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U.S.News2019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本次排名包含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0所高校,其中中国高校上榜161所(包括内地高校130所、港澳台地区31所)。我校位列世界排名第75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较2018年世界排名提升243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提升32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U.S.News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采用了包括国际研究声誉(12.5%)、地区研究声誉(12.5%)、论文发表(10%)、书籍出版(2.5%)、学术会议(2.5%)、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10%)、总被引次数(7.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2.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0%)、国际合作(5%)、发表的论文中国际合作者比例(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在内共13个具体指标,重点关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综合研究实力。据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于2014年10月28日首次
10月26至27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之“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现场辩论赛在我校雷丁学院举行,来自全省15所重点高校的17支思辨战队来校参赛。我校思辨战队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和激烈争夺后荣获季军,三辩蒋星宇获最佳辩手称号,指导老师曾维和获最佳指导老师称号。据悉,“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由“越辩越明”微信主题辩论、社会调研、现场辩论三部分组成。日前,17支思辨战队已完成“越辩越明”微信主题辩论、社会调研两个环节的比拼。本次现场辩论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对战正反方由赛前抽签决定。27日及28日上午,现场辩论赛在雷丁学院N207、N209进行初赛及复赛环节,辩题分别为“讲好中国故事重在挖掘文化内涵/重在迎合受众需求”及“改革开放40年,当前中国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大于机遇”。南京医科大学思辨战队首轮初赛轮空,直接进入复赛环节。我校思辨战队在初赛中首战南京大学思辨战队,双方唇枪舌战,碰撞思想,围绕辩题展开激烈辩论。初赛共决出河海大学思辨战队、扬州大学思辨战队、江苏师范大学思辨战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辨战队、苏州大学思辨战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思辨战队、南京师范大学思辨战
10月27日上午,新时代江苏生产力发展高层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我校气象楼报告厅开幕,会议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和江苏省生产力学会承办。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我校校长、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会长李北群,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秘书长程建军,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知名经济金融学家范从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春平,我校副校长闵锦忠、韦忠平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有关高校领导、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会员、南信大师生代表聆听会议。开幕式由我校闵锦忠副校长主持。我校校长、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会长李北群致开幕词。李校长说,过去一年是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和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里,南信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共建,办学体制取得重大突破,办学实力大大提升;高标准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一年间引进“国字头”人才增加近20人;形成了完备的多学科办学体系,呈现出多学科发展的态势。李校长表示,省生产力学会作为挂靠学校的省级学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动了学术交流,二是促进了校企融
十月的滨江学院无锡新校区,秋风送爽,桂香满园。10月21日,200余名南信大老领导、离休干部和退休教职工来到滨江学院无锡新校区参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校领导刘宣飞热情接待慰问了老同志一行。我院院长曹广喜、院党委书记左同宇,副院长包云轩、齐运峰,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参观。李北群校长代表学校向南信大的老领导、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衷心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留下的精神财富。李北群校长介绍了学校和滨江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他恳请老同志们继续关心支持学校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根据工作安排,老同志们分成五组,在讲解老师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大礼堂、行政楼大厅沙盘、学院楼、多媒体教室、电子工艺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消防与监控中心、桃园宿舍、桃园运动场等场馆和设施。老同志们将青春献给了南信大,在白首之际来到滨江学院新校区,看到新校园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滨江学院无锡新校区的建设成果和办学成就,他们由衷的激动和喜悦。他们共同祝愿滨江学院在建设一流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上取得新成就。会场李北群校长讲话校领导刘宣飞主持合影
10月21日下午,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作客“名师面对面”讲堂,为我校师生做题为“美育与雕塑”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李北群校长主持。风云剧场内座无虚席,千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吴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艺术工作者的三封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光芒折射,他正是在总书记思想的指引下开展一系列雕塑创作。他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人物塑像作品,回顾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艰难探索跋涉的过程。随后,吴为山教授从雕塑者说-凝固在作品中的历史、为师者说—中华美学精神与写意雕塑、国际传播—讲述与见证三个角度为参会师生解读了中华美学精神与写意雕塑的融汇贯通,要以震撼力的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华美德。吴为山教授谈到,在创作《马克思》雕像时,在临送去德国特里尔的西蒙施蒂夫特广场隆重揭幕之前,他仍然精益求精地修改,在严寒中站在手脚架上每天修改五六个小时,践行了费孝通先生对他的赠言:“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望你长期下去。”在谈到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的创作经历时,吴教授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核心,那就是让30万被屠戮的冤魂和被战争摧残的无辜
10月2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办公室主任兼应急办主任陈振林等一行三人莅校指导,陪同来校的有江苏省气象局局长翟武全、办公室主任姜爱军,我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邓志良、周伟灿、江志红、戴跃伟、闵锦忠、张永宏、刘宣飞出席座谈会。会议在行政楼428举行,由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会上,校长李北群作学校发展工作汇报《传承担当创新发展》。李校长细数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及取得的各项成绩,他说,我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不动摇,培养的优秀人才遍布高山海岛,国际化程度位列同类高校前列。迈进新的发展阶段,我校紧抓气象科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多学科共同成长、“两落地、一融合”等宝贵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指标与发展路径,实行学科优化、师资提升、科研突破、社科繁荣、校园再造等十大工程,今日信大发展势头迅猛,师生满意度极大提升。李校长深情回顾了中国气象局长期以来对我校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并请求中国气象局与我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共建机制创新、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气象科普高地。矫梅燕副局长在讲话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南信大不断提升内涵、增强实力,成为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为母校发展深感自豪”。她说,南信
颜开10月22日下午,新西兰皇家学院GeoffreyAustin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IanCluckie院士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外院士工作站”聘任仪式,在大物院会1114议室隆重举行。校长李北群,国合处处长唐国跃,大气物理学院全体院领导,水文气象学院全体院领导。大气物理学院全体师生出席聘任仪式,会议由校人事处处长周显信主持。李北群校长在致辞中表示科教融合早已植入南信大的基因,如今的南信大为五方共建大学,汇聚优质办学资源,汇集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启了提升科教融合的新的征程。此次,加盟南信大的两位院士是天气雷达测雨及预报领域的国际权威,在天气雷达标定,雷达探测原理、雷达测雨数据质量控制、降雨临近预报、洪水预报模型及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研究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在本领域享有较高的国际名望。希望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青年教师能够与国际知名专家组建团队、深入合作,未来承担起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精尖成果、获得一批高等级奖项、成长一批引领型学者大师,在国际上打出我校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为我校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会上,GeoffreyAustin院
10月20-21日,由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我校承办的首届江苏省研究生无人机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在我校举办。大赛以“青春无限,放飞梦想”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共计12所高校,26支团队,近140人次参赛。20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我校中苑主田径场举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朱跃龙,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秘书长李世华,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邓志良,东南大学戴先中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王汝传教授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自动化学院相关负责人,来自各公司的技术裁判、参赛学校代表和参赛队员代表参加仪式。开幕式由我校邓志良副校长主持。我校李北群校长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参赛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李校长说,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依托藕舫学院,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的壁垒,设置了60多项创新创业科目,研究生可以自由选择参与,学校还在互联网+等多项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李校长表示,此次大赛是青年学生广泛交流、专家遴选培养的好机会,期待参赛代表队都能大展身手,取得好成绩。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朱跃龙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
10月19至20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联合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所“科教融合、校所对接”交流活动,中科院20家科研院所的70位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来校交流。此次活动是自今年2月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签约以来,推进深化校所合作交流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推进我校“一院一所”工程,充分发挥中科院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及学生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入推进校所协同育人和科技创新合作。19日上午,“科教融合、校所对接”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大礼堂风云剧场举行。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机构与条件处处长万发苗,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领导,我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周伟灿、江志红、戴跃伟、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周伟灿副校长主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首先致辞。他表示,中国科学院是我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此次交流活动为校所双方增进了解、达成共识、聚焦需求、深度对接创造了极为难得的机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
10月18日,“风云际会·2018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年会暨气象产业大会”在我校大礼堂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智慧气象与产业发展”。来自中国气象局、部分省(区、市)气象局领导、气象及其相关行业企业代表、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代表、高校师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共80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会议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主持。大会现场,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特此发来贺信。贺信充分肯定了协会成立以来作为中国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协会更好地推动优质社会资源与气象资源融合,提升气象产业发展活力,助力气象企业成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刘英金致辞。他表示,要实现气象服务业的更大发展,需要气象与社会整体资源的深度融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应运而生,在联系部门,沟通社会,促进产业发展上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致辞。他表示,协会今后将致力于促进行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携手共建行业标准,打造全新的产业链条帮助企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百姓。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并着重分享了我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