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新突破12月9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6项,全国三等奖1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取得历史性突破。江苏省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5所高校获得满额3个一等奖(赛制规定每所高校最多只准评3个一等奖)。我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学科竞赛工作。积极围绕建设“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主体赛事、以“学校主导、学科接近学院承办、相关学院协同”为竞赛组织模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为制度保障的研究生学科竞赛体系;进一步修订了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加强了校内研究生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新增了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奖励,完善了教师指导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培训指导和奖励标准,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激励广大研究生和教师积极参加研究生学科竞赛。今年4月份,研
12月9日,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在行政楼428会议室成功召开“ENSO预测与大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前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我校王会军院士、国家气候中心总工程师李维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俞勇强研究员、郑飞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封国林研究员、祝从文研究员、孙丞虎研究员、龚志强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张绍晴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费建芳教授、钟中教授、甘肃省气象局张强局长、复旦大学吴志伟教授以及我校何金海教授、李栋梁教授、徐海明教授、梁湘三教授等领域内知名专家。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周伟灿、江志红、闵锦忠、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出席研讨会,我校部分师生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科技处处长张新厂主持。副校长周伟灿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并对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成立和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开幕式结束后,李维京研究员、周天军研究员、张绍晴教授和俞永强研究员分别以“三大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南方初夏降水影响及其机理”、“IAP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高分辨率地球预测系统”以及“地球系
12月7日下午,校党委召开首轮巡察工作动员会议。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管兆勇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敦宝同志解读2018年党委巡察工作方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尧同志主持会议,并宣读党委《关于2018年党委巡察工作巡察组授权及任务分工的通知》。在校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含主持工作副职)、民主党派负责人、被巡察单位全体中层干部、巡察组全体成员、巡察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管兆勇书记对开展首轮巡察工作做了动员部署。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巡视巡察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对深化巡视巡察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强调“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提出在基层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并将巡察制度写入新修改的党章,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校党委开展巡察工作,旨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监督重点,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
12月6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在我校东苑体育馆上演。校领导王尧、邓志良,总会计师胡明保。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轶敏、院党委书记杨芳。以我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观看演出。王尧副书记在演出前致辞。他表示,井冈山精神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年轻共产党人在红色土地上培育出来,在新时代建设事业中,应当将它同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作为南信大人,理应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攀登,勇于开拓创新,继承弘扬井冈山精神,奋力推进南信大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目标不懈奋斗。整场演出分为《序》、《引兵井冈》、《星火燎原》、《伟大创举》、《尾声》5部分,采用舞蹈、声乐、戏剧、朗诵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演绎。展示了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深情歌颂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贯穿整场的红色歌曲,再现了井冈山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气势恢宏的场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整场演出用写实主义,革命浪漫的手法对井冈山革命斗争进行了艺术化的诠释。《有奋勇对敌的悲愤激昂,有军民鱼水的欢歌笑语,有齐心会师的艰苦卓绝,有誓死向党的
11月29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孙忠权、河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亚伟、湖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欧阳建平、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民办教育管理处干部赵璞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莅临我院无锡新校区现场考察迁址办学工作。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冯大生、副处长张志东,无锡市副市长刘霞、副秘书长严健媛,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市教育局规划财务处处长吴伟,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张永宏、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郑伟出席汇报会。滨江学院党委书记左同宇,副院长包云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昕明,副院长齐运锋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汇报会上,专家组组长孙忠权代表专家组感谢江苏省教育厅、南信大、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滨江学院的迁址办学和发展工作。他表示迁址办学工作有目标、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刘霞副市长代表无锡市政府向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说,南信大滨江学院迁址无锡办学,对无锡加快推进高度教育发展意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无锡市党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都把滨江学院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无锡举全市之力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学院建设、并提供各种条件保
12月1日上午,周同科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海洋联合研究院(UNIVERNUISTJointAIOceanographyAcademy)暨院长受聘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我校校长李北群,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AlexandreStegner教授、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应用发展部主任邹斌研究员,北京周同科技有限公司CTO程成,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产业处,以及海洋科学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李北群校长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海洋联合研究院的成立是我校聚焦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推进学科交叉的一项重大举措,希望联合研究院能够在我国大力鼓励AI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与人才资源,积极开展AI识别海洋数据资料系统、AI智慧海洋一体化管理平台与海洋气象灾害风险大数据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他说,我校将集聚各方力量,将人工智能海洋联合研究院建设成为跨学科研究、科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平台,为智慧中国建设和走向深蓝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潘德炉院士在致辞中对我校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赞赏和肯定。他说,人工智能海洋联合研究院的成立及时回应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大
庆典会场12月1日上午,大气物理学院建院10周年庆典大会在风云剧场隆重举行。出席庆典的重要嘉宾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原南京气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培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陈洪滨、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牛生杰、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胡雯、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杨金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卢乃锰、大气物理学院院长银燕、大气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马革兰以及为学院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庆典还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代表及气象系统各业务单位的领导、同志。校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大气物理学院全体师生参会。庆典大会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周伟灿主持。庆典大会共分九个议程。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庆典大会正式开始。首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致辞,李校长对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老师和同学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代表学校党委、全体师生员工对大气物理学院10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气物理学院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由南京市卫计委牵头组织的全市艾滋病防治知识校园行暨免费智能发放机校园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许民生,我校副校长邓志良,南京市疾控中心、药具站、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艾防办和疾控中心代表,以及35所在宁高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副校长邓志良致词。他表示,长期以来,我校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校园艾滋病防控政策及知识宣传。在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下,我校的防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增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抓紧抓好。市卫计委副主任許民生致辞。他介绍了免费智能发放机在全市高校的设置情况,解释了艾滋病的各种传播途径,并着重指明了近年来主要传播途径的变化。他表示,高校防艾工作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高校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仪式现场向全市防艾咨询老师以及志愿者代表颁发了聘书,并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向参与人员传播防艾知识。幽默风趣的相声在诙谐中提醒大学生要有安全防范意识,根据各种艾滋病患者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剧则警示人们要洁身自好、抵制诱惑。文艺节目结束后播放了防艾宣传片,视频
12月2日,随着一声发令枪响,2018我校“航天宏图杯”校园马拉松正式起跑。1251名选手离弦而出,他们身着荧光运动衣,用速度与激情演绎青春活力,在校园内跑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次校园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我校及我校校友团等单位和团体的1251名选手参赛。自2016年以来,我校已连续三年举办校园马拉松比赛,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之一。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戴跃伟致辞。他说,我校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举办的各项体育教学与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终身锻炼的意识,使大家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健全人格。他希望全体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参赛观,重在参与,量力而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随后,伴随着热情动感的音乐,全体比赛选手开始热身运动。“我每年都来南信大”,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选手们已是南信大的“常客”。我校大一的甘悦霖同学则想通过此次比赛锻炼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享受新鲜的空气和沿途的风景”。“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教学,才能更好服务双一流高校建设”,我校教工长跑运动协会会长徐杰手举旗帜,正带领80余名教职工前
“昨日的南信大,故事是被选择地铭记,今天的南信大,故事是有价值的传承。带着故事出发,带着美好和相遇的幸运一起出发,……我们一直在路上。”11月28日下午,我校“40年来路,那些感动我们的故事”演讲比赛在中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报告厅举行,12个学院的13名选手及代表队或激昂高亢,或低沉吟诵,讲述着学校、校友或自己的故事。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校工会、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及退休教师代表出席并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历时三个月,期间各学院积极组织、认真遴选、反复磨稿,经过选拔共有13名选手入围决赛,现场演讲形式多变,融合了朗诵、舞台剧等形式。入围决赛的选手们有的从南气院开拓者开篇,追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从筚路蓝缕到弦歌不缀的艰辛历程,有的讲述了老校友求学的心路历程,深情诉说“一日南信人,终生南信人”的爱校情,有的分享了两代人、三代人矢志不移的共同的气象情……他们饱含深情的演讲和朗诵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和评委,让大家感同身受地体悟了学校五十余载的沧桑砥砺和半世纪的春华秋实。经过激烈的角逐,管工院赵艺琳讲述的两代气象人的光阴故事和商学院晁海洋等同学表演的舞台剧《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