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正式发布了2019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经过学校自评、专家组现场考查、分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全国高校共有402个专业通过认证。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专业名列其中,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有条件),即2020年1月至2025年12月。至此,我校已有环境工程、材料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加强工科教育,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为我校工程认证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是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能否通过专业认证,成为衡量一所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标志。为切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教务处精心组织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启动会、推进会、专家报告会、职能部门协调会等多次会议,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组织人员对照认证指标,认真准备认证材料,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7月1日清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校在滨江楼南广场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仪式,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武装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4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升旗仪式。仪式由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成芳主持。7时,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入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场师生庄严肃立,共唱国歌。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作了题为《笃学力行,接续奋斗,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国旗下讲话。管书记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实干的伟大征程,凝练了我校60年办学实践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他强调,南信大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破土而生,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融入于血脉、蕴藏于心灵、作用于精神,将南信大和脚下这片土地的荆棘与荣光连成一体。管书记寄语同学们一要树爱国之情,做爱国者;二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要练真学问,做报国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作为领誓人带领遥测院2020年上半年新发展学生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庄严的入党誓词镌刻在每个人心中,宣誓者们眼神坚定
为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效,深入了解诉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人文社科科研与智库建设精准化服务水平,6月3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我校社会科学处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暨社科工作调研活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一行五人参会。校长李北群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闵锦忠主持。党校办、宣传部、人事处、社科处、相关文科学院及研究基地负责人参会。李北群校长首先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诚挚感谢一直以来对我校社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我校由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过程中,社会科学的成长十分重要,社科发展让学校发展更具有人文气息和艺术味道。他强调,社科发展要以项目为牵引,不断地激发社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要以智库为载体,更好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人文社科的研究要顶天立地,在不断产出理论成果的产出更接地气的应用型成果。许益军主任对近年来南信大在社科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十分认可与赞赏。他说,南信大人文社科的发展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社科制度的不断优化,得益于社科科研人员的全体
“最后的夏天,我们用力告别,不负热烈的青春,不负滚烫的梦想……”6月20日清晨,中苑主体育场上蜻蜓飞舞。伴着旭日和朝露,伴着临行的歌谣和师长的祝福,我校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届毕业生经历了最特殊的毕业季,他们经历了返校复学、多元授课、“云端”求职等专属记忆,也见证了南信大在防疫复学中的积极作为与创新担当。为了让毕业生的青春不留遗憾,学校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采取了“户外现场+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毕业典礼。据了解,今年学校共有9110名毕业生(包括滨江学院2777名毕业生),其中近5000名毕业生自愿报名参加了本次现场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充满仪式感的送别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感动。其他无法亲临现场的毕业生和家长则在云端聚首,共同道一声“毕业快乐”!约4.7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本次典礼分为三个篇章。现场大屏首先播放了学校的宣传片、青春VCR,毕业生代表和大艺团的同学们表演了音乐快闪《我们的歌》。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帷幕。全体在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
6月18日上午,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在北京设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署高校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设分会场。我校在校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等在我校分会场参加会议。会上,公安部副部长林锐就校园安全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一是要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二是要深入开展校园隐患风险排查;三是要始终坚持涉校违法犯罪严打态势;四是要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监督指导;五是要切实提升警校联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讲话,他强调,一是要准确把握形势,强化思想认识;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持续发力;三是要开展隐患排查,强化综合治理;四是要做好“三防”建设,强化安防意识;五是要坚持教育为先,强化安全意识;六是要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实际效益。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了会议指示精神。会后,校长李北群表示,此次会议对全国校园安全形势做了介绍,对相关工作部署做了细致安排,学校各有关单位要深刻认识校园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站位,把思想和行动全部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上来,紧抓学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做好做细沟
6月17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在行政楼628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邓志良、戴跃伟、闵锦忠、张永宏,校党委常委金自康、陈涛、王苏春等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全国人大代表、大气物理学院院长银燕应邀作全国两会辅导报告,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会上,银燕代表从全国两会召开概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主要精神、关于民法典和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江苏省代表团的主要活动和审议情况等方面做了介绍,并就个人履职情况和参会体会情况做了介绍。他说,今年两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极为特殊而又意义重大。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作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部署等新思想新理念,对于坚定中国信心、凝聚奋斗力量具有重大
6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2020年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李北群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等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计3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听取了研究生院、教务处负责人汇报关于2020年上半年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申请授予情况,并进行了投票表决。与会委员们还听取2020年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省级评优、关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籍处理、关于修订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学术成果要求、关于荣誉学士学位授予制度的修订等议题的汇报,进行了广泛讨论和审议,并就相关议题细节建言献策。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表决,同意授予2020届4382人应届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1018人硕士学位,授予56人博士学位,同意2020年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优的名单,同意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学术成果要求的修订方案,同意荣誉学士学位授予制度的修订等事项。
为充分展示2020届研究生毕业生的丰硕成果,增强广大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月16日上午,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艺术学院在图书馆724报告厅启动了2020届毕业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校长李北群、副校长张永宏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领导,及110余名2020届研究生获奖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开幕式由研究生院院长邱新法主持。李北群校长对本次活动致辞,他表示,本次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向全校师生呈现了我校2020届毕业研究生的成果及精神风貌,于我校还是首次举办,对于促进研究生的创新技能、推动人才的分类培养,打造信大优学品牌有着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南信大笃行以生为本,以推动学生发展为己任,促进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从硬环境、软实力等各方面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李校长对研究生们寄予厚望,希望广大研究生能走出“唯论文”的怪圈,切实提高个人素质能力,鼓励学生们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幽默的话语,亲和的态度令活动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连连。最后,李校长宣布创新成果展正式开幕。开幕式上,艺术学院院长梁家年教授介绍了活动的筹备情况。张永宏副校长宣读了获奖名单,艺术学院阮礼荣教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市校双方会面洽谈精神,6月11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动员大会在无锡校区大礼堂一楼报告厅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严健媛,滨江学院理事、江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朱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总会计师胡明保、副校长张永宏,滨江学院理事、无锡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辛望旦,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符菊成出席会议,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滨江学院全体院领导和教职工代表参加此次大会。胡明保总会计师主持会议。 会上,滨江学院党委书记左同宇宣读了转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并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任务分工作了简要介绍。滨江学院院长曹广喜解读了教育部和江苏省有关独立学院转设相关文件精神,介绍了下阶段学院将重点做好的工作。 张永宏副校长从滨江学院转设的重要意义、工作准备、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动员部署。他指出,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必要举措,是学院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服务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共有916所高校的项目成功入选,我校31个项目喜获立项(创新创业类1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10项、师资培训7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10项与新工科3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48名,江苏省高校第2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是国家为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重要支撑。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20〕1号)的文件精神,秉承“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围绕“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高度重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顶层设计谋划部署各项工作,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