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8日,我校2019级7139名本科生、1318名研究生正式报到。与以往报到日当天的场景不同,今年体育馆内不见了排队注册的集中报到场面,取而代之的是萌新们直接在宿舍扫码完成报到。秉持着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我校创新工作方法,多部门协同,让服务先行,简化新生报到流程,打通萌新们报到的“最后一公里”。9月8日上午,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尧等来到现场查看新生报到情况,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各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走访。校领导一行走访了困难生、预科生、留学生和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的宿舍,向特困新生发放了慰问品和慰问金,慰问了倾情奉献的志愿者们,并与新生们合影留念。在报到处,校领导一行仔细查看了发放给新生的资料袋,询问了报到人数、报到秩序以及家长的食宿安排等。在学生宿舍,校领导与新生及家长们话家常、解疑惑: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兴趣爱好、对校园环境是否满意、食堂是否吃得惯,“有问题找老师、找一键通”……校领导勉励新生们珍惜学习机会,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大学生活。校领导一行特意询问了绿色通道的资助办理情况,慰问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勉励他们要不屈不挠、阳光大气、奋发有为,早日成为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度选聘(含2011年度续聘)62名江苏特聘教授期满考核结果。我校胡建林教授(2015)、刘飞教授(2015)以及梁湘三教授(2011)均以优秀等次通过考核。 此次考核由学校考核推荐,省特聘教授考核委员会专家评审考核。我校严格依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根据特聘教授所属学科方向聘请专家组成立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院士、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考核专家一致认为,三位教授受聘江苏特聘教授以来,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取得了一些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相关学科在前沿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江苏特聘教授”是江苏省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两聚一高”相关要求,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全省普通本科院校实施的、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专项设立的人才计划,旨在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推动若干学科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校每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的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获聘人数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截止2019年,我校已有29人受聘为江苏特聘教授,总量已上升到全省
9月2日至5日,胡明保总会计师率代表团赴新加坡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并推进我校国际化工作,人事处、自动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出行。胡明保总会计师一行在新加坡期间主要访问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高性能计算机研究院等单位。 我校代表团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两场人才招聘宣讲会。宣讲会上,胡明保总会计师以“传承、创新、期待--一流学科引领特色发展”为主题,系统阐述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学科设置、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等。自动化学院院长刘青山和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董晓臣分别介绍了我校信息学科、化学与材料学科的发展概况和人才招聘需求。会上,施威副处长详细介绍了我校人才战略和相关政策。招聘宣讲会吸引了70余位人才,十多位人才在现场与学校达成初步意向。 此外,我校代表团先后拜访了新加坡高性能计算机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和化学材料系、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和材料系等5个合作机构。胡明保总会计师介绍了我校与新加坡相关单位的合作情况、国际化政策以及未来发展战略,重点推介了南京市引智政策和“中国气象谷”项目,并就人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相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公布获奖结果,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传媒院学子一鸣惊人,喜获佳绩,摘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6项,成绩远超同类兄弟高校。我校也荣获了最佳贡献奖。本次大赛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传媒院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学院领导提前半年就组织师生酝酿参赛作品。赛事发布后,又依托班会、专业课、网络平台等途径广泛宣传,大力动员;中期学院及时了解参赛学生遇到的困难,主动帮扶,热情鼓励,真诚关怀;后期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指导学生们完善修正和投稿。宝剑锋从磨砺出,传媒院学子在此次比赛中夙夜兼程,认真努力,毫不懈怠,付出了艰辛的汗水,证实了专业的水平!本次大赛,学生参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讲述民族辉煌奋斗历程的,也有表达生活哲理、赞扬高尚美德的,更有气象科普、生态保护等新颖实用的设计作品,这充分展现了传媒学子的风采和传媒院良好学风,也再次彰显了学院导以赛促学,以赛验学,坚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传媒艺术人才的理念,极大肯定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创作水平。一等奖作品:服装设计 《山鸟》一等
9月2日上午,李北群校长赴文学院宣布院长任命并指导工作。组织部长金自康,人事处处长周显信,党校办主任郑伟陪同,文学院所有院领导,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各系室主任及行政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组织部长金自康主持。会上,人事处处长周显信宣读了学校聘吴志杰同志为文学院院长、李建波同志为文学院荣誉院长、国别与区域研究所所长的决定。吴志杰院长在发言中表示,感谢学校给予信任,在往后的工作中将不遗余力,旨在南信大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吴院长认为要建立“有味”、“有温度”的校园,来到文学院后,将尽快适应新岗位,履行好岗位职责,在全院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结合学校新时期任务要求,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他表示,为了学校蓬勃发展,会一如既往地竭尽全力。李建波院长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历程、学院各项建设取得的成绩,感悟良多,并对校领导在工作上给予的支持与理解表示感谢。与此同时,李院长表示,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将会与全体师生共同迎接挑战,共同获得进步。李北群校长指出,文学院近些年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凝练了学科特色,令人欣慰。追根溯源,一是学院注重学科建设,教师
据近日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今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经费数、资助率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立项数、立项金额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实现20%的增长。我校获批基金总数134项,较去年同期增加23项,增幅20.7%;获批项目直接经费6231.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同时立项总数进入江苏省内高校排名前十。 面上项目数实现大幅增长,资助率超过全国平均资助率。从统计结果来看,2019年基金委青年基金资助率17.9%,面上资助率18.98%,比往年略低。我校今年面上基金立项数69项,较去年增长56.8%,资助率20.41%,较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青年项目资助率27.04%,面青资助率均高于基金委平均资助率,充分展现了我校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突破。 地学部立项数独领风骚,管理学部表现优异。2019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涉及基金委7个学部。各学部获批数如下:数理学部9项,化学学部4项,生命学部2项,地学部79项,工程材料学部5项,信息学部25项,管理学部10项。从各学院获批情况来看,大气科学学院获资助
9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教授专程来到西阶多媒体教室为地理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进行《冰冻圈科学概论》课程的首讲。课堂上,秦院士详细讲解了冰冻圈科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冰冻圈在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课堂上,通过测试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强调英语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提高英语的使用技能,并向积极发言的同学赠书。另外,秦院士与同学们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报道进行了讨论,并对同学们给予期望,希望未来同学们在接触新媒体的相关科学报道时,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慧眼识别这些报道中的谬误,传播正确、规范的科学信息。此次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秦院士的讲解不仅使同学们对冰冻圈科学与全球变化有了新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红副校长、地理科学学院姜彤院长一行也旁听了秦院士授课。江校长在上课前及结束后致辞,感谢秦院士莅临本校授课,并期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向秦院士及各位专家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踊跃发言,展现本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冰冻圈科学概论》课程是中国科学院教学获奖课程,已经在全国4所著名高校开展。未来每周三上午将陆
精神焕发迎接新学年,斗志昂扬踏上新征程。9月2日清晨,在2019-2020学年开学之际,我校在中苑主田径场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仪式并作国旗下讲话,文学院党委朱庆峰书记,校学生工作处章胜副处长,校团委朱亚宾副书记以及新入职的全体辅导员和文学院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长年主持。7点整,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有力的步伐,矫健的身姿,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齐步而出,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护送国旗庄严地走向升旗台。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心里涌起强烈的自豪感,神圣庄严的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紧接着,王尧副书记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主题,发表国旗下讲话。他说,新学期要有新面貌,新起点要有新干劲,新征程要有新作为。他从“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不忘上大学的初心”、“牢记不平凡都是在平凡中成就的”四个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期望。王尧副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是个人尊严的保证,个人奋斗是国家富强的动力。“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
9月2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党委宣传部、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思政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管兆勇书记随机选取了周丽老师和张伟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听课。上午10点10分,当第三节课上课铃响起时,管兆勇书记一行已经在明德楼N415的后排落座。同学们在教室里整齐就座,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堂教学井然有序。作为新学期思政课第一讲,老师们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课程核心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听课过程中,管兆勇书记凝神专注,细心听取了授课老师所讲的每个知识点,并在听课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等教学情况。课后,他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内容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管书记就如何加强我校思政课建设也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一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坚持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假期研究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9月2日一大早,校领导李北群、王尧、邓志良、江志红、戴跃伟、张永宏便来到相关教学单位、校园改造施工现场、食堂等地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每到一处,校领导们都仔细询问相关准备工作,遇到尚需完善的细节问题,校领导们现场开起办公会,研究解决办法,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到位。来到可视化教学中心,校领导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教学硬件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风建设等问题。“教室投影仪是否调试完好?”“黑板是否安装到位?”“墙体粉刷是否干净整洁?”……校领导们问得十分细致。看到开学第一天各项教学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精神饱满,校领导们十分满意。为优化学校教学条件,学校暑期对全校多媒体教室软硬件环境和管理服务开展了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新建了滨江楼和揽江楼教学可视化录播系统,实现了对全校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对全校230余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完成了滨江楼、揽江楼网络中控系统建设,实现了多媒体教室全校一体化管理。校长李北群表示,学校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根本目的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学校将从教学质量监控、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总结已有的良好经验,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