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18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示。我校获全国一等奖5项、全国二等奖4项,全国一、二等奖数量位于江苏高校第1,全国仅有7所高校(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获满5项全国一等奖。我校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筹备工作自2017年10月启动,共吸引901名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经过两学期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培训、校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暑期数学建模集训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层层选拔,最终确定330名优秀学生组成110支队伍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除了9支队伍获得全国奖以外,还有38支队伍获得了江苏省的奖项,其中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15项、省三等奖15项,总体获奖比例达42.7%。竞赛期间,校领导和教务处负责人到竞赛现场看望参赛师生,鼓励学生认真备赛,精心建模和编程,细心撰写高质量竞赛论文,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我校精心打造的品牌学科竞赛项目,对全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落实我校“一专业一品牌”创新创业教育战
气候变化问题不但是全球性的科学议题,也是跟公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议题。10月26日,《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科学顾问聘任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家王会军接受聘书,担任《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科学顾问。在接受科技周刊报道团队专访时,王院士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公众关心的气象话题:“都说全球变暖,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天气寒冷?”、“北极海冰居然会影响我国东部的雾霾?”“全球变暖是个伪课题?”“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公众很难凭自己的个体感受对其做出准确判断”。身为南京市江北新区科协主席的王会军对科普工作向来热心,说到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高风险低认知”的状况,他觉得有一些误区必须得到澄清。“这两年都是寒冬,全球真的在变暖吗?”不仅是老百姓在疑惑,甚至不乏业内人士以“近十几年平均气温上升趋缓”的数据来质疑全球变暖。“在全球总体变暖的趋势下,我们并不排除在某些局地,某些时段会特别冷。过去一二十年,我国冬季就比较冷,很多气象学者称这种现象为气候变暖的‘减缓期’。”王会军说,所谓的气候变化,关注的是全球平均情况,关注的是几十年至上百年尺度的长期趋势,而不是某个区域或者年际之间的变化。
近日,中国气象学会发布《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公布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评奖活动综合类评选结果的通知》(中气会发〔2018〕41号),我校被评为“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评奖活动设立了综合类、校园类、全国优秀气象科普自媒体、作品类等四大类,共6个奖项,由各省(区、市)气象学会、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推荐,中国气象学会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产生最终获奖名单。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评奖活动综合类评选经各省(区、市)气象学会推荐、学会秘书处资格审查和专家组评审,评选出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47个、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42人。其中,江苏省共有4家单位入选,我校是唯一一家高校单位。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气象科普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学会、中国科协及省市地方科协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成绩斐然。自2017年获得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以来,我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利用高校自身优势,推动与繁荣气象科普创作,向社会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我校推出了以《信大史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文化
证书1证书211月4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在重庆召开年会,期间宣读了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并颁发了证书。我校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分别获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大气科学学报》首次晋级“百佳”科技期刊方阵。“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评选,每两年评定一次,旨在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和编辑出版质量。遴选条件是在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三的前提下,统一利用有关全文数据库、检索数据库和评价机构的评价成果,主要对期刊荣誉、期刊传播与利用、期刊影响力(国际、学术、行业)等内容进行考查,先筛选出建议名单,由理事长办公会审议,再提交常务理事群表决通过,最终确定入选名单。今年全国共有1600多种高校科技期刊参选,最终评选出“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24种、“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120种、“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38种。其中,江苏获评“百佳”“优秀”的科技期刊分别有14种和23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期刊发展工作,我校3份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
11月7日,我校召开基层党委(总支)集中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就近期各基层党委(总支)集中换届选举大会筹备工作提出新要求,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参加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经过前期的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各基层党委(总支)集中换届选举大会即将陆续召开。管书记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程序以及严明换届纪律等方面,对集中换届选举大会筹备工作作了明确要求。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天津调研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管书记说,做好集中换届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基层党委(总支)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这次集中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管书记强调,换届选举工作的程序性、法律性、政策性都很强,为此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选举办法,也要研究制定相关预案,注意及时掌握选情和动态。选举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杜绝搞选举中的“分配制”和“平均主义”,确保选出的人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使这次集中换届选举工
11月3日,江苏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学习座谈会。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厅党组书记葛道凯以及全体教育厅党组成员参会,我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傅宇同学受邀参会并发言,我校党委组织部、商学院相关领导列席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教师党支部书记刘裕强,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唐加俊,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徐秀峰,省教育厅组织处(统群处)处长眭平。座谈会上,我校傅宇同学以“坚定信念铸就先锋支部,‘四个回归’增强党建活力”为主题,汇报了我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情况。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肯定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并就该汇报中所提到的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四个力”展开了讨论。会后,省纪委省监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张姬雯对汇报内容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与傅宇同学就研究生党员代理辅导员一事展开了讨论,认为研究生党员任职辅导员对于大学
11月2-3日,由我校副校长江志红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以下简称1.5℃专项)2018年度学术会议在南京青龙山庄会议中心召开。应项目首席科学家江志红教授的邀请,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李霄处长,中国气象科学院丁一汇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会军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德国哥德堡大学陈德亮院士,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苏民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常越以及我校管兆勇、何金海、陈海山和姜彤教授等近20位领导与专家莅临指导会议。同时,项目下设的四个课题组组长、课题骨干成员以及研究生近100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周伟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进行致辞,首先对莅临项目年度会议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之后简要介绍了我校2018年在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我校将一如既往,继续全力支持1.5
11月6日上午,2018年发展中国家气象行政官员高级管理研讨班(部长级)在我校图书馆七楼报告厅开幕。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徐相华副司长、江苏省商务厅对外经济投资与合作处副处长赵宇虹女士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副校级领导刘宣飞主持了开幕式。17位学员参加了开幕式。我校管兆勇书记首先向来自苏丹、阿塞拜疆、黎巴嫩、古巴、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近况。他说,我校自建校来就以大气学科为办学特色,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被评为“中国最好学科”。此外,管书记还指出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最活跃、亚洲最大的培训中心,30年来,已为156个国家培养了3600多名学员,其中部长级官员达10人。此次发展中国家气象行政官员高级管理研讨班也是自1993年我校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承办的级别最高的一次培训班,同时也是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首次在中国召集的高级别培训项目。徐相华副司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国际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水平,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加盟我校工作,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带队,人事处处长周显信、电信院院长葛俊祥、数统院院长张建伟、物电院副院长赖敏、计软院副院长付章杰等组成的招聘团,专程赴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三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招聘宣传及面试活动。四天时间内,招聘团在三所高校举行了三场招聘会和三场面试会,并在四川大学参加了校际交流座谈会,按计划高效完成了招聘宣传及面试任务。本次招聘有18人现场报名,遴选了15人参加面试,专家组严格按照校内面试进人标准进行面试,其中7名优秀博士通过面试并与学校签订了预录用协议。本次招聘活动为应聘人员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即将招聘宣传、应聘报名、学院考核面试、人事处审核评估、校领导面试等多个环节,在招聘现场一站式完成。10月29日,在重庆大学招聘宣传现场,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刘德民副厅长到学校展台前指导并了解学校人才引进情况,对我校高规格组团招聘举措大为赞赏。10月30日下午,四川大学李蓉军副校长在望江校区就业中心206会议室会见了我校招聘团队,并召开了“四川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会
11月5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在行政楼428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校领导管兆勇、王敦宝、王尧、邓志良、周伟灿、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韦忠平,副校级领导刘宣飞(已核实),党委常委陈涛、王苏春,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及党校办、校团委、研究生院、研工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高教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了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及省里相关文件精神。就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滨江学院院长曹广喜从统一思想、狠抓学风、树好教风等三方面谈了学习体会。他说,滨江学院迁址办学,将按照管理精细化、服务全面化、工作常态化的要求,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构建贴合无锡产业经济结构的学科布局,抓好“五个一流”建设,利用好“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努力办成一流的特色应用型大学。副校长闵锦忠传达了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把握大局大势,坚持因时顺势,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宣传思想工作实践。要高举思想旗帜、突出理论先行,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