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岁生日,科学技术处、国防军工科研处与科技产业处、社会科学处共同主办,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团委协办,各学院参与组织的各类科技活动有序开展,为广大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全球学术大咖在线开讲,一场场云上研讨,一次次思想碰撞,打破了时空界限,开启了科研合作交流新模式。学生返校,教师返岗,一系列科技活动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线下科研交流阵地。一个多月活动期间,开展了52场名家讲坛,4场高端论坛,14场学术研讨会,汇集了丁一汇院士等一批大气科学名家以及数学、信息等多学科领域著名专家90多人。大气科学学院的创新“线上+线下”联动交流模式,使得讲座报告开启了更深入学术头脑风暴。如2020年4月22日下午,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田文寿教授应邀与我院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田文寿教授作了题为“平流层大气异常对中高纬度天气气候的影响”的精彩报告,报告由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主持。本次报告除了线上直播,还采用了线下研讨会场方式,让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与专家充分开展了学术交流研讨。田文寿教授“线上+线下”交互讲座,管兆勇教授主持在线活动场场爆满,可满足300人的在线会议室瞬间满员。2020
5月14日上午,校党委中心组在行政楼528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校党委常委金自康、陈涛、王苏春等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我们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推进复工复学!”会上,李北群校长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讲话精神,介绍了学校响应中央决策部署,成为全国第一所全校开学的多科性大学的具体举措,并对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统一认知。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本领,勇于担当。全体干部在这场大考中要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统筹做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实现“两不误”“双胜利”;三是立章建制,规范管理。“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废改立”,取得长足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四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要认真学习校庆贺信精神,聚焦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把准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影响力
5月11日,淮安区“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会议在南京召开,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会议、党委组织部及我校派出帮扶队员参加会议。 我校是淮安区“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帮扶工作,主动作为,成效显著。校党委依托自身教育、科研优势,提供人才、科技、智力和资金支持,精准扶贫。校领导主动带队到驻村开展实地调研,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助力帮扶措施落实,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积极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共同努力,截止2019年底,我校挂钩帮扶的大李村,185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万元。大李村小学教学质量名列淮安区前列,在2019年淮安区全科考试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一。我校圆满完成各项帮扶任务,多次被授予“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会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表示,我校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按照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扫尾、巩固、衔接、探路”四项关键举措要求,从人、财、物、智、情等多方面,全力支持挂钩村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积极支持帮扶队员在当地开展工作,落实相关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作出
一封封贺信、一段段视频,字里行间与千言万语中传递着真挚祝愿。在我校庆贺六十年周年校庆之际,全球合作伙伴及师生校友纷纷发来贺信和祝福视频,热烈祝贺我校生日快乐。“我谨代表世界气象组织从瑞士日内瓦向南信大表达祝福,感谢学校为世界气象组织及其成员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视频中说,南信大在中国和世界的气象事业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来自全球157个国家(地区)的学生毕业于学校,这体现了南信大对世界气象事业的担当奉献精神。他说,如今,大家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要培养更多气象专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WMO期待中国和南信大在未来贡献更多力量。英国雷丁大学校长罗伯特·范德诺特表示,英国仍处于防疫管控之中,目前自己在家办公,但是很高兴能够参加南信大的“全球共庆”线上庆典活动。“南信大60年来的成就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他说,南信大是知名的气象和环境科学人才集聚高地,雷丁大学很荣幸成为南信大的亲密战略合作伙伴,并已走过十年合作之路。很高兴看到雷丁学院正在拓展一系列研究生项目,期待双方在未来共同致力于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埃及开罗大学理学
5月10日下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康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聘任仪式在文德楼C402举行。校长李北群,总会计师胡明保,党校办、人事处、总务处、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总会计师胡明保主持。刘康院士表示,能够在南信大建校六十周年的日子加盟学校感到十分高兴。上午有幸出席南信大建校六十周庆典,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南信大六十年发展的波澜壮阔,以及全校师生同心冲刺全国50强的坚定信心。他十分赞同学校近年来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扩展国际视野的系列举措。他希望今后能够发挥特长,为南信大走向世界前沿、为全面提升南信学子人文素养贡献力量。李北群校长对刘康院士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刘康院士颁发聘书。他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长,特别是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首创“海外院士工作站”,并创新提出一系列高端人才引进与聘用管理政策,实现了教师队伍质量的跃升,得到了省教育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美誉。他说,从校园环境的不断美化,师资队伍建设,到教育教学改革,其核心是“以生为本”,切实服务于学生成长。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生培养投入,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不断为每一位南信
960-2020。两个意义深远的时间坐标,勾勒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60年,前承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再启一所“双一流”高校走向世界的变革和创新。拉近历史的镜头,学校一甲子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自我革新、自强自信的精神史。正是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南信大精神,让她任辛劳而不辞,历困难而不屈,经考验而不衰,在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汇聚成与时俱进、气吞山河的力量。新时代的跃迁中,大学精神正崛起新高度。始于召唤:家国情怀激荡熊熊奋斗志当1961级182名新生在南京北郊盘城集的临时工棚里举行开学典礼时,他们一定无法想象,如今的开学典礼,电子大屏直播、无人机盘旋,8000名“零零后”新生挥舞着国旗,追寻开创者们青春奔涌的历史轨迹。历史总是擅长用“偶然”来展开它波澜壮阔的豪情。然而任何偶然的背后,都隐藏着如日月经行般必然的逻辑。1960——我们可以从南信大的诞生之年去推敲她为何而生。新生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气象管理体制由军队转至地方,社会急需大量气象中高级人才。为组建新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竺可桢、涂长望等名家大师奔走呼吁,周恩来总理亲自签
60年弦歌不辍,久历风云变幻,一甲子薪火相传,广育气象万千。在气象楼、长望塔、藕舫园、老校门、往昔园……师生以广阔天地为舞美,以南信大校园为舞台,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云演出”,献礼南信大60周年校庆。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校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学校以“云演出”的形式庆祝60周年校庆,所有节目均为提前录制,并于10日下午2点上线播出,广大师生校友在网络上、屏幕前“云相会”“云庆祝”。 蓝天白云下,全体校领导领衔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合唱团成员摆出“60”的造型,为观众带来了第一个“惊喜”。此次演出以学校标志性建筑场景为舞台,师生共同演绎了快闪《今天是你的生日》、小提琴独奏《生命万岁》、抗疫原创歌曲《信念》、原创配乐诗朗诵《甲子荣光》、街舞与古典舞《水墨风云》和歌舞《相逢春天》等六个节目。 “就让信念,沉淀你我心田”,演出中,歌曲《信念》再一次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师生观众们。这首歌曲是南信大师生为抗疫所作的原创主题歌曲,表达了对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和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每一位平民英雄的敬意,也展现了南信大师生对坚决打
巍巍学府立东南,桃李成蹊遍九州。5月10日,我校迎来甲子华诞。校园布展新颖、美陈精致,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东苑主大门前“60”组成的校庆标识格外醒目,上午8:50,在师生代表的注视下,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共同推动倒计时横杆,60周年校庆时刻正式到来。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在中苑南气园隆重举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庆典大会采取线下开展和线上直播同步进行的形式,16万余关心学校发展的海内外师生校友和各界朋友在“云端”相聚,共贺学校六秩盛典,遥祝一声“生日快乐”。南气园内,学生代表身着彩色T恤落座,组成鲜艳的“60”图案。主舞台前,“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烫金校训立体醒目,蕴含着殷切的勉励和无尽的祝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全体在校校领导,学校老领导张培昌、屠其璞、孙照勃、刘一平、李廉水等,南京气象学院首任院长罗漠的亲属代表、学生代表,欧洲科学院院士、学校新聘任的海外院士工作站院士刘康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代表、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在现场就座。庆典由管兆勇书记主持。弦歌飞韵,溢彩流光。大学生艺术团带来的鼓乐雄壮激昂,舞蹈优美婀娜,拉开了庆祝大会的序幕。升旗仪式后,现场大屏首先播放了
为庆祝我校六十年周年校庆。5月10日上午,南京气象学院(我校前身)首任院长罗漠的人物塑像在学校中苑南气园广场揭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全体在校校领导(),曾任我校校领导的张培昌、屠其璞、孙照渤、刘一平、李廉水,罗漠院长亲属罗三胜、罗京春、罗曼,校友代表、塑像主创人员,以及退休教师和在校生代表等参加。揭幕仪式由校长李北群主持。雕塑名为《罗漠》,主体雕塑人物是由青铜铸造,高2.2米,基座为黑金沙大理石雕刻的正方形平台,长2米,宽1.1米,高1.04米。雕塑形象取材自罗漠院长刚到院工作期间的摄影照片,以全身塑像形式塑造出了罗漠院长积极投身南气院建设的光辉形象。据介绍,《罗漠》塑像是学校打造“校园名师塑像工程”的其中一笔,致力传承南信大精神和营造出强大的教育“磁场”。揭幕仪式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诚挚地感谢罗漠院长对学校办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他表示,罗漠院长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倡导实行“边建校,边教学”的抗大模式,短时间建起了新中国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是砥砺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开拓者。罗漠院长开创了“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育人路径,开启了学校“厚基础、重实践
江山竞秀澄气象,甲子风云著雄章。作为我校60周年校庆庆典主题活动之一的“今日南信大”成就展,5月10日上午在图书馆南广场开幕展出。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校庆日庆典活动的嘉宾、校内师生现场观看了展览。成就展的线上展览随即也将校庆网站上推送。 “很好很好,看到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很振奋啊”“学科门类更全了,不容易”老领导们边看边感慨,看到熟悉的照片时,大家停下脚步回忆往事。当看到中国气象谷、天长产教融合园区等学校新拓展的办学空间,看到学校新建的多个高科技实验室,看到学校连年升高的录取分数线,看到学生们获得的各项竞赛荣誉,看到校园改造后的美景图片时,老领导们纷纷夸赞起来:“南信大的勤奋、担当、与创新是笔宝贵的财富。” 参观的在校学生们表示,非常荣幸能在上学期间经历学校校庆的整年大庆,他们在“朋友圈”纷纷打Call:“从南信大走出的风云人物,心中相信,历年之后,我辈定继英才出。” “你将浅浅的泥泞小径踏出一条康庄大道,伫立六十载,桃李芬芳五湖四海,你的努力让我骄傲!”“甲子峥嵘,未来可期。作为南信大在读本科生,愿珍惜自己在南信大求学的青春,努力继承前辈精神之精髓,成为更好的南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