总想着去参与更多的新鲜事,尝试更多的可能,“在学生里我可能看起来有点不那么‘安分守己’,哈哈”。最重要的是自信和机遇大三,鹿麒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一次,有企业来学院做宣讲,在学院“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下,被录取的同学除了能获得一份世界500强公司的正式工作,还能拿到奖学金。本
5月26日上午,我校文园学生公寓20、21、22幢顺利实现主体封顶,同时新建游泳馆项目开工建设。我校副校长张永宏出席游泳馆开工仪式并视察学生公寓封顶情况,体育部负责人、学生校长助理代表及基建处全体人员参加活动。 在西苑工地,张永宏副校长一行来到新建学生公寓顶楼,全面查看学生公寓主体封顶情况。他表示,在三个月的施工时间内,学生公寓能够实现主体封顶,离不开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不懈努力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他要求基建处再接再厉,加快学生公寓后期工程建设,确保按时交付。 在游泳馆施工现场,张永宏副校长听取了基建处的汇报,并与体育部代表、学生校长助理代表、施工单位代表共同为工程奠基。他仔细询问了项目建设前期准备情况,并就项目建设质量、建设周期、施工安全进行了具体部署。 学生公寓的主体封顶及游泳馆的奠基开工,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更坚强的保障,更是“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新建游泳池(馆)项目开工奠基
5月23日,第九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彰大会在哈尔滨举行。本次大赛从全国8个赛区中评选出大学组全国一等奖11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1项,大学组优秀组织奖10个。我校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斩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现历史突破。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兴趣,同时提升了教师的竞赛指导水平。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5月25日上午,斯里兰卡基础产业部部长DayaGamage一行2人来访我校。校长李北群在行政楼429外宾接待室会见了代表团,副校级调研员刘宣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见。李北群校长对斯里兰卡基础产业部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希望推动斯里兰卡高校与我校的合作与交流。李校长指出,在斯里兰卡挑选高质量的院校与我校展开2+2或3+1的合作,一方面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学生的求学成本。李校长针对DayaGamage部长关心的两个问题做出了解答,一是我校已向中国留学基金委提出申请,以期接纳更多的斯里兰卡学生来校学习;二是我校已与中国气象局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愿意参与到中国气象局的专业团队里,为斯里兰卡防灾减灾献出一己之力。斯里兰卡基础产业部部长DayaGamage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斯里兰卡的气候状况十分复杂,今年更是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而中国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希望可以与中国气象部门展开合作并期待我校的参与。DayaGamage部长指出,斯里兰卡有很多中国企业,斯里兰卡与我校的合作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随
5月23日下午,我校与盐城高中“校长面对面暨中学校长论坛”在盐城顺利举行。校党委书记管兆勇,盐城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邹必俊,盐城中学、盐城一中等盐城地区十余所高中校长以及我校学工处、大气院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由郭品文书记主持。管兆勇书记在致辞中首先对盐城市教育局领导和各中学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在学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从学校的管理思路、创新做法、“双一流”建设规划、师资力量、国际化合作等几大方面向参会嘉宾做了介绍,重点为大家梳理了学校的历史沿革,讲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解析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学校“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理念。讲话最后管书记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全力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推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将南信大办成行业认可、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综合性大学。盐城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邹必俊对我校赴盐城开展交流活动表示欢迎。他表示通过管书记全面、深入的介绍,盐城地区各中学对学校迅猛发展的势头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印象尤为深刻;他希望中学主动加强与南信大的联系,将沟通合作升级为常态化工作;积极协助南信大做好
一、专业介绍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08年5月正式建立。2009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已有五届本科生毕业。2014年1月,动画专业获批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正式招生,成为江苏省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本、硕培养体系的艺术类教学单位。动画专业坚持艺术与科学技术相融、专业与市场行业对接、创新与创作创业并举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中国气象科普事业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主要宗旨,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专业能力,能在动画电影、影视特效、广告传媒等领域从事动画创意策划、设计研发及动画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一定专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主要课程:人物造型设计、场景设计与绘景表现、原画设计、后期非编软件、商业图形动画设计开发、定格偶动画设计开发、微电影创作、情节主题短片制作、Maya软件基础、三维角色绑定与动画、三维动力学特效、三维材质与灯光渲染、三维气象主
近日,校史馆征集、修复了我校建校初期的一套学生桌椅。这是我校61级学生进校后最早使用的桌椅。椅子由大气科学学院退休教师王盘兴教授赠予(王教授是我校61级学生),桌子在总务处征集得到。征集和修复的这套学生桌椅不仅丰富了校史馆的实物馆藏,而且为学校的早期记忆增添了一抹厚重,它们是我校“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校风的历史见证之一。1961年,学校的基建工作刚刚开始,条件十分艰苦。61级新生的开学典礼在工地大草棚内召开,没有办公室、教室、操场、食堂,老师们在宿舍里办公、备课,学生们在尚未完工的服务楼和仓库间上课,乡间土路是练习跑步的跑道,师生在伙房外露天就餐、早晨围着水塘洗漱,用板车从几里地外拉来饮用水,全校师生挤住在一幢宿舍楼内……。师生边上课边参加建校劳动,自己动手搬砖头,运水泥,铺煤渣,修道路。艰苦的条件磨砺了师生们的坚强意志,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师生生活更朴素、作风更踏实,学生学习更勤奋。在我校建校之初,“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就是南信大人的坚强本色。这套桌椅斑驳而厚重,历经半个多世纪,虽然油漆脱落、样式传统,但后期加固的铆钉使它们更加坚固耐用。透过它们的斑驳油漆,似乎可以看到建校初期
5月23日下午,张永宏副校长带队参加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暑期学校学术创新论坛暨《中国研究生》“走进江苏”专题活动启动会。经省教育厅批准,2018年我校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无人机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江苏省研究生“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暑期学校、江苏省研究生“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学术创新论坛三大项目的承办权。启动会上,张永宏副校长作为2018年承办高校的代表作主题发言。张永宏副校长表示,我校本次能够同时拿到三个项目的承办权,是省教育厅对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肯定,学校一定会认真办好三个项目,坚决落实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做到机构设置到位、项目方案到位、组织实施到位、后勤服务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努力把各项活动办成学术盛会,办成江苏品牌。此次我校之所以能承办省研究生无人机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是因为在无人机领域有专业精深的师资队伍及经验丰富的创新团队,可助力各高校研究生团队提高水平,实现共同成长;将开办的江苏省研究生“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暑期学校将会供最专业的指导,引领参加的研究生从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需求、热点问题等方面展开充分的学术交流;此外,江苏省研究生“
教师是根,学生是叶:引导本科生敢于创新“没有一流的本科生,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生”,海洋科学学院张彪教授始终这样认为。在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支持下,在教学过程中,他积极鼓励本科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承担重要的科研角色。本科生陈冲同学对无人机比较感兴趣,张彪教授得知后,多次与他讨论无人机在海洋和大气要素观测中的技术问题,鼓励他自主研发无人机平台,并无缝集成海气界面多要素观测传感器。经过2年多的技术攻关,海洋大气空中移动智能观测系统在江苏连云港、山东烟台等海域完成海试工作,该系统先后取得20多项专利。在张彪教授的指导下,陈冲同学《观海测天》项目荣获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此外陈冲还获得第八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和江苏省“挑战杯”三等奖。教师是风,学生是帆瞄准一流勇于探索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彪教授始终认为,只有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术上超过自己,才最有成就感。研究生刚入学,张彪教授就为学生选定国际前沿方向,遴选出一些代表性的英文文献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定期与学生讨论。每个星期,只要不出差,张彪教授都会参加研究生组会,听取学生阶段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