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党委宣传部、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思政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并就新学期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管兆勇书记随机选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美丽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听课。作为新学期思政课第一讲,主讲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力等问题,采取倒叙追问的方法,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管兆勇书记认真听取了授课老师所讲内容,细心观察了学生的上课状态,并结合课堂情况做了详细记录。课后,他与唐美丽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肯定其教学优点,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管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认识高度,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潮流,认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全力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持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要紧扣鲜活素材,结合时政热点,进一步加强知识讲授的系统
拼搏,是八月南信大的校园常态,研电赛、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智能车大赛等全国性大赛接踵举行,博士点申报、学科评估的准备、科研项目启动等如火如荼……青春、创造、活力,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这里聚集、碰撞。8月22日至24日,我校举行了2020年暑期干部培训班。9场主题报告,7个分组交流研讨,多位高层次人才加盟南信大,多领域合作伙伴与我们更加紧密牵手……培训班紧扣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围绕加强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谋划“十四五”开篇布局,努力提升全体干部的能力素质。大家围绕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直面问题谈不足,聆听专家报告思进步。“经过此次培训,相信南信大的每一个干部都能够保持昂扬状态,大家的思想将更加统一,对教育规律的认知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事业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在李北群校长铿锵的话语中,我校2020暑假干部培训班圆满落幕。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与会人员对培训班收获的肯定,更展现出南信大人谋局“十四五”发展的笃定。风清气正 勇担职责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外部环境风云变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这场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关于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我校统战干部队伍理论政策水平,推进我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8月30日,我校统战工作“同心讲坛”顺利拉开序幕。讲坛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战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监事、安徽省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姚跃传教授来校讲座。学校各二级党组织书记、统战委员及统战员参会。讲坛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管兆勇书记指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校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各二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统战工作意义重大、做好统战工作重任在肩。管书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倡导家国情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各二级党组织书记、统战委员和统战员加强学习、学以致用,为学校“十四五”发展绘就最大同心圆。 姚跃传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兼论学校二级单位党组织如何做好统战工作》为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详细介绍了传统中国“家与国”的内涵及主要表现,着重强调了新时代如何深入学
8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协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总决赛、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预决赛在我校东苑体育馆举办。前两日举办的是华东赛场预决赛,赛程紧张有序,精彩纷呈。参赛队员们默契协作、反复调试、力夺佳绩。25日下午,在我校东苑体育馆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颁奖仪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邓志良教授,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清华大学卓晴教授,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成员马莉女士,我校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刘佳教授,我校藕舫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务处副处长葛昕明出席了本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我校教务处郭照冰处长主持。颁奖仪式上,邓志良副校长作华东赛场赛事总结。他指出,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许多队伍起步晚、筹备难,但大家赛前准备充分、工作扎实,并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他期望通过此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创新求索的热情,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智能车领域,推动我国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接下来,由竞赛组委会
“我和南信大很早就认识了,南信大‘追’我还蛮久的,这才有了如今这么多的合作和成果。”8月25日,在南京江北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双聘制”试点基地揭牌仪式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创”政策宣讲会活动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分享着自己与南信大之间的故事,脸上洋溢着满满喜悦。当天,我校校长李北群、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共同为“南京江北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双聘制’试点基地”揭牌。副校长戴跃伟出席活动。为加快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的新机制,我校和江北新区率先开展了“双聘制”试点。据了解,“双聘制”的核心是鼓励和允许新型研发机构中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家与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企业签订聘用协议,以两个不同身份分别在企业和高校院所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合作推行新型研发机构“双聘制”试点是我校与江北新区面向未来、共谋发展的又一项战略性探索,对于建立南信大与新区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有着重要意义。陈潺嵋主任表示,新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包括南信大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在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支持。新型研发
8月24日上午,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总决赛、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预决赛开幕仪式在我校东苑体育馆一楼举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少远,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戴先中,我校校长李北群教授,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卓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成员马莉,我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涛,党办常务副主任、校办主任、保密办主任吴波,教务处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郭照冰,自动化学院院长刘青山,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刘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治中,藕舫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务处副处长葛昕明出席了此次大赛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邓志良教授主持。本届大赛创意组总决赛吸引了来自全国70所高校、90支队伍、共计340余人报名参赛。华东区赛吸引了来自华东地区的59所高校、209支队伍、共计560余人参赛。开幕仪式邓志良副校长主持 开幕式上,李北群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各单位领导、专家以及参赛师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李校长深情感慨,之所以多个高
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我校共获得企业专项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以及优秀组织奖再次刷新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南信大校园内的创新创业热潮持续升温来自87所高校的289支队伍决战龙王山麓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终于在今天迎来收获时刻本次大赛于今年1月启动,分12个企业杯赛方向,报名队伍超过2000支,参赛师生达到近7000人,参与高校逾220家,参赛规模同比去年增长120%。经过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六大分赛区选拔,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87所高校的289支队伍,约800人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参赛团队获得了企业专项奖(特等奖)。(比赛现场)我校学生路家琪、王金岑、徐彰组成的代表队设计的“基于Robei EDA工具的智能安防系统设计”荣获Robie杯企业专项奖(特等奖)。据团队指导老师刘建成介绍,该系统适用于档案室、仓库等无人场所,具有在多种环境下对入侵目标进行框选并发送警报、对室内环境参数监
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第十五届研电赛获奖名单新鲜出炉啦在全部的402支参赛队伍中共决出——最佳团体奖1名“研电之星”3名(国防科技大学电磁哨兵队的“反恐便携式无线电精确侦扰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的串联科技团队“大功率无人机动力系统颠覆者”、陕西科技大学智慧助障小能手队的“基于脑电-眼电双模态控制的智能助障系统”)技术竞赛一等奖53名、二等奖89名、三等奖116名、最佳论文奖12名。华为专项赛嵌入式系统及通信与网络方向,冠亚季军各一名,一等奖14名,二等奖39名,三等奖47名,华为专项赛优秀组织单位十个。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一等奖19名、二等奖33名、三等奖41名、最佳路演奖4名、最具投资价值奖4名、最佳答辩奖3名。此外,还评选出了优秀指导老师奖53名,优秀组织单位37个。本年度特别设置的抗击疫情专题奖则由3支队伍获得,分别是上海理工大学爱学习队的“基于生物芯片的快速核酸凝胶电泳仪”,西南交通大学感温路在何方队的“智能多态无感测温系统”,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逆行者小队的“低成本嵌入式呼吸系统监护仪”。我校代表队在本次赛事上表现优异共囊括一等奖9项二等奖1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名总分位列全国
8月10日,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江志红一行赴青海省气象局座谈交流,推进局校合作深入开展。青海省气象局局长白海、副局长高顺年出席座谈会,青海省气象局办公室、应急与减灾处、科技与预报处、人事处、气象台、气候中心、气象科学研究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产业处、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参加座谈。李北群校长在讲话中指出,青海省气象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校合作历史久远,双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南信大深度融入气象事业,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均取得喜人成绩。他表示,学校将密切和青海省气象局联系,满足青海省内气象事业需求,协助青海气象单位建成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大力支持青海地方高校建设气象学科,共建高原气象研究机构,加大联合科研攻关力度,鼓励在校师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实现局校合作的共建共赢、协同发展。青海省气象局局长白海对我校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指出,将进一步深化与我校的气象科技合作,紧紧围绕气象核心科技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同推进青海省气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气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
8月9日,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江志红率队赴青海西宁开展战略合作交流,青海省副省长杨志文会见我校一行。校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深入洽谈我校与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大学(筹)、“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相关战略合作问题。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王述友,西宁大学筹建办常务副主任王锋、副主任樊协珍、主任助理明海燕,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马德明,副校长、“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海兴等参加了交流活动。西宁大学筹建办与青海师范大学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自身的校情校况和发展规划,表达了与我校开展合作共建的愿望,勾勒了和我校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建计划,明确表示将发挥地方优势,精准对接我校的学科、专业和相关科研团队,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队伍、师资培训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等多方面与我校开展合作共建工作。李北群校长在讲话中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在优势学科和科研工作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现了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援青”“科技援青”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心愿望。他强调,青海具有丰富多元的地形地貌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高原