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雨兴云,甲子铿锵,家国使命图奋进; 腾蛟起凤,六秩辉煌,桃李馥郁竞芬芳。2020年5月10日,将迎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华诞。自2019年5月10日发布校庆公告(第一号)以来,反响热烈,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鼎力支持,校庆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我们谨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谢忱!为进一步凝聚师生校友情感,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展现南信大奋进形象,经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学校确定了建校60周年校庆标识,并在相应平台发布揭晓。现将校庆标识及使用说明、校庆主要活动安排等事项公告如下:一、校庆标识(一)标识主题“江山如有待,峥嵘气象开”(二)标识图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标识(三)内涵释义1.抱负担当:“江山如有待”。标识以学校校徽轮廓为设计主体,彰显办学特质。整体呈现为数字60的样态,并嵌入“1960—2020”字样,明确了60周年校庆的设计主旨。数字“6”以地球为主体标识,体现学校放眼全球的远大抱负,“6”伸出的未尽一笔,是学校办学60年挥毫泼墨、递出橄榄枝的动态写照;动感的“0”形似太阳,又似一个永不闭合的圆环,象征着学校敞开
、12月29日,“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论证会暨气象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召开。论证会由由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担任论证组组长,论证专家组包括中国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会上,领域总师张庆君代表系统论证团队做了《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的汇告,主要从项目的需求分析、卫星载荷配置、星座构型、运载选型、应用系统设计、测控数传设计、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项目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商业气象卫星数据市场需求强烈,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合理可行,可作为风三的有益补充和风五的前期验证与重要组成,具有很强的商业应用价值。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表达了数据采购愿望,相关金融机构也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愿。同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气象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总体部部长周佐新和南信大校长李北群代表双方单位在协议上签字。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面向市场化的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项目建设、运营和升级,
近日,省发改委公布了2019年度新认定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名单。我校申报的 “江苏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这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7 个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建设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重要平台,主要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研成果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升级。据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认定是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根据《江苏省工程中心管理办法》(苏发改高技发〔2005〕464号)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2019年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发改高技发〔2019〕693号)的文件精神,经信用审查、第三方评定、专家评定和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等程序进行遴选,此次全省高校共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3个。我校此次获批的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针对地理大数据技术的迫切需求,建设地理大数据决策支持与服务智慧云平台,是我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省级科研平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回首2019,我们朝夕不倦,上下求索,在更广领域、更高维度全面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国气象谷”实体建设全面启动,激活多种要素、激发创新动能,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丰富一流学科建设内涵,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我们面向国际开放办学,倡议成立国际气象教育联盟,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天长市合作办学落地生根;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大院、大所密切互动,践行“双一流”大学使命担当 ……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的南信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回首2019,我们夯实基础,挥斥方遒,以饱满热情、十足干劲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中奋进不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再创新高,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们以本为本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构建校院两级“金课”体系、“优课”计划,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我们善思善为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筑巢引凤更多的名师大家倾情加盟……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南信大充满了干事创业的魅力。
12月28日,《中国大气环境资源报告2018》发布暨中国铁塔大气环境领域交流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发布会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我校、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许小峰,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积军,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机关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谢炜,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俞喆,中国铁塔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权,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工作人员李竞,我校科技产业处,以及各省生态环境、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铁塔分公司共230余人参加会议。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俞喆分享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铁塔的“共享”使命和“一体两翼战略”。他表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此次与南信大产学研用成果的落地,希望借此发挥双方优势助力全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校长李北群表示,我校始终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多学科并进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此次报告的发布就是我校多学科发展新态势的重要彰显之一。他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相关各方携手为探索大气
1.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积极成效。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一体化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各级班子成员形成调研报告280多份,全覆盖讲党课223次,梳理制约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关键问题1873个,精准提出改进措施1313条,初步形成整改成果193项,总体上实现了主题教育的预期目标。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出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省委宣讲团来校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常态化、精准化、长效化;召开全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压实责任制;校领导多次进入课堂听评思政课,加快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和形势政策课改革;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3.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师生爱国情怀。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于10月1日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举行国庆主题升旗仪式、合唱比赛、主题征文、党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丰富全体教职工体育文化生活,深入推动全校教职工健身活动开展,进一步凝聚各单位团结拼搏的精气神,12月25日下午,校工会在东苑体育馆举办“壮丽70年 幸福舞起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五届教职工广场舞比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工会主席徐萍,工会副主席唐新川,各二级单位分工会主席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机关二分工会主席吴俊主持。 王尧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广场舞比赛是激发活力、陶冶情操、促进团结的载体,希望全体参赛队员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拼博的精神投入比赛,用行动展示团队更好、更美、更强的不懈追求和精神状态,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赛出风尚。他表示,这次广场舞比赛必将有助于增强教职工的体质,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家良好的习惯和生活风尚。 伴随着欢快的开场音乐,广场舞正式拉开帷幕。17支代表队600余名教职工同台竞技。在比赛中,参赛队靓丽的服装、新颖的编排展示了每个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参赛队伍们通过队形变化、情节设计、动作创新等方法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参赛者以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娴熟的舞步,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机关一代表队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技〔2019〕4号),我校荣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2项,其中李旭辉教授主持、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立广教授参与、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的项目“热带气旋发展演变机制及预报技术理论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本年度共有120个项目被授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其中省内共有9所高校18个项目获奖,这是我校自2014年以来第二次在地学组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授该奖项。后期,我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培育制度,突出成果导向,形成多层次申报梯队,从科技成果的集成、凝练、材料的强化和完善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我校科技成果竞争力。2019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情况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奖种建议授奖等级1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李旭辉、肖薇、刘寿东、张弥、王伟、曹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热带气旋发展演变机制及预报技术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2019年12月21—22日如期举行。在我校考点(代码3207)参加考试的考生有3446人,比去年增加767人,增幅达到28.6%,2020年报考我校的考生较去年增加了50%以上。我校考点共设117个标准化考场,选聘考务工作人员和监考教师300余人。校长李北群、副校长张永宏巡视了考试现场。 学校高度重视研考考试安全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专门成立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考试工作协调会,为考试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研究生院招生办紧紧围绕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两个重点,制定了《考试安全工作方案》、《考试应急预案》和《考务工作手册》等,于考前三天对所有参与考务工作、监考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分工,详细解读研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对相关考务工作进行全面布置。 考前巡视时,李北群校长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仔细询问现场保障情况及学生进场情况。他指出,大家要时刻保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做好考试服务工作,确保考生有良好的考试环境。当巡视到教室时,他勉励考场的学生要坚定奋斗目标、沉着冷静、从容答题;要坚持砥砺奋斗,秉承脚踏实地和求知探索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
为精准引进国外优秀高层次人才,深度推进与新加坡科研机构国际合作,12月17-2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率代表团赴新加坡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走访交流,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宣讲会。人事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出行。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宣讲会上,王尧副书记、副校长向在场的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学校人才政策等方面情况,分享了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和学校发展愿景,代表学校竭诚欢迎优秀高层次人才加盟我校工作。宣讲招聘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到场应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两场招聘会共吸引近60名优秀青年人才到场聆听交流,招聘团成员与青年人才深入洽谈,与10余人达成来校工作意向,并对意向明显的优秀人才发放了预录用通知书。在新加坡科技局高性能计算机研究院(IHPC),代表团与相关教授、研究员进行座谈,听取了SengBeng HO资深科学家、研究院主任,Kenneth KWOK博士、项目研究主任和其他研究人员关于该院团队体系建设、科学研究方向等介绍,并就校、所合作等进行了热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