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团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分发选票投票现场会场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中显示,我校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教工党支部、长望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团委党支部等3个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苏省56所院校76个支部入选,我校样本支部入选数量较上年大幅提升。本次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安排和评审工作方案,经资格审查、专家推荐、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审议、结果公示,遴选产生10个高校党委、99个院系党组织、999个党支部分别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我校3个支部最终入围。建设单位将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加强培育创建工作管理考核,2020年8月底前,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成果报告。教育部组织对各建设单位培育创建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21年5月前,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培育创建成果,教育部对各建设单位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公布验收评定结果。“三会一课”执行情况、党支部战斗堡垒发挥情况、活动载体和方式创新效果等都是必检科目。为充分发挥品牌创建、
1月8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陈华一行来校就我校人才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与措施进行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敦宝、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座谈会,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王敦宝副书记主持。 座谈会上,管兆勇书记在致辞中对陈华书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校始终面向行业特色办学,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路径,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近年来,学校遵循“八个看”办学规律,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坚持开放办学、协同创新、管理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规模与层次得到了质的飞跃,各方面成效显著。他表示,学校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构建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鼓励人才不断成长,提升人才干事积极性,激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陈华书记在讲话中对南信大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高度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他表示,南京晓庄学院立足教育
1月6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冒着严寒、顶着风雨,再次带队赴淮安区帮扶点开展调研,并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自康,省委驻淮帮扶工作队队长张明南,淮安区委副区长谈效艳等陪同调研。 张明南队长代表淮安区委区政府对管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谈效艳副区长介绍了2019年淮安区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感谢南信大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充分肯定了我校帮扶队员所做的努力。我校派出的帮扶队员陆海钢同志详细汇报了2019年度帮扶工作。 2019年我校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投入和引导帮扶资金325万元,大李村185户建档立卡户全部顺利脱贫,村集体收入到账近30万,较去年同比实现翻番。大李村小学在2019学年淮安区全科考试综合排名第一。听取情况汇报后,管兆勇书记表示,帮扶工作队项目实施精准,特色鲜明,收益稳定,为淮安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管书记同时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帮扶工作。他说,我校积极发挥高校“五大”职能,以“八看”为指导思想抓牢抓好帮扶项目,为地方办了实事,让群众得到了实利。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我校将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精准施策、持续发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我校12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获批的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数为一期项目的3倍,增长率全省高校并列第一。2019年,全国共有1059所高校、9483个专业点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最终认定了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36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下一阶段,学校将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扎实推进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工作,充分发挥首批入选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序号专业学院1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学院2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统计学院3海洋科学海洋科学学院4材料物理化学与材料学院5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6自动化自动化学院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软件学
1月4日我校在气象楼报告厅召开2019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汇报会,省考核第八综合考核组组长、徐州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吴永平同志,综合考核组副组长、省交通厅二级巡视员陈萍同志出席会议,综合考核组全体成员、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正职干部,区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基层代表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吴永平组长从年终综合考核的意义任务、步骤及要求等方面作了解读并提出要求。他指出,今年首次将省属高校纳入省委年度综合考核,是贯彻新思想新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的全局性战略性制度安排,是系统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手段,是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有力举措。他强调,要深刻理解综合考核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年终综合考核的任务和步骤;要准确把握年终综合考核的有关要求;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密切配合、有序推进,严明纪律、树好形象;要推动考核导向更鲜明、指标更科学、方法更管用、结果更精确,效果更显著。汇报会上,管兆勇书记从“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进思想再解放;全面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办学治校能力再提
致雨兴云,甲子铿锵,家国使命图奋进; 腾蛟起凤,六秩辉煌,桃李馥郁竞芬芳。2020年5月10日,将迎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华诞。自2019年5月10日发布校庆公告(第一号)以来,反响热烈,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鼎力支持,校庆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我们谨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谢忱!为进一步凝聚师生校友情感,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展现南信大奋进形象,经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学校确定了建校60周年校庆标识,并在相应平台发布揭晓。现将校庆标识及使用说明、校庆主要活动安排等事项公告如下:一、校庆标识(一)标识主题“江山如有待,峥嵘气象开”(二)标识图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标识(三)内涵释义1.抱负担当:“江山如有待”。标识以学校校徽轮廓为设计主体,彰显办学特质。整体呈现为数字60的样态,并嵌入“1960—2020”字样,明确了60周年校庆的设计主旨。数字“6”以地球为主体标识,体现学校放眼全球的远大抱负,“6”伸出的未尽一笔,是学校办学60年挥毫泼墨、递出橄榄枝的动态写照;动感的“0”形似太阳,又似一个永不闭合的圆环,象征着学校敞开
、12月29日,“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论证会暨气象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召开。论证会由由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担任论证组组长,论证专家组包括中国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会上,领域总师张庆君代表系统论证团队做了《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的汇告,主要从项目的需求分析、卫星载荷配置、星座构型、运载选型、应用系统设计、测控数传设计、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项目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商业气象卫星数据市场需求强烈,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方案合理可行,可作为风三的有益补充和风五的前期验证与重要组成,具有很强的商业应用价值。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表达了数据采购愿望,相关金融机构也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愿。同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气象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总体部部长周佐新和南信大校长李北群代表双方单位在协议上签字。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面向市场化的南信大商业气象卫星星座项目建设、运营和升级,
近日,省发改委公布了2019年度新认定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名单。我校申报的 “江苏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这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7 个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建设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重要平台,主要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研成果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和装备等瓶颈问题,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升级。据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认定是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根据《江苏省工程中心管理办法》(苏发改高技发〔2005〕464号)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2019年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发改高技发〔2019〕693号)的文件精神,经信用审查、第三方评定、专家评定和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等程序进行遴选,此次全省高校共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3个。我校此次获批的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针对地理大数据技术的迫切需求,建设地理大数据决策支持与服务智慧云平台,是我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省级科研平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回首2019,我们朝夕不倦,上下求索,在更广领域、更高维度全面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国气象谷”实体建设全面启动,激活多种要素、激发创新动能,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丰富一流学科建设内涵,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我们面向国际开放办学,倡议成立国际气象教育联盟,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天长市合作办学落地生根;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大院、大所密切互动,践行“双一流”大学使命担当 ……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的南信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回首2019,我们夯实基础,挥斥方遒,以饱满热情、十足干劲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中奋进不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再创新高,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们以本为本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构建校院两级“金课”体系、“优课”计划,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我们善思善为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筑巢引凤更多的名师大家倾情加盟……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南信大充满了干事创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