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胡明保、张永宏在党委校长办公室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尚贤楼、南阶教室、文达通道、南气园、藕舫楼、电子楼、长望楼、沁园31栋、见山园、学科楼、东苑食堂、东苑北门、财务处等地,向暑期坚守岗位一线的教职工和留校学生表示慰问,并送上防暑降温慰问品。 校领导一行深入各施工现场,详细听取了基建处、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关切地询问工程进度、施工安排、改造细节等问题,现场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关注细节,确保进度,全力以赴为全校师生交上满意的答卷。校领导对高温下坚持作业的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叮嘱他们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在南阶教室,校领导视察了考研学习环境、教室上座率等,对同学们在酷暑中留校复习的精神表示赞许,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并向他们介绍了目前的校园改造情况,表示将打造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朝气的优美校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现场、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现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现场,校领导一一慰问各个比赛小组和指导老师,与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各参赛项目,要求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全力做好参赛保障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7月25-27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带领南京和常州招生宣传组、学工处一行,分别赴我校优质生源基地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和江苏省溧阳中学,为两所中学今年考取我校的共计72名新生送去录取通知书。 校领导亲自送达录取通知书活动受到了中学、新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在发放仪式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屠桂芳和江苏省溧阳中学副校长葛建光分别代表两所江苏省四星级中学对王尧副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优秀学子表示祝贺,对南信大的快速发展表示祝贺,对南信大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表示赞赏,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南信大输送更多更好的学生。 颁发录取通知书的现场,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将录取通知书亲手交于每一位新生手中,并与新生一一握手,与新生们共同分享喜悦,也为最年轻的南信大人送上美好的祝福,同时向中学、老师、家长对于学子们的辛勤培育表达真诚的感谢。王尧副书记向大家介绍了我校辉煌发展历程、开放办学理念、博士化师资队伍、先进学科和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举措以及近年来所取得的优异成就、愈来愈高的社会美誉度,表示学校将续好接力棒,让同学们高进优出、实现
近日,我校东苑南门改造工程完工,新南门正式投入使用。新南门进行了东迁,位于行政楼南侧,为双向四车道、专道专用,外观简洁大气,不仅能满足师生通行需求,也是又一校园新景观。投入使用后,东苑南门将成为学校主要出入通道之一。 出于安全和交通通畅度的考虑,根据校园总体规划,我校决定实施南门东迁,将位于气象楼南侧的老南门东迁至行政楼南侧,拉长地下通道出入口和南门的距离,形成人流、车流的缓冲带,为师生提供更安全的出行保障。 新东苑南门采用白色线条设计,外观简洁流畅、庄重质朴又不乏现代感。大门宽约60米,配以双向四车道、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实现了专道专用,大大提升出入效率。校门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几个大字采用镀金、背发光设计,使其不论白天黑夜都清晰可见。南门的灯光设计,在满足照明的基础上,兼具设计美感。校门景观小广场的绿化设计与彰显学校特色的南信大logo遥相呼应,凸显了学校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和多学科的协同发展。 新东苑南门的值班室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不仅配备有卫生间,还新增了淋浴设施,为值班安保人员创造更加舒适的工作条件。校外车辆出入口门岗采用嵌入式设计,取消了岗亭,不仅方
WMO区域培训中心王勇应香港天文台邀请,WMO区域培训中心于2019年7月15日-10月30日选派24名优秀教师前往香港天文台进行短期培训教学。该培训班学员为香港天文台15名新入职的预报员、观测员,以及部分曾经在我中心培训过、现已成为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的业务骨干人员。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大气物理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与中尺度气象学、气候学、空间天气等五大领域,分别由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的师资完成培训教学任务。目前已有大气科学学院两位教师前往香港进行授课。后期根据授课模块时间安排,教师们将陆续前往香港进行授课。 今年4月份,我中心专门组织该培训班的教学研讨会,邀请相关专业学院、教学单位的分管领导共同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副校级领导刘宣飞在研讨会上做了精心布置,明确各学院的教学任务分工,强调要根据香港天文台的培训需求,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前往香港授课。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在教师出境手续办理、食宿安排等方面也给予了大量指导意见与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保证了教师们顺利出行。迄今为止,WMO区域培训中心已为香港天文台举办4期天
7月15日-17日,由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等13个部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常州大学举办。省内高校和中职校的250支团队对决现场答辩,我校共有5个项目入围决赛。副校长戴跃伟亲临比赛现场慰问鼓励我校参赛师生,教务处(藕舫学院)负责人、项目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等30人参加了本次决赛。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希望各高校以大赛为抓手,将赛场作为课堂,积极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新时代大学生,敢想敢闯会创,争做时代追梦人。大赛开幕式由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主持。经过现场答辩,我校《人工湿地—光催化联合净化污水和脱臭工艺》(环科院,高教主赛道)、《地空天一体化污染监测网》(大物院,高教主赛道)、《V关爱定制—e家人城乡社区助老公益服务》(法政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等3个项目荣获一等奖,《OLED柔性显示屏超低温修复》(电信院,高教主赛道)、《星源科技—工厂自动化警报检测先行者》(环科院,高教主赛道)等2个项目荣获二等奖,另有11个项目获得三等奖。一等奖总数与去年持平,位居全省高校第八、省属高校第三。获奖总
7月15-16日,我校举办青年干部暑期培训班,培训着眼于进一步增强青年干部的担当意识,提升其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顺应学校发展形势与建设要求。15日上午,培训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开班典礼,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并讲话。开班典礼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金自康主持,近300名青年干部参加培训。管兆勇书记在开班讲话中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发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推进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党上下广泛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年,培训班在这样的背景和历史新阶段举办,既是把握新形势、落实新任务的需要,也是大家不断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的需要。管兆勇书记结合刚刚参加完中组部调训组织的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学习体会,从“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学以致用,在增强本领中服务学校事业发展”“严守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际效果”等方面就培训的目的、意义做了动员,对参加培训的各位同志提出了具体要求,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提出殷切希望。他强调,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要把这一契机作
7月15日上午,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遥感测绘技术与应用”暑期学校在我校气象楼报告厅开幕。该暑期学校由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承办,特邀请了海内外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青等近20位著名专家授课,吸引了来自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5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200余名师生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德炉研究员,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教授,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南瑞集团副总工程师王长宝高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施建成研究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应用发展部主任邹斌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金双根教授等遥感测绘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张永宏教授,校研究生工作部和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由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袁敏主持。张永宏副校长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
7月12日上午,由江苏省工学3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主办,我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应用气象学院承办的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效应”暑期学校在长望楼报告厅开幕。中国科学院刘丛强院士、中国科学院陶澍院士、中国科学院王会军院士、江苏省工学3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益群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干研究员、天津大学傅平青教授,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张永宏,研究生工作部、国际合作处、应用气象学院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副校长张永宏主持开幕式,王会军院士和应用气象学院周国逸院长主持特邀报告。中科院大气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等30多所高校、院所的120余名学员参加本次暑期学校。李校长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感谢苏省工学3类研究生教指委对本次暑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他嘱托青年学者、学生们要抓住向名师大家学习的机会。他期望这次暑期学校能够为在座师生提供增进交流、加强合作的良好契机,在学术探讨的氛围
7月13日上午,西安赛诺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德峰、副总经理杨品辉、商务总监杨洋、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杨雪兵一行4人来校签署“地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共建合作协议。校长李北群,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技处、学科建设处、数学与统计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李北群校长对西安赛诺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一行来校签约合作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办学规模、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情况。他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近60年以来始终坚持服务气象事业不动摇,近几年,积极探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造大气科学、海洋、环境、地理等的“大地学”特色学科圈,同时拓展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强调以多学科协同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结合西安赛诺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李校长还介绍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现状及科研条件等基本情况。最后,李校长指出我校将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南信大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其他配套政策等优势共建“地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他希望双方在这一平台上做出更大努力,谋求长足发展。赵德峰董事长高度评价了我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成果和为社会、为国防服务的热情。他介绍西安赛诺
7月12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研究员一行来校签署合作协议。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戴跃伟出席签约仪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称“紫台”)人事教育处、研究生部负责人,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戴跃伟副校长主持。李北群校长对常进台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当前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规模等发展现状。他指出,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国家行业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不动摇。他表示,双方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后在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共享、联合组建教学团队、招收南信大优秀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及联合培养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进科教融合,实现合作共赢。常进台长对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多年来南信大输送到紫台的学生质量表示肯定。他说,双方相关学科吻合度高,在空间天气、空间科学与技术、遥感探测及数值模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欢迎学校专家与紫台专家携手开展科技创新。随后,常进台长和李北群校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校所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