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公布获奖结果,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传媒院学子一鸣惊人,喜获佳绩,摘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6项,成绩远超同类兄弟高校。我校也荣获了最佳贡献奖。本次大赛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传媒院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学院领导提前半年就组织师生酝酿参赛作品。赛事发布后,又依托班会、专业课、网络平台等途径广泛宣传,大力动员;中期学院及时了解参赛学生遇到的困难,主动帮扶,热情鼓励,真诚关怀;后期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指导学生们完善修正和投稿。宝剑锋从磨砺出,传媒院学子在此次比赛中夙夜兼程,认真努力,毫不懈怠,付出了艰辛的汗水,证实了专业的水平!本次大赛,学生参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讲述民族辉煌奋斗历程的,也有表达生活哲理、赞扬高尚美德的,更有气象科普、生态保护等新颖实用的设计作品,这充分展现了传媒学子的风采和传媒院良好学风,也再次彰显了学院导以赛促学,以赛验学,坚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传媒艺术人才的理念,极大肯定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创作水平。一等奖作品:服装设计 《山鸟》一等
据近日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今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经费数、资助率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立项数、立项金额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实现20%的增长。我校获批基金总数134项,较去年同期增加23项,增幅20.7%;获批项目直接经费6231.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2%。同时立项总数进入江苏省内高校排名前十。 面上项目数实现大幅增长,资助率超过全国平均资助率。从统计结果来看,2019年基金委青年基金资助率17.9%,面上资助率18.98%,比往年略低。我校今年面上基金立项数69项,较去年增长56.8%,资助率20.41%,较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青年项目资助率27.04%,面青资助率均高于基金委平均资助率,充分展现了我校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突破。 地学部立项数独领风骚,管理学部表现优异。2019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涉及基金委7个学部。各学部获批数如下:数理学部9项,化学学部4项,生命学部2项,地学部79项,工程材料学部5项,信息学部25项,管理学部10项。从各学院获批情况来看,大气科学学院获资助
9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教授专程来到西阶多媒体教室为地理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进行《冰冻圈科学概论》课程的首讲。课堂上,秦院士详细讲解了冰冻圈科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冰冻圈在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课堂上,通过测试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强调英语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提高英语的使用技能,并向积极发言的同学赠书。另外,秦院士与同学们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报道进行了讨论,并对同学们给予期望,希望未来同学们在接触新媒体的相关科学报道时,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慧眼识别这些报道中的谬误,传播正确、规范的科学信息。此次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秦院士的讲解不仅使同学们对冰冻圈科学与全球变化有了新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红副校长、地理科学学院姜彤院长一行也旁听了秦院士授课。江校长在上课前及结束后致辞,感谢秦院士莅临本校授课,并期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向秦院士及各位专家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踊跃发言,展现本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冰冻圈科学概论》课程是中国科学院教学获奖课程,已经在全国4所著名高校开展。未来每周三上午将陆
精神焕发迎接新学年,斗志昂扬踏上新征程。9月2日清晨,在2019-2020学年开学之际,我校在中苑主田径场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仪式并作国旗下讲话,文学院党委朱庆峰书记,校学生工作处章胜副处长,校团委朱亚宾副书记以及新入职的全体辅导员和文学院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长年主持。7点整,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有力的步伐,矫健的身姿,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齐步而出,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护送国旗庄严地走向升旗台。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心里涌起强烈的自豪感,神圣庄严的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紧接着,王尧副书记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主题,发表国旗下讲话。他说,新学期要有新面貌,新起点要有新干劲,新征程要有新作为。他从“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不忘上大学的初心”、“牢记不平凡都是在平凡中成就的”四个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期望。王尧副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是个人尊严的保证,个人奋斗是国家富强的动力。“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
9月2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党委宣传部、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思政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管兆勇书记随机选取了周丽老师和张伟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听课。上午10点10分,当第三节课上课铃响起时,管兆勇书记一行已经在明德楼N415的后排落座。同学们在教室里整齐就座,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堂教学井然有序。作为新学期思政课第一讲,老师们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课程核心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听课过程中,管兆勇书记凝神专注,细心听取了授课老师所讲的每个知识点,并在听课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等教学情况。课后,他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内容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管书记就如何加强我校思政课建设也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一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坚持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假期研究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9月2日一大早,校领导李北群、王尧、邓志良、江志红、戴跃伟、张永宏便来到相关教学单位、校园改造施工现场、食堂等地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每到一处,校领导们都仔细询问相关准备工作,遇到尚需完善的细节问题,校领导们现场开起办公会,研究解决办法,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到位。来到可视化教学中心,校领导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教学硬件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风建设等问题。“教室投影仪是否调试完好?”“黑板是否安装到位?”“墙体粉刷是否干净整洁?”……校领导们问得十分细致。看到开学第一天各项教学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精神饱满,校领导们十分满意。为优化学校教学条件,学校暑期对全校多媒体教室软硬件环境和管理服务开展了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新建了滨江楼和揽江楼教学可视化录播系统,实现了对全校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对全校230余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完成了滨江楼、揽江楼网络中控系统建设,实现了多媒体教室全校一体化管理。校长李北群表示,学校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根本目的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学校将从教学质量监控、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总结已有的良好经验,同时
8月28日清晨,迎着朝露,文畅、文通、文达三条通道人流如梭。千余位南信大人汇聚风云剧场,参加学校2019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有的教师从紧临地铁站、修缮一新的东苑南门一路走到风云剧场,一些暑期施工工程还在紧锣密鼓地扫尾,但“爆表颜值”已经初见端倪。来得早的与会代表在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群英河畔散步;新引进的校园小公交“小蓝车”正在实习上岗;会场门口、尚贤楼前的草坪清新文艺,送来一阵夏末的清凉。229名中层干部、188名科级干部、38名高层次人才,561名副高及以上教师,将能容纳千人的风云剧场坐得满满当当。三天的时间,大家聆听报告、思考出路、碰撞观点,经历了一场内涵深刻、意义深远的研讨。“读懂关键词,激发新状态;任务更艰巨,跑出加速度”,这是与会者的切身感受。因势而谋,把“刀”磨得更快在历史的坐标上,今年的发展战略研讨会备受瞩目。这是学校提出“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建设“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开放、协同、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来,召开的一场全面总结梳理大会。这也是在“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南信大甲子华诞即将到来之时召开的一场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作总结讲话校长李北群作闭幕结语华为公司作报告主席台分组代表汇报分组研讨管兆勇书记视察分组研讨会议现场
大会谋定蓝图,发展重任在肩。一场发展战略研讨会,标出了南信大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未来十年愿景:冲刺全国50强、拿下大气科学世界第一、建成中国气象谷,南信大新一轮创业的考卷就此铺开。两年多来,南信大交出了一份有颜值、有气质的办学“成绩单”。“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快马加鞭,学校综合实力排名节节攀升,4个学科进入ESI前1%,本科招生录取分数再创新高,办学成效广受社会认可与好评。希望在望,未来已来。“50强”看似不近,实则不远。回眸往昔,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一切证明我们有潜力、有能力、有底气、更有信心冲击这一目标。眺望前路,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南信大“加速度”,推动内涵式建设不断走向纵深,上下一心攻城拔寨、合力攻坚,就一定能摘下这面“Flag”!“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高远的目标激发斗志、催人奋进。50强的新目标是任务书,也是动员令。当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艰险越向前。十年目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电闪与雷鸣,而是一场考验决心和耐力的长跑。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又应以怎样的作为开启新征程?跨越冲刺!南信大给出了答案。跨越冲刺,既要
8月28日上午,我校与华为正式签约共建“华为ICT学院”。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签约仪式,副校长戴跃伟、华为江苏教育行业总经理杨文彬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校长李北群、华为人才生态发展部部长冯宝帅见证签约仪式,并为华为ICT学院揭牌。自我校与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利用各自在技术、人才、行业等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智慧校园建设、气象现代化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此次华为ICT学院的建立是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进一步深度合作。双方将以华为ICT学院为合作平台,以国家“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七个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合作试点,着力提升我校工科水平。此外,双方将在教师工程化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其中,在教师工程化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华为将联合其生态企业为南信大提供教师工程化实践,全面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华为将定期选派项目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项目师资实训和培训,并在申请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组织教师的交流及研讨等方面和南信大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