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我校在图书馆7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现代地理学发展与前沿高端论坛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土地科学研究中心揭牌”,李北群校长、王会军院士、周伟灿副校长出席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国土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处长、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鞠正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原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土壤发生委员会主席、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张甘霖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黄贤金教授等国内地理界高级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地理科学学院全体院领导以及各相关学院院长和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周伟灿副校长主持。李北群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
7月2日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Index)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呈激增之势。我校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有较好的表现,2015-2017年自然指数45.9,增长90.8%,位列全球科研机构及高校第113位,中国高校第11位。《2018自然指数-地球和环境科学增刊》的出版恰逢该领域有五本期刊新纳入自然指数,相关论文数量也由此翻了一倍。新增期刊只是自然指数数据库更大范围期刊更新的一部分。自2018年6月起,自然指数修改了期刊目录并开始追踪作者信息,纳入期刊的数量由68本增至82本,以实现更加均衡的学科覆盖。本期增刊还采用全球城市互动地图的形式,向读者展现自然指数中地球和环境科研产出最多的500个城市。其中,北京位居全球首位,该领域科研产出领先的城市还包括苏黎世、巴黎、南京、帕萨迪纳、伯克利、美国剑桥、洛杉矶和东京。南京能成为科研产出领先的城市,这也得益于我校和南京大学等高校在该领域科研产出的出色表现。具体排名情况请参考以下的网址:https://www.natureindex.com/supplements/nature-index-2018-earth-
6月28日下午,我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隆重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校级老领导代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全体中层干部、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师生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大会。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同志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北群同志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敦宝同志宣读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宣读了《关于公布学校2017年度最佳党日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党委常委、副校长荆晅宣读了《关于公布党建课题研究获奖成果的通知》。大会对大气物理学院党委等8个二级党组织,大气科学学院党委15级、16级、17级气科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等36个党支部,陈璐同志等48名教工优秀共产党员,顾蓉同志等7名离退休人员优秀共产党员、冯小芳同志等24名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张皓等31名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行业特色育人文化下的思政工作探索与实践”等33项党建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和管理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党支部开展的“
南京夏炎,6月下旬气温已经飙升至35℃,此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议室内正在讨论着一个与温暖有关的话题。“供暖的时间段是怎样的”“暖气片安装在宿舍哪个位置”“如何细化收费标准”……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总务处、学工处、财务处等相关负责人一边解答疑问,一边详细做着记录,大家在讨论的正是校园集中供暖的方案。按照计划,暑期开始紧锣密鼓地施工,今冬,南信大就将成为江苏省“最温暖的大学”。在“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南信大再一次赋予了“温暖”新的内涵。“以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当代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要全面系统地践行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它体现在一件件工作的落实上、一个个细节的关注上。”南信大校长李北群说。培养模式“高端定制”量体裁衣更合身今年南信大综合评价录取报名火爆,人数比去年翻了3番,确认参加面试人数更是去年的5倍。“选择南信大,可以共享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这是学校综合评价录取吸引力骤增的一大原因。从今年开始,南信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教学计划、授课过程由双方共同完成,其中1/3的学生还能被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
金双根,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和教授。他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拥有爽朗的性格、敏锐的思维,长期从事地球行星探测与科学研究,举凡人们脚下所踩的土地,分秒所呼吸的空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洋和陆地以及朝夕相处的月亮、行星,都与他的研究方向相关。立足国际,活跃在世界大舞台2003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后,金双根怀着走上国际前沿的信念,开始了持续十余年的海外之行,澳大利亚、韩国、比利时、美国、土耳其等,加上奔赴世界各地的访问、交流和讲学,十几年里,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旅人一样,把足迹留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他逐渐崭露头角,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金双根先后担任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行星科学分会主席、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CPGPS)主席、国际IUGG行星科学委员会(UCPS)主席、国际行星科学协会(IAPS)主席、国际COSPAR卫星动力学专题(PSD)副主席、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委员会副主席等,以及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
6月26日上午,空军气象中心主任宋树刚、技术勤务室主任吴旭丹一行来校座谈交流,并与我校签署合作协议。我校校领导管兆勇、韦忠平出席座谈会,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处、国防军工科研处、研究生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在行政楼428会议室举行,由副校长韦忠平主持。管兆勇书记在讲话中热烈欢迎空军气象中心领导一行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做法与成效。管兆勇书记表示,空军气象中心和我校均坚守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双方有诸多“合作点”,希望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空军气象中心宋树刚主任在讲话中表示,南信大新一届领导班子极具敬业精神和战略眼光。他说,空军气象中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组织实施气象保障的业务单位,希望两单位秉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瞄准国际前沿,面向优势学科建设和军民融合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合作双贏的目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方开展全面合作,共谋发展。签约仪式上,宋树刚主任与韦
杨森,应用气象学院14级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1班学生。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初试复试双第一考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初试422分,排名第一,复试成绩并列第一,总成绩排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第一。初遇南信,成长开始时初入南信大,杨森也如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渴望与期待。对杨森而言,在大学里,遇到好的老师就是成长的的开始。有时候,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温暖一个学生的心。回顾四年,老师们将“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身体力行,正是老师们的博学和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明确了杨森心中的方向标。他说:“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教授他们高数课的李小玲老师。他说:“李老师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他每次课后都为李老师擦黑板,正是李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培养了杨森对高数课的兴趣,所以那个学期他第一次拿到奖学金。有了从0到1的转变,他就此开启了不一样的大学生活!确立目标,成长未来时谈到为什么要考研,杨森说:“让我下定决心考研的是在大二和大三,分别在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和院办公室做学生助理的经历。”至于
几载青春,几载情谊,同学少年总相宜。又是一年纷飞季,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即将奔赴自己的下一站。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陪伴彼此最久的就是室友。当谈到毕业之际是否会有不舍的时候,来自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专业的四个女孩笑了,“肯定舍不得啊,不过人生总归是要继续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会更精彩”。来自硕园607宿舍的四个女孩,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心仪的院校,其中一人考取中科院,一人以第一名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其余两人考取兰州大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学霸寝室,倾听她们的故事吧。高孟宁:暖心的小姐姐以339的高分考取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大学四年考试每次排名稳居前三,曾担任学生会宿管部副部长,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获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一等奖等。在室友的眼里,她是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总是看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毫不在意,但同时又是大家的贴心小姐姐。作为宿舍的舍长,在室友有苦恼时她会积极开导,给607营造了一种的家的感觉。徐家婧:“高贵冷艳”的老幺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曾任学生会学生部干事、学生助理、多次获得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数学建模江苏一等奖。高贵冷艳是
江炜王子纯一个风趣沉稳,一个内敛真诚,他们来自同一个班级,携手科研,潜心奋斗,一同收获满意的offer。他们说,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邻家大男孩VS足球小王子外表高冷,内心热情而真诚,来自2014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网络工程1班的江炜外表高大,看上去不易相处,似乎拒人于千里之外。但真正接触起来,会发现他是一个热情、真诚的大男孩。同班的王子纯与人为善、敦本务实,是一个足球迷,曾担任南信大足协副会长,也是计软院JAVA足球队的创建人之一。目前,江炜拿到了波士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的offer,并准备前往波士顿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王子纯也以总分375分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攻读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做科研,我们是认真的大二伊始,江炜认识到仅仅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萌生了投身科研的想法,他拉上王子纯和其他两位同学共同参与了2016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无线体域网中基于热感知技术的路由协议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文献,掌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相关知识,包括网络搭建、网络优化方法以及对已有方法的改进。此外,通过协议仿真,他
一、专业介绍会计学是在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我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创办于1997年,已有20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办学资源和经验。2007年获批国家级“财务与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2008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江苏省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2014年取得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PAcc)专业排名位列85名,居全国会计学专业排名前7%。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引进海外优秀教学资源,聘请国外非全时教授进行合作交流,同时鼓励支持师生“走出去”,开拓国际化视野,组织学生赴海外师资培训基地进行短期访问,加强与海外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思维。目前,专业教师国际化率已达50%,近五年共有50余名毕业生进入美国、英国等高校深造。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事业单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